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93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句话,自然是给他们面子的,最后那一次命中,着实算是运气,根本就不是真正命中的,但是,现在红箭-8的竞标成功已经是稳稳当当的了,花花轿子大家抬,也不用太多的言语上的刺激了。
不过,至于对方会怎么想,那就不知道了,在对方的眼里,会不会觉得自己是在故意讽刺?
不过,反正秦振华的话,也不是向着对方说的,而是向着谢里夫说的,听到了秦振华的话,谢里夫也是点头:“没错,陶式导弹,五发三中,红箭-8导弹,五发五中。”
他这样的话说完,几乎就算是给这件事定调了,陶式导弹的命中率也不算低了,但是,红箭-8显然更加完美!
温纳尔达在那里愣愣地站着,咬着牙,跺着脚,显然对今天的这番比对,是相当的不满的,但是,不满归不满,他也没法再说什么,毕竟,事实就是如此,已经清楚地证明了对方的导弹的优秀,他们还能有什么说的?
温纳尔达的心中满是失落,居然被一个农业国家,一个落后国家的反坦克导弹给比过去了,可惜,可叹,可恶!
当然了,如果把最新型的陶式导弹拿出来,还是能够压过红箭-8导弹的,但是,这种最新型的导弹,出口是要经过国会允许的,就现在来说,估计很难获得出口许可的。
温纳尔达的心中,五味杂全,同时,他也知道,在国际市场上,陶式导弹也将迎来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了。
失败的那一方,只剩下了无尽的感叹,而成功的这一方,则是另一番景象了,既然已经证实了这款导弹的性能,尤其是今天,更加证实了它的高度的可靠性,在复杂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所以,巴国这边已经没有二话了。
“我们首先购买五百枚导弹,一百套发射装置!”谢里夫开口了:“这款导弹,是最适合我们的,我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当然没有问题,请各位放心,我们生产的导弹,肯定和现在的试射的导弹,有着同样的性能的。”秦振华说道:“我们很高兴贵方能够选中我们的导弹。”
王利民教授在那里乐呵,好啊,咱们终于也要有外贸了,走了外贸的道路,以后就有钱了,可以研发更新型的导弹了,真是让人想想就够兴奋的了啊。
这还只是初期,后期还会有更多的订单的,而且,红箭-8战胜了陶式导弹的消息传开,就会有其他国家的订单的,总之,这次收获绝对不小!
“冒昧地问一句,贵方的导弹,彻底地不用担心任何的干扰吗?”一名军官问道。
“当然不是。”秦振华在那里回答的很干脆:“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我们看历史也能知道,武器的发展,一直都是呈现着你来我往,不断发展,最终螺旋式上升的一个过程的。”
第1158章 真正的干扰方式
“当初,机枪的出现,埋葬了骑兵的部队,更有什么马克沁一天之内就埋葬多少万敌人的传说,那么,机枪就能无敌了吗?当然不是的,在机枪出现不久,坦克就出现了,完美地克制了机枪。”秦振华说道:“希望一件武器永远保持先进,那是不可能的,这是违反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的。”
望着认真听着的众人,秦振华说道:“就拿我们反坦克导弹来说,采用聚能战斗部来摧毁敌人的装甲,而敌人的坦克,就使用爆炸反应装甲或者格栅装甲,来提前引爆我们的导弹,所以,我们要有探杆,提前引爆对方的装甲,或者用两级战斗部,就这样,不断的提升,不断的发展,我们红箭-8导弹,也不能说是最先进的,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地改进,让它不断地适应以后的发展。”
说得对方连连点头,尤其是那名卡迪尔汗博士,也是露出了赞许的眼神来,然后问道:“那么,就目前来说,如果要干扰红箭-8导弹,可以采用什么办法?”
自己研究武器,当然也要研究它的弱点是什么,敌人就会利用它的弱点,同时,己方就能研究如何克服弱点了。
红箭-8导弹,不用担心什么电磁干扰,再强悍的干扰机,也干扰不到导线里面的信号啊,除非遇到核爆那种的电磁脉冲还差不多,但是,到了那个时候,不仅仅是红箭-8扛不住,估计战场上所有武器的电路都是扛不住的。
现在,卡迪尔汗博士也是兴致勃勃,等到这款导弹引进之后,他们联合研制的导弹,也将走上正轨了,所以,还是要听一听秦振华的意见的。
秦振华笑了笑,向着对方说道:“如果说干扰它的话,电磁干扰是无效的,最好的干扰方式,是用红外线。”
不知道美国人是怎么想的,居然想到要用电磁干扰来干扰红箭-8,难道他们不知道,最好的干扰方式是红外线干扰吗?
