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85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就好像是现在,民用芯片即将到达486的水准的时候,军用芯片,有个8086就不错了。
“咱们现在用民用芯片,不过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而已,虽然能用,但是并不能满足今后战争状态下的需要,所以,我个人的观点就是,哪怕是砸锅卖铁,军用的火控计算机的芯片,也要搞出来!”秦振华说道:“而且,不仅仅是我们坦克需要,各种装甲车,以后也需要,不仅仅是我们陆军需要,空军,海军都需要各种类型的火控计算机,需求不同,但是基本的运算等等都是相同的,我建议,我们可以联合海军,空军,我们可以共同搞这个研究,总之,火控计算机的芯片,是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技术!”
秦振华目光炯炯,望着众人:“希望各位领导考虑,如果领导不支持的话,那我们一机厂哪怕是自筹资金,也要专门成立这样的研发机构,你们怕花钱,我们不怕,我们一机人,为了国防安全,责无旁贷!”
第1069章 定调
最终的原因,还是钱的问题。
现在讨论的是三代坦克的火控系统问题,如果由这个项目来拨款,那绝对是不可能成功的,毕竟,陆军虽然裁军了,体量依旧是很大的,连更换个新坦克都没钱,一次性就搞几十辆而已,就更不用说专门拨款,研究一个火控计算机的专用芯片了。
这玩意儿是烧钱的,谁知道要投入多少进去才会有成果?造不如买的说法,就是因为研发太烧钱,而现在,大家都想着怎么赚钱去了,谁愿意只投入,看不到研发的成果?
但是,如果联合上其他军种,就不同了。
火控计算机的芯片,不仅仅要用在坦克炮上,其他的战车上的炮也是有需求的,高射炮要打飞机,雷达也要有数据处理能力,总之,各种的军工产品,以后都是会有需求的,既然这样,那干嘛不大家联合一起搞?
以及坐下来的王晓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了,他感觉到自己的心在噗通噗通直跳。
虽然民用的集成电路已经被放弃了,但是,军工这边还是有希望的,如果能够继续开发芯片的话,那王晓强宁愿永远呆在军工系统里,他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搞芯片啊。
不过,一机厂要自己搞的话,估计是够呛,因为搞芯片,的确是太烧钱了啊。
不过,这番话,已经说的对方哑口无言了,那个造不如买的领导,此时终于不再开口坚持了,而坐在上面的黄老,感叹地说了一句:“是啊,我们军队,不可能把自己的命,交给外国人的零件,这是个黑匣子,里面是什么东西,我们不清楚,有没有问题,战争时候才会知道,如果战争时期,真的出了这样的事情,那我们在场的人,都该被枪毙啊。”
这句话一出,气氛就冷了下来,那样真的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哪怕是枪毙,也不足以弥补这样的损失啊。
这句话说出来,几乎就算是定调了,黄老在军队中位高权重,他赞同了秦振华的主张,是很有分量的。
“这样的话,也不需要一机厂来出面搞,毕竟是隔行如隔山。”唐老说道:“咱们南方有专门的电子所,以前是搞地面雷达的,现在正在给空军搞机载雷达,据说也在搞军用的芯片,我们可以和那边互通有无,看看那边的进展如何,是否合适,咱们军队的芯片,必须要立足自己啊!”
