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694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压制火炮是部署在前线阵地的后方的,向着目标开火,也显得那么的威风,但是,只要一开火,对面就有炮瞄雷达,迅速解算弹道,确定开火的炮兵阵地的方位,然后,几分钟之内,反制的火力就过来了!
在前几年的边界战争中,东方大国就用了这种手段,打得对面的炮兵鬼哭狼嚎,只要开火,立刻就被反击,炮兵阵地上一片狼藉,所以,打到后来,他们都不敢开火了,完全被压制住了。
炮兵,是要被敌人的火炮轰的,炮兵阵地上的炮弹殉爆之类的,带来的后果都是相当惨的,往往炮兵阵亡的时候,连个完整的尸体都找不到,找到的更吓人,那种被大口径火炮震死的人,身体完好,七窍流血,眼珠子都被挤压出来了。
所以,要保护自己的炮兵,那就得有机动力,打了就跑!
所以,火炮已经逐渐开始向着这种自行化的方式转变了,但是,能够给火炮配备的底盘,主流是履带式的。
履带底盘的接触面积足够大,只有履带底盘才能够承受火炮发射时候的强大的后坐力,如果是轮式车辆的话,那只要火炮开火,后坐力足以将所有的轮胎全部压爆了。
所以,想要在卡车上直接发射,那就得和吊车一样,在四周设立液压支腿,和地面直接硬性连接,这样的话,肯定会增加展开和回收的操作时间,但是无论如何,也肯定比牵引火炮要好得多。
牵引火炮绝对是个体力活儿,到了阵地,卸下来牵引火炮,展开两个巨大的炮腿,把轮胎支起来,一番做下来,炮兵班的士兵个个累得汗流浃背,然后,再手动摇炮,装填之类的,哪一项都不轻松,打了几炮,为了防止被反击,他们还需要再把大炮给复原了,挂到卡车上拖着走,如果着急了,或许还要几个人推着大炮走,这一番操作下来,几乎就要让人累倒了。
卡车炮,就是个液压支腿的事情,有了汽车作为底盘,有动力,或许还能搞各种液压助力的,再说了,展开之类的也就省略了,总体来说,还是有优势的。
“要说自行火炮,还是得履带底盘,这才是正统,你看世界上,哪里有卡车底盘的火炮?”一旁的人说道。
世界上,从未有过,就连轮式步兵战车,也没有这种方式的,大家都对秦振华的异想天开的想法表示了怀疑。
“是啊,世界上是没有,这是咱们的创新。”秦振华说道:“还不是因为咱们的军队没钱,要是有钱的话,何必考虑这些?”
卡车炮,最大的优势,就是省钱啊!
原本部队装备牵引火炮,就得有牵引车,而这种155毫米的榴弹炮,必须要专门的牵引车才行,反正都需要,干脆结合在一起,对部队来说,采购成本没提高多少,依旧是牵引火炮的采购成本,但是性能,已经过渡到了自行火炮的水准了!
还不是因为咱们穷啊,穷人就得想穷办法。
履带式的太贵,哪怕是国产的,一套也奔着两百万以上去了,相比之下,卡车底盘全部下来,也不会超过一百万,如果是用全部国产的底盘的话,甚至还可能压低到七八十万,对部队来说,难道还没有吸引力吗?
虽然防护力绝对比不上履带底盘的,但是,和牵引式的相比,总是要好得多吧?
“没错,你说的这个方案,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谢惠民说道:“如果你们一机厂有兴趣,我们愿意帮助你们做相应的配套,我们就吃点亏,到时候,就当做你们一机厂的产品好了。”
这个家伙,老狐狸!秦振华在心中暗暗地想到。
一机厂,现在肯定是顾不上的,毕竟,一机厂的卡车还没有生产出来呢,生产出来之后,稳定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国产化率,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这样一来,肯定是赶不上这次阅兵了,估计要到九十年代之后,才会腾出手来搞这个。
明明知道咱们自己没时间,他们还仅仅是帮忙搞配套,一点都不主动,拿出你们搞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时候的劲头来啊。
心中暗暗地骂了几句,也知道这个方案暂时只能是个设想了,以后要是有机会的话,一机厂还真想要搞一款出来。
不过,给大炮装到卡车上,这个设想,却始终是挥之不去,现在既然不能干一场大的,那么,能不能干一个小的?
