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69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如果不想被我们看不起的话,那就把这个东西捣鼓出来啊,捣鼓出来了,我秦振华亲自去二机厂登门赔罪。”秦振华说道。
谢惠民顿时哑然了,你小子,果然就是为了这个!明明知道是激将法,刚刚居然还差点就上当了,被气个不轻,现在,谢惠民听到了秦振华的这个说法,才算是反应过来了,总之,就是要让自己出手提供改进了。
“这里面,复杂性的确很多。”就在这时,王晓玉也从旁边走了上来,轻声说道:“如果使用电磁铁的击发方式,那从按动按钮到发射,相比电击发,会有六十多毫秒的延时,如果我们的坦克在行进间射击的时候,就会导致出现误差,这样的话,是无法击中目标的。”
六十多毫秒,时间多吗?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然是不多的,就是那么短短的一瞬间而已,但是,对于坦克来说,这一瞬间的行进,也足以导致炮口发生变动了!
就连阳光照耀下的炮管的热胀冷缩都会影响到火炮的精度,更不用说这段时间坦克的运动情况导致的炮口改变了!
毕竟,坦克炮要求在飞过两千米,还能准确命中对面的坦克,原本追求的就是这种高精度,现在,这个情况必须是要考虑进去的。
看看,连你老婆也说了这么干不行了吧?谢惠民在一旁想要张口说这句话,看看他秦振华会不会连老婆一起损。
这一对夫妻,是绝对的伉俪情深的了,两人的爱情故事虽然没有多么的轰轰烈烈,但是,在一机厂这里,也已经是被人熟知的了。
两人在图书馆认识,之后一个上大学,一个进工厂,两地分居,劳燕分飞,反而关系更好了,最终走到了一起。
不过,这个反驳的痛快的话还没有出口,王晓玉就继续说话了:“这样,我们也需要在火控系统中加以改进,判断这几十毫秒的差距,提供一个改进的校准量。目前来说,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人家说了很难,结果人家还说自己愿意做!谢惠民顿时就傻眼了,人家过来,果然是帮着自己的老公说话的啊!
“当然了,现在只是一个设想,如果以后,我们的火炮经过了改进,提高了电击发的可靠性,或许,这个装置就可以抛掉了,不过,如果不能提高电击发的可靠性的话,我认为这个电磁铁发射的双保险机制,还是可以涉猎一下的,我们火控系统的研制单位,愿意帮忙进行相应改进。”王晓玉说道:“所以,谢主任,贵方……”
“我们还有什么话说,咱们大老爷们,总不能让一个娘……一个女同志给比过了吧!”谢惠民说道:“咱们干了!”
这一对夫妻,真是难对付啊,人家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果己方再不答应,那叫什么事?
谢惠民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而且,这么做,也不是为了什么一机厂的利益是,为了整个国家,是为了坦克部队的实战,这些,他还是能明白其中的分量的。
“谢叔,我给您赔礼了。”听到谢惠民这么说,秦振华的态度,转变的也是够快的,总之,不管用什么方式,让人家答应了就行,以后,咱们还是要在一起干的。
“算了,算了,你的赔礼,我可受不起,以后少编排我几句,我就满足了。”谢惠民说道。
“这个机构,咱们要是研发成功了,以后还可以移植到自行反坦克炮上去,毕竟,那个项目,可是你们二机厂出风头的项目。”秦振华说道。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款120毫米的自行反坦克炮,会命名为89式,也会在几年之后的阅兵式上露面,对二机厂来说,这当然是个十足的露脸的机会了。
谢惠民点头:“是啊,说起这件事来,咱们二机厂,就得感谢你们。”
每每想起这个项目来,谢惠民都是相当的感叹的。
第0864章 155毫米榴弹炮
“话说,你们就只有这一款装备吗?”秦振华试探性地问道:“应该不止吧?”
