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要,咱们是不会给的,拿着部队需要先进武器的高大上的理由过来,好啊,那就由咱们一机厂来改!
“但是,他们会测绘仿制的啊。”李长江说道。
这也是很让人头大的一幕,就像是现在的铁马厂,就在测绘仿制他们的步兵战车一样,他们还不能拿人家怎么样,毕竟,人家是凭本事山寨的,只是山寨兄弟工厂的,显得有些太过了些。
一机厂投入的那么多的科研经费,才搞出来的轮式步兵战车,转眼间,就为他人做嫁衣裳了。
这个秦振华设想的四联装的武器站,也意味着会投入一定的资金才行,那么,这一旦打造起来了,又被别人仿制过去了,一机厂到哪里说理去?
“以后,他们想要直接测绘仿制,可就不容易了。”秦振华的脸上带着笑容:“我刚刚也说了,咱们的这款武器战,自动化的性能要高一些,甚至要在上面应用到单片机,内部固化进去程序,这样,他们那种水平,想要仿制咱们的,难度就大了。”
现在,世界上各国的武器都是在不断地发展的,发展到后期,肯定是要提高自动化程度,而想要提高自动化程度,就得引入复杂的电子系统,这已经是一个潮流了。
当进入到电子化的领域之后,别人再想要仿制,可就不容易了,因为里面的电子系统,就是一个很大的秘密。
到目前为止,国内不少的老军工,还依旧只能掌握模拟电路,在数字电路上还是门外汉,所以,当他们拆开己方的武器系统,想要仿制的时候,看着上面的那些芯片,到时候,表情一定会很精彩。
“应用单片机?”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没错,这一个小小的芯片,内部就集成了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随着型号的不同,后期的发展之中甚至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
和普通的计算机相比,它的运算能力,处理能力肯定是比不过的,但是,在某些领域里,并不需要摆一台苹果电脑上去,只要这种简单的处理就可以了。
这种单片机最初就是用在工业领域里面的,在军工领域里自然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场景,秦振华提到了这个东西,也是目标明确的。
咱们搞现代化的系统,让别人想要仿制也仿制不来!
(前些年,华东之雄得到了一台老式的VCD,拆开里面一看,也是大吃一惊,里面控制的芯片,居然还真是一颗51单片机!后期的VCD已经有专门的芯片了,早期的,用的还真是这玩意儿,就是不知道里面的程序是怎么编写的,实现了那么多的功能。)
“如果是这样的话,咱们怕是也缺乏相应的经验啊。”李长江说道。
一机厂是一个重工业企业,工厂里面的各种工种齐全,什么焊工钳工车工,其中国家一级的技术人员不少,但是,要说这电子方面,人手还真是不够的。
“嗯,我知道,所以这次,去了首都,我去找晓强哥,从他们那里,挖一部分人过来,以后的时代,必然是电子化和信息化的,没有这些人才,我们的一机厂就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别人跟在一机厂的屁股后面跑,而一机厂呢,不仅仅要领先国内,而且要追赶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样才行!
这种电子系统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别的不说,就在发动机上,此时的西方世界里,已经开始大量淘汰化油器的汽油发动机,采用电喷发动机了,靠的就是这种芯片来控制发动机的燃油喷射,而奔驰公司推出智能换挡系统,用的也是这种芯片来控制变速箱的换挡动作。
总之,向前看,电子系统的作用巨大,一机厂也是要在这方面开始布局的了。
“不过,如果咱们在装备上用了太多的电子技术的话,一旦面临核战争,那这些装备,会不会出现问题?”稍后,李长江提出来了这样一个问题。
听到这个问题,秦振华笑了笑:“核战争?这么多年了,除了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用过蘑菇弹,之后几十年,你见过核弹应用在战场上吗?为了那个不确定的东西,而放弃了武器的现代化和电子化,那是该有多弱智。”
当秦振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研究世界先进水平的军工科技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电子系统的巨大作用,至于什么芯片不能扛核弹的轰击?最近解密的资料表示,美国人的F-14战机上,雷达用的处理芯片,就是民用的8086芯片!