南方的电子所!王晓强立刻就知道唐老说的是什么了,还给空军搞机载雷达,只有那个单位了,看来,自己是该过去一趟,看看那边的情况了。
这次火控系统的会议,中途来了这么个插曲,反而拍板了有关火控计算机芯片的研发的事情,也算是个意外收获了。
王晓玉也为自己的哥哥而骄傲,她知道自己哥哥最近几个月来的愤懑,现在,算是有了新的希望了。
“那么,我接着介绍了。”王晓玉清了清自己的嗓子,开始继续介绍起来了:“我们观察到,现代的战争,很多时候都是在夜间进行的,我们的军队以前的擅长夜战和近战的,不过现代化的战争,必须要靠装备的加持才行,我们的夜视仪,已经从红外大灯,过渡到了微光夜视仪,但是,这些依旧是不够的,西方国家已经开始采用红外成像仪了,我们认为,这代表了未来的方向。”
微光夜视仪,只能是在月光下作战,距离还不远,而红外成像仪,不需要月光,看的更清晰,距离也很远,由于坦克发动机一直在放热,所以在红外成像仪眼里,那就是一个活靶子。
但是,这需要专门的研发团队,需要在半导体技术上的继续突破才行。
“还有,就是专门的车长周视瞄准具,我们现在都是车长和炮长共用的,这样,当炮长瞄准目标的时候,车长就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这样是很危险的。”王晓玉说道:“虽然专门增加这一套装置会让火控系统的造价飙升,但是,带来的好处是很多的,在炮长瞄准的时候,车长可以继续观察周围的情况,车长甚至可以在发现更具有威胁力的目标之后,主动调炮,超越炮长瞄准敌人射击,这种猎歼能力,是三代坦克火控系统的一个巨大的优势。”
这也是下反式的瞄准具不具备的能力,下反式,炮塔转到哪里,炮手才能看到哪里,视野随动于炮塔,而先进的火控系统,是炮手看到哪里,炮塔指向哪里,怕他随动于炮手,车长增加一个瞄准具,只要先瞄准了,然后炮塔就会转过来,配合着车长开火。
在西方世界里,这叫做大名鼎鼎的猎歼能力。
增加一套单独的车长周视瞄准具,必然会带来造价的提升,这些瞄准具也得稳定,几乎就相当于是额外多了一套,但是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些技术指标,都是高大上的了,王晓玉现在说的这些,都要安装到三代坦克上的话,那绝对可以让三代坦克的火控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
但是,这些技术目标,是那么容易就达到的吗?
王成推了推自己的眼镜,终于又开口了:“王晓玉同志,我们对贵方的这个方案,十分表示钦佩,作为同行,我们对其中的很多技术难度,都是清楚的,比如那个红外成像瞄准装置,国内目前尚未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生产,你们是找不到配套厂家的,现在把这些指标提的这么高,能实现吗?如果实现不了,耽误了三代坦克的配套进度,这个责任……”
说这些话,有些没有自信,但是,这些年来,提出一些高大上的目标,脱离自己的基础,最终失败的例子,也是不少的,三代坦克是国家重点工程,是军队的重点工程,如果搞不出来,耽误了坦克的整体进度,怎么办?
现在不是泼冷水,是要认清现实,我们就这个能力而已。
第1070章 表决心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咱们的基础就在这里,想要搞这些高大上的装备,可能吗?
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其他人总是会有说风凉话的,那怎么可能成功?痴人说梦,他们把困难当做借口,不仅仅自己不愿意去闯,更是要冷言冷语地阻止其他人去做。
听到了对方的这句话,秦振华皱起来了眉头,自己最腻歪的就是这种人了,刚刚开会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有难度,一点点来,对坦克部队来说,拥有红外成像夜视仪的部队,对没有装备的部队,那就能形成绝杀的优势,这点,部队也能看的清清楚楚。
为了部队能够打胜仗,那就得克服这些问题,就得让部队用上这种装备,而现在呢,身边还有人说,你行吗?不要好高骛远,浮夸风?
不过,秦振华没有开口,虽然是两口子,但是现在,毕竟是王晓玉在做报告。
听到了这个提问,王晓玉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王老师,您去过西山吗?”
西山?
王成点头:“去过。”
“那您见过上面的雕像吗?”
“见过。”
“那您听过这个传说吗?”王晓玉说道:“当年,开凿西山龙门的老石匠,几年下来,在峭壁上雕刻出来了整个石像,最后雕刻的是判官手中的笔,但是,就在雕刻最后一刀的时候,把笔尖刻断了。当时,那名老石匠说了一声:我的功夫还是没有到家,说完这句话后,他便翻身跳崖了。”
这是火控系统定型会议!你在这个会议上,说这些有什么用?此时的王成有些好奇,而上面的老领导们,都已经动容了。
他们知道,这是王晓玉在表决心了,不成功,便成仁!
石头本来就脆,雕刻笔尖的时候,刻断了说不定是运气问题,但是,老石匠没有原谅自己,毅然跳下了悬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