灵感就是这么突然出现的,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秦振华在这个方案暂时搁置之后,脑子转了转,就想到了新的方案了。
“既然咱们的火炮不能装上卡车,那么,把卡车装到火炮里,如何?”秦振华又开始忽悠起来了。
“你说什么?开什么玩笑,卡车怎么能装到火炮里?”
“大卡车装不上,小卡车难道也不行吗?”秦振华笑着向谢惠民说道:“这款155毫米口径的加榴炮,体积肯定很大,它的炮架上,随便焊个支架,就能装上一款发动机,动力也不用太强劲,有个几十马力就够了,至于机动性,咱们不求在陆地上跑的快,重点是进入和撤出阵地的时候用,你们觉得如何?”
“这个想法,倒是可以考虑。”谢惠民对这个办法,反倒热衷起来了。因为相比上一个方案,这个方案显得更加的轻松,更容易实现,别的好处不说,仅仅给大炮的动力输弹机配套的气瓶充气,也算是大大地方便了部队的使用啊。按照设计,那个气瓶是在平时充气的,一次可供输弹100次,虽然一百次足够用了,但是,如果能随时充气,那自然就更好了。
第0867章 自己行走的大炮
牵引火炮,哪怕是靠着全轮机动的越野牵引车,也不可能完全把火炮拖到预定的位置。
所以,当把火炮从牵引车上摘下来之后,一般都还需要由人推着,才能够到达预定的阵位,这是个十足的体力活儿。
在打完了炮,撤出阵地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操作,炮手的体力消耗大、所需人数多,而且速度慢。在现代的反击炮火下,这种方式实在是太慢了,也太危险了。
现在,秦振华提出来的,加上一个专门的发动机,就能解决了。
这个发动机不用特别大,只要能够带动着火炮机动就行了,速度再慢,也比炮手推着的速度快吧?
而且,这样一来,炮手们人力推炮的体力消耗也就可以省去了,炮手又更多的精力用在专门的开火射击上。
这简直就是给牵引火炮量身打造的了!进入和撤出阵地的时候使用,效果刚刚的!
其实,在炮兵的对轰之中,虽然说双方的反应速度都很快,但是,毕竟炮火覆盖的区域也是有限的,炮兵转移阵地,只要转移上几公里就足够了,到时候,还能够重新复原过来,对着敌人的炮兵阵地开火。
在这个过程中,根本就不需要加挂牵引车,直接用自己的动力开动过去,这就可以了。
仅仅这一个好处,就让谢惠民一眼看到了它的战术价值了,这简直就是给牵引火炮量身打造的!
哪怕是155毫米的重炮,其实自身的重量也不到十吨,加上一个几十马力的发动机,已经很不错了,哪怕是老解放,发动机不也只有几十马力吗?
利用这种发动机来驱动大炮,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动力不足,而是大炮这东西不平衡,毕竟那么长的炮管,一个颠簸都可能会侧翻,这才是限制速度的最重要的问题,除非再上个二十吨的底盘,但是那样造价就高了啊!
这个想法真的很不错!谢惠民听的面露喜色,而此时,秦振华还在继续介绍这种方式的用处。
“除了在进入和撤出阵地的时候使用,哪怕是在平时的行军的时候,遇到特殊路况,也可以启动它的发动机来帮助通过,尤其是泥泞路面和沙地等路面,一些急转弯的地方,都是有好处的。”
一门十吨的大炮,哪怕是用了越野底盘的卡车来牵引,也不是能游刃有余的,毕竟野战部队,不可能仅仅在公路上行进,在一些乡村道路上,雨雪天气里面行进等等,很多时候会力不从心。
有的时候,牵引不过去,也需要炮手们一起推炮,这些都是很大的负担,甚至在一些急转弯的地方,拖着火炮过不去,还得把车和炮分开。
有了辅助动力,一切就好多了,需要的时候,打开咱们这个动力装置啊!就拿泥泞地段来说,打开了发动机,那火炮自己也是有动力的,火炮的车轮也是驱动轮啊,急转弯的地方,要摘下火炮才能过去,那也没事,咱们火炮自己溜达着就开过去了。
“虽然没接触过咱们这款火炮,我们也能知道,这么大口径的火炮,各种操作都是很费劲的,严重影响火炮的发射,要是增加了辅助动力系统,那就可以上各种助力装置,实现半机械化的操作,减轻炮手的体力消耗。”
在自行火炮中,都已经开始使用半自动装弹机了,就是因为大口径的火炮,炮弹的搬运,装填,都是很费劲的,在自行火炮里面有这个条件,自然就要上这个条件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