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914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到处都存在竞争,现在,美国人的态度,让现场的气氛立刻就尴尬起来了。
秦振华笑了笑,这个场面,早就想过了,现在对方既然要发难,那自己也就奉陪好了。
“怎么样?要比吗?”秦振华说道:“如果你们要比,那我们就让着你们点,有关的费用,就不用你们提前预付了,省得到时候输了不认账,还得找我们的麻烦,甚至跑到国际市场上去嚼舌根。”
秦振华这样一说,其他人都笑了起来。
他说的,自然就是M1坦克的事情,当时,谁都认为M1坦克是相当强大的,结果呢?结果在85坦克面前,处处被压制啊!
正是因为那件事,才让老巴们意识到,不能盲目地迷信西方,东方大国的很多武器,也是不错的。
而且,西方的武器哪怕再好,人家也绝对不肯出口生产线的。
别的不说,反坦克导弹方面,巴国还真的是有着迫切的期待的。
由于历史问题,他们和东边的阿三,几乎就是不死不休的关系,而两国的边界线,有大量的山区,在山区里,重装部队行动不方便,而单兵可以携带的反坦克导弹,就是杀敌的利器了。
打坦克,打步兵战车,打碉堡等等,总之,这种武器是多面手的角色,这样的武器,如果只靠进口的话,消耗太大了。
所以,他们期待能够自己生产,美国人是不会支持的,只有东方大国,才是他们真正的朋友。
当然了,除了生产线的事情,主要的还是得看技术,他们不会因为有生产线,就降低质量要求,如果他们选择红箭-8,首要因素,必须是这款武器系统成熟可靠,比陶式导弹的性能还先进。
来这里,就是要实弹测试的,所以,哪怕是和美国人相比,也不用对方给预付费用,秦振华说的大方,对面的人,脸色也开始变得难看起来。
“好,比就比,不过,我们有一个条件。”温纳尔达说道:“我们的武器,是交到用户手里的,所以,进行测试的时候,也应该由巴国的军人来操作,而不是我们的技术人员,只有这样,才算是公平合理。”
表面上,是公平合理,实际上,对东方大国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劣势。毕竟,巴国人手里已经有了陶式导弹,不知道训练过多少次了,但是,红箭-8,他们可是第一次上手啊。
第1139章 抓阄确定
操作导弹,和导弹射手有很大的关系。
以前的操作杆方式的,最为明显。
第一代的反坦克导弹,那就是航模,在后面,操作手用一个十字杆来控制导弹的上下左右飞行,这种控制方式相当的原始,而且滞后,所以,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操作手才能够保证一定的命中率。
而且,导弹刚刚飞行的时候,不稳定,所以,几百米内,这种导弹根本就没有奏效,只有距离远了才行,也算是一种奇葩了。
第一代的反坦克导弹,迅速落伍,国内也是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仿制出来,而西方国家和苏联,都快速进入到了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了。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去掉了那个操作手柄,不用人去手动控制导弹了。具体来说,就是光学瞄准跟踪,红外半自动制导,有线传输指令。
导弹发射后,尾部有一个放线器,不断地释放线缆,现在还是两根细长的金属线,到了后期,会变成光纤。
为啥不用无线电制导?
在复杂的战场上,到处都是电磁干扰,在靶场里打的很顺手的反坦克导弹,到了实战中,可靠性就会迅速降低了,这种有线制导的方式虽然落后,但是可以保证操作型号的准确传递,所以,现在基本上,都是用这种发射方式的。
这当然也是有缺陷的,比如说,飞行的沿途,不能有遮挡物,要是有一棵大树给挡住了,导弹过去了,后面的导线挂断了,那导弹就丢失目标了。
听起来似乎很坑爹,但是,在以后激光驾束制导发展起来之前,现在的反坦克导弹,用的都是这种方式。
光学瞄准,就是射手只要把瞄准镜内的十字线对准目标,然后,导弹尾部发射红外线,后方的光学系统,不停地测量目标和导弹之间的夹角,不断修正航向,所以这个叫做红外半主动制导。
啥叫主动制导?
那就是射手锁定目标,发射导弹,然后啥都不用管了,导弹自己认准目标,飞向目标,这就是主动制导了。
目前来说,这种制导还是天方夜谭的,等到以后红外焦平面引导等等这种高大上的技术出现之后,才会实现这种功能。
现在,红箭-8导弹,用的同样也是这种第二代的导弹的制导技术,这种技术,会显著地降低导弹的操作要求,但是,如果不熟练的话,还是有脱靶的可能性的。
衡量一款反坦克导弹的可靠性的高低,首先当然就是命中率了。
如果打不中目标,一切都白搭。
对方这样一说,就是稳稳地占据了上风,七十年代就开始投入使用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很快就开始大量出口到了很多国家,在老巴这里,士兵也已经有十年的操作经验了,可以说,几乎就不可能出现任何技术上的问题。
但是,东方大国的红箭-8导弹,还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到,这种导弹,在操作的时候,会不会因为不熟练而发生意外?
这个温纳尔达,摆明了就是给己方出难题的。
谢里夫在那里,都是愣了愣,对于温纳尔达的这个提议,他自然知道里面有着怎样的难度,对东方大国来说,这是不公平的。
“怎么样,敢不敢?”温纳尔达说道。
这显然是他们早就准备好的了,计划利用这种方式,进一步降低东方大国的产品被相中的可能性。
“怎么样,秦,有把握吗?”谢里夫也开口了,这个问话,是带着偏袒的意思的,怎么测试,那是老巴说了算的,如果对方要求这么比,谢里夫是可以拒绝的,同时,谢里夫也可以延长时间,让自己手下的士兵,操作上一个星期,熟练之后再测试。
“当然有。”秦振华说道:“武器的发展方向,就是操作越来越便捷,我们的红箭-8导弹,同样也是遵循这样的思路的,相比第一代的导弹,它的操作更加的简单,普通的士兵,经过半天的培训之后,就能掌握起来它的操作要领了。”
说完,秦振华扫了温纳尔达一眼:“这个挑战,我们接受了,到时候,也可以让他们输的心服口服。喂,既然都用了巴国的士兵,等到你们输了的时候,可别说是老巴这里故意放水。”
这句话,赢得了谢里夫的好感,秦振华永远就是这么有霸气,对他们自己的产品,永远都是这么有信心!
面对着这种挑战,他们也敢应战,充分说明了他们对红箭-8导弹的自信。
谢里夫向着后面的副官吩咐一声:“找最有经验的导弹射手,给东方大国培训。”
“我们抗议。”听到了谢里夫的话,那里的温纳尔达说道:“这是不公平的,这和导弹操作手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最有经验的射手,不能给他们。”
“抗议无效。”谢里夫说道,对于他们这样的人,谢里夫也是有些厌恶的,故意给人使绊子,还这么理直气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