听到了这个小伙子的事迹,秦振华顿时就来了兴趣:“不错啊,有空的时候,让我见见这个小伙子。”
听到了秦振华的话,谢惠民突然就警惕起来了:“这个,可得提前说好,戎强是我们二机厂的,你可别打什么鬼主意。”
显然,过年的时候的那件事,已经传开了,红星机电厂里的一群工人跑到一机厂来闹事,结果,秦振华仅仅用了一顿饭,一顿满是肉块的饭,就把这些工人给收买了,大批的工人加入了一机厂,哪怕是当个临时工,也愿意在一机厂过天天吃肉的生活。
据说,后来红星机电厂的厂长,跑去了首都大闹了一通,结果是什么,就不知道了,看这个样子,应该是最后也没有啥结果的。
红星机电厂吃了这么一个大亏,几乎就算是残废了,未来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而现在,谢惠民几乎后悔了和秦振华说这些事情,万一秦振华相中了,把这个人给挖到他们一机厂去,怎么办呢?
到时候,戎强说是自己要走,大家拦也拦不住啊。
秦振华笑了笑:“老谢,你这话说的,好像我就喜欢挖别人墙角一样,真没意思,只要这个小伙子能给咱们造炮,造先进的大炮,不还是在帮我们一机厂吗?”
谢惠民这才放松下来,这倒是没错,二机厂和一机厂,是兄弟单位,二机厂造炮,一机厂造整车,二机厂是给一机厂提供零部件的,要是他们从自己这里挖人,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两人说话的瞬间,那边的老巴来的客人,已经围绕着炮台,看了半天了。
这里只是试炮的,并不是测试自动装弹机,所以,里面还是手动装填的机构,帕克站在那里,说道:“我们可以看看这门炮的威力吗?”
“当然可以。”谢惠民说道:“我们这款炮,目前正在进行着初步的测试,前几炮,已经测试过了膛压,这款坦克炮,目前测定的结果,它可以稳定承受的膛压,在470兆帕左右。”
测试是一点点地进行的,就像是己方的120毫米坦克炮,经过了反复的测试之后,膛压已经稳定到了560兆帕左右上,而己方的125毫米坦克炮,在初期的测试中,一点点地增加,只是到了470兆帕左右。
即使这样,也已经很不错了,因为苏联人出口型号的2A46坦克炮,膛压不过450兆帕左右,目前测试出来的膛压,已经超过了苏联人的坦克炮!
“这个数据,很不错,已经超过了T-72。”帕克说道。
他们一切都和T-72比,只要比T-72高就行。
然后,就在他们的注视下,一旁的弹药箱里,炮弹被搬了出来,当看到炮弹的时候,老巴的考察团的人,立刻又睁大了眼睛:“这个,这个炮弹,长径比是多少?”
先搬的是弹头,这个弹头的外面套着的是马鞍形的弹托,弹托的下面,则是一截额外的圆柱形的包裹,里面则是一根细长的弹芯了,当看着这个弹芯的尺寸的时候,在场的众人都是有些惊讶的。
虽然看不到里面都部分,但是外面裸露出来的,已经显得这么的细长了,一看就是很有水平的样子!
“目前,这已经是我们的极限了。”秦振华在一旁说道:“长径比我们只能做到18。”
在100毫米的线膛炮上,己方深挖潜力,做出来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长径比达到了18的水准,而现在,在这种125毫米炮上,应用了相同的技术,也只是做到了18这个程度。
进一步的增加,需要冶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目前的125毫米的炮弹,也只是做到了这个程度而已。
不过,这也已经足够让对方大吃一惊了。
果然,听到了18这个数据,对方满意地点头:“不错,看起来还不错,苏联人的,据说连15都达不到,这个穿深,应该也比苏联人的要高不少吧。”
第0805章 450毫米
“这个,第一次试射,我们也没有太多的把握,这样吧,两千米距离,放一块450毫米的垂直靶,给咱们的客人见识见识。”秦振华说道:“如果打不穿的话,就锯开看看。”
目前,常规的穿甲弹的穿深,都是在三百毫米左右,也只有威力最大的德国人的豹-2坦克的坦克炮,穿深能够超过四百毫米,在以色列的那场战争中,他们的M111穿甲弹出了大名,德国人把相应的技术引进过去,开发出来了新一代的穿甲弹,据说穿深很强大,但是具体多少,还是个问号。
现在,老巴对面的是T-72,这种坦克的装甲,虽然说起来很厉害,但是,实际上也就是三百毫米左右的水平,毕竟,东方大国一直都以苏联人的坦克为作战目标,就连105毫米炮,都已经能妥妥地击穿了。(没有加挂反应装甲,里面夹杂了石英砂的那种出口的猴版,也就是这种水平吧?)
即使是对方再强化,到四百毫米,也就是个极限了,所以,现在这里放一块450毫米的靶标,已经足够了。
“好,两千米,四百五十毫米的靶标,快,准备一下。”谢惠民说道。
作为二机厂的试炮的场地,这里各种的靶标都是有的,所以,很快就准备好了,在所有人的瞩目中,后面的发射药也被塞了进去。
“这种炮,和T-72的坦克炮的炮弹,通用吗?”贝格想到了什么,开口说道。
“虽然口径都一样,但是,我们的药室和他们的不同,所以,炮弹也不是通用的。”谢惠民说道。
有关口径,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比如说,东西方两个体系,口径就不同,步枪来说,苏联人搞5.54毫米口径的,美国人搞5.56毫米口径的,大炮方面,苏联人有152毫米的,美国人就有155毫米的,总之,美国人的,总比苏联人的多一点。
这是为啥?
于是就有分析了,当然是为了方便,战场上,自己的子弹用完了怎么办?捡起苏联人的就能用!
美国人的口径,比苏联人的稍稍大一些,所以,子弹塞进去能用,而反过来,苏联人就不能用美国人的子弹,因为口径小,会炸膛。
这当然只是一种外行的胡乱揣度而已,实际上,绝对不是口径小的能塞到口径大的里面这么简单,后面的发射药还不同呢,弹壳不一样,怎么用?
不用说口径稍稍有差别了,就算是口径相同,也不一定能用。
现在来说,己方的125毫米炮,炮弹就不能让苏联人的125毫米炮用,因为后面的发射药是不一样的!
“药室不同?”贝格奇怪地望了过来。
“没错,我们的药室更大,13升多,是所有的坦克炮里面最大的,这样,发射药就多,炮弹能获得的动能就大,当然,这也对炮管的膛压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
增加发射药,就能显著地增加威力,但是,那也得炮管能承受得了才行。
听到了这话,贝格点点头,然后,一旁的秦振华又补充了一句:“坦克,火力为王嘛。”
没错,火力为王!
装填完毕,瞄准,接着,远远地,有人按动了电击发的按钮。
“轰!”
巨大的轰鸣声响起,炮口那边,一团巨大的火球猛地出现,黑烟升腾,在火球的前方,那枚460毫米的钨合金的弹芯,抛开了两边的弹托,飞向了前方!
“炮口初速在一千七百米每秒左右。”谢惠民说道:“所以,两千米外的目标,只要一秒多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