不过,估计就算是他们知道了,他们也是不敢尝试的,因为这个干扰是共同的,如果干扰己方,那也就得干扰他们的陶式导弹,他们知道自己的陶式导弹也是扛不住的,所以干脆提都不提了。
美国人已经灰溜溜地走了,现在大家坐在会议室内,开始讨论起来了具体的干扰问题。
秦振华介绍了起来。
“目前,我们第二代反坦克导弹通常使用红外跟踪测角仪,这赋予了导弹自主飞行的能力,后方的观测手只要压住目标就行,后方的制导装置里面有红外敏感器件跟踪飞行中的导弹弹尾的红外发生器的辐射源,来测定导弹与目标的夹角误差,再通过导线向导弹发送控制指令。”秦振华说道:“所以,我们完全依赖于这个红外发射器,也就是红外管的作用,一旦新一代的主战坦克,在自己的坦克上,也配备一个专门的红现象干扰仪,这样发出强烈的红外辐射,就可以让我们的制导装置里面出现两个红外辐射源,我们如果不能稳稳地跟踪上自己导弹的红外辐射源,就可能会造成失控。”
己方的导弹,和目标是有偏差的,这个偏差就是通过红外测角来实现的,如果目标也发射红外线,那角度误差就是零,如果把这个信号当做了导弹的信号,那导弹就不用转弯了,直线飞行,到末端自毁而已。
秦振华这样一说,大家都郑重起来了,具体的技术细节大家伙虽然不懂,但是这个原理是听懂了。
先进的反坦克导弹,只需要在坦克上装一个红外发射装置,就能干扰到?就目前来说,不少坦克的红外大灯,就能起到这个作用吧?
难道,这种武器就没用了?
“大家也不用担心。”秦振华看着众人的脸色,知道自己一句话就把他们给吓唬住了,这也是有成就感的,现在已经足够吸引人的眼球了。
秦振华继续说道:“我刚刚都说过了,技术上,是螺旋上升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最初用操作杆,不方便,就用了红外测角仪,这就是技术的上升,同时,对方就可能会用红外干扰仪器来干扰我们的导弹,这也是对手的技术上的螺旋上升,不过,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一方面,对方要装备这种专门的干扰仪器,也需要一段时间,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改进我们的导弹,让对方的武器失效。”
有了干扰仪,就万无一失了吗?当然不是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从来都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武器,即使是对方的坦克有这种装置,能一直使用吗?当然不可能,他们肯定是在需要的时候才用的,什么时候需要,就说不准了,所以,用红箭-8偷袭,还是可以的。
再说了,这只是自己的单方面的设想而已,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坦克专门装备这种红外干扰仪的,这也是需要时间来普及的,等到这种东西装上了,己方怕是也已经改进了。
“没错!”卡迪尔汗博士说道:“我们是要用新的技术来改进,不过,我们用什么方式呢?”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已经成熟起来了,在全世界大量使用,同时,先进的反坦克导弹,也是在发展之中的。
比如说,美国人就在研制下一代的标枪导弹,为了更好的捕捉目标,他们决定采用红外焦平面制导,这种制导系统里,能够清晰地捕捉到坦克的红外影子,技术上相当的高大上,不过同时,价格肯定也高。
以色列人,据说则在研发激光制导的方案,导弹还是有线的,骑在激光束上走,原理也很不错,但是,在复杂的气象中,激光的穿透力大大降低,所以,也是有缺陷的。
“我们?我们当然要群策群力了,我们有这么多优秀的军工技术人员,一定能够找到我们自己的发展方向的,不一定非得走西方的道路,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走我们自己的道路,最终打造出来丝毫不逊色于西方的先进的反坦克导弹来。”秦振华信誓旦旦地说道,实际上,相当于啥都没说。
第1159章 适合自己的方式
“如果从我们自己的技术水准来说,红外焦平面技术,很考验我们的微电子产业能力,恐怕会很难,它的制造是个大问题。倒是激光半主动制导的方式,可以作为一个方向。”
在巴国的行程结束了,一行人也算是满载而归了,这已经是1987年的年末了,不知觉中,又一年过去了,坐在返航的飞机上,此时的秦振华,心中很是感慨。
此时,一旁的王利民,还在和秦振华讨论着具体的技术细节,如果说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话,标枪导弹已经指明了,红外焦平面技术,绝对是高大上的,但是,技术太复杂了,没有己方的先进的电子技术作为支撑,恐怕是不行的。
“是啊,虽然已经让强哥去做了,但是,这不是朝夕之功。”秦振华感叹地说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