美国人都不怕,咱们操心这事情干嘛?
第0930章 老生常谈
有关芯片不能扛核弹的轰击的这个话题,早就是老生常谈了。
苏联在电子系统上的发展,一直都是落后于西方世界的,所以也就有了一个相当普遍的说法,苏联的电子系统落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苏联人走的电子管的道路,而西方走的是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道路,所以苏联人走错了方向。
这么说,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比如说,当年,1953年,当第一个采用晶体管的助听器投放市场之后,苏联人就展开了讨论。
当时的苏联国防部副部长、苏联科学院伯格院士等人认为晶体管是电子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但是苏联半导体权威、苏联科学院的几名院士却在反对晶体管的产业化发展方向。
当时,他们抱着的一个想法就是晶体管不能扛电磁脉冲,而在当年,电子管已经开始搞小型化了,苏联的卫星上天,里面带着的也是电子管。
这其中有很多问题,有的是学术分歧,更多的是部门利益,总之,后来出现了“晶体管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东西,充其量就是做助听器,让社会保障机构去干吧!”的结论。
但是实际上,要说苏联就没有晶体管,没有集成电路,那也是不可能的,苏联当时要和美国人争霸,美国有什么,他们就要有什么,在苏联国内,照样有一流的微电子工业,苏联国内的计算机,难道还能用电子管吗?
电子管再小型化,也是比不过集成电路的,用电子管作为处理系统,只能是庞大累赘耗电高功能少,所以,集成电路是一定会成为主流的。
至于什么核爆的环境中,扛电磁脉冲能力弱等等,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毕竟芯片也是搞专门的屏蔽层来对抗的,而且,核战争一旦真的爆发的话,不管是电子管还是集成电路,也都没什么优势,打到那个程度,就成了最低级的,甚至会最终进入到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了。
现在要打的,是常规战争,任何时候,都抱着核战争不放手,那肯定是要走偏路的。
秦振华这里,是坚持的,现代化的地面武器,也是绝对离不开先进的电子技术的,己方肯定不会去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己方必须要会用,要用好才行!
时间已经进入了1986年的5月,首都的天气已经开始变得有些热了,外面的知了在不停地叫着,而首都的8910工程的预备会现场,也变得热闹起来了。
“赵厂长,秦助理,我们好久不见了。”当走进大门的时候,从另一个方向过来了几个人,立刻热情地向着他们打招呼了。
对面是铁马厂的人!他们这批人,脸上都带着笑容,相当的热情友好,看不出任何的心中有鬼来,但是实际上,他们干了什么事情,心中是清清楚楚的,这次来开会,可以说,双方绝对是竞争对手的。
“刘厂长,好久不见了。”赵国栋伸出了手去,去年的时候,山城铁马厂的老厂长退休,主管技术研发的刘天德,就成为了铁马厂的新厂长,在他的手里,狠抓质量管理,据说也颇受军队的支持。
铁马厂,一直都是把一机厂作为追赶超越的目标的,而现在,双方在武器装备的研发上,也是有很大的重复性的。
比如说,最近几年,铁马厂一直在搞122毫米的自行榴弹炮,用他们自己的77式装甲车的底盘来改,现在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原本以为会是拳头产品,谁能想到,一机厂把他们的卡车架上大炮,在南部边界那里给打响了名号,获得了很多人的瞩目。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的这个项目会成为焦点,结果被一机厂一下子抢了风头,心中的不爽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了,不爽归不爽,他们也不怕,反正,用的底盘不就是奔驰重卡吗?铁马厂自己也是生产奔驰重卡的,到时候,测绘仿制一下,他们也就能推出同类型的产品了。
反正,轮式步兵战车上也已经这么干了,还怕什么?
可以看到,两个厂里的很多武器,都是重合或者类似的,所以,注定就是竞争的关系了。
“这次你们铁马厂过来,带了什么好东西?”赵国栋明知故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