虽然还没有正式提出来,但是,小道消息早就出来了,大家伙都在卯足了劲呢,二机厂也是数一数二的军工大厂,要说就这么一款装备,无论如何也是不让人相信的。
一机厂为了这次阅兵,是卯足了劲的,估计前前后后,能够上七八款的项目,甚至是十款,至于能够被选中多少,当然是希望全部被选中了。
一机厂是老大,其他的厂子也是不甘示弱的,肯定也有别的厂子的拿手产品,二机厂是造炮的,造炮才是主业,他们有什么新的装备拿出来参加阅兵吗?
“当然有了。”谢惠民说道:“咱们研制的自然是大家伙。”
大家伙?秦振华好奇地问道:“有多大?”
“比现役的都要大。”
比现役的都要大?现役最大的,应该就是152毫米的榴弹炮了吧?如果比这种152毫米还大的,那是什么?
口径超过二百毫米的超级大炮?不可能,国内没这个项目,脑海里略微一思索,秦振华就反应过来了:“就大了几毫米吧?”
大了几毫米也是大,当初就是这样和英国人玩火炮出口权力的,现在,估计还是这样的。
果然,秦振华这么一说,谢惠民就点头了:“没错,咱们差不多已经将样炮造出来了,155毫米加榴炮!”
去年刚刚阅兵完成的,是152毫米的榴弹炮,这也是国内通常用的口径,而西方,则要稍稍地大一些,搞的是155毫米的口径。
同时,也有了加农炮和榴弹炮的结合。
这两种炮主要的区别就是身管和口径进行区别。榴弹炮身管和口径比较小,一般身管为口径的20到30倍。而加农炮身管长,一般在口径的40倍以上。
这样就造成了两者作战的方式的不同,榴弹炮的炮管短,所以就导致了它的初速小,为了发射的远,一般都会将仰角拉的很大,这样弹道就比较弯曲了,而加农炮的炮管长,这样炮弹初速大、射程远,直接瞄准就能射击。
两者最初是不同的,但是现在,都已经综合起来了,榴弹炮弹道弯曲,这样导致了瞄准不方便,需要复杂的炮兵校射,但是同时,因为是曲射,所以可以打击掩体后的敌人,同时还可以对敌人的后方阵地进行远距离的超视距打击。
加农炮弹道平直,可以直接瞄准单个目标轰击,所以,坦克用的高膛压的坦克炮,如果归类的话,其实就是属于加农炮的序列的。
两种炮各有优劣,而二战结束之后,两者的功能就被综合起来了,变成了一款杀伤利器。这就是加农榴弹炮,简称加榴炮。
而在国内,自从建国以来,引进的就是苏联的技术,所以生产出来的也就是苏联系列的加榴炮,口径主要为130毫米和152毫米。
苏联是大炮兵主义,所以在开始的时间里,苏联人的压制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占优势,但是,一直到六十年代后期,北约搞出来了39倍155毫米榴弹炮,发射普通弹的射程达到22公里,发射火箭增程榴弹的射程更是达到30公里,不仅仅射程远,弹丸还重了五千克。
就这样,西方已经开始又了压倒性的优势了。
等到苏联人奋勇前进,研制出来第二代152毫米火炮,也就是2A36型152毫米加农炮和2A65型152毫米榴炮的时候,西方已经开始有了性能更好的52/54倍口径155毫米加榴炮。
其实,口径上差了三毫米而已,并不是特别的多,要说这火力上的差距,自然主要还是因为双方在冶金等基本技术上的差距,西方的电渣重融钢等技术早就完善了,有了先进的炮钢,承受更大的膛压,装更多的发射药,就是这样一个流程。同时,也是西方国家在榴弹炮倍径、身管、弹药、观瞄、底盘等技术领域进行大量投入后取得的性能优势。
而国内呢?
国内当然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来改进152毫米榴弹炮,但是在这个时代里,国内需要走自己的道路。
下一代的火炮的口径,究竟该如何选择?在八十年代的这个特殊时期里,向西方靠拢是很有市场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