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94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背心?听的谢惠民一阵的好奇。
“是啊,他们把自己的背心,做成空心的,里面加上冰块,就可以让自己凉快了。”秦振华说道,这话一出,顿时就让谢惠民也是忍俊不禁了。
这也太原始了吧。
实际上,西方在这方面,也正是能凑合就凑合。
当年,在二战时期,西方的坦克上了北非,发现那里酷热无比,怎么办呢?开惯了十字军、玛蒂尔达的英军,后来换装了美国M3斯图亚特坦克后,无比的爽快,因为这款坦克使用的是飞机发动机,它的十六叶发动机散热风扇在坦克行进过程中制造“穿堂风”,有效降低车内成员的体感温度。
到了后来,还真有一种坦克就是这么干的,在车体内制造对流,甚至直接弄个管道,对着坦克手吹风。
但是,这也不是完全有好处的,当进入非洲之后,坦克手惊讶地发现,对着自己吹的空气,一点都不冷,反而是热的,无比的燥热,还不如不吹呢。
就和大夏天的吹空调外机一个感觉。
所以,这个方式就淘汰了,再后来,为了不使用空调,西方人又想了一个办法,使用空气作为制冷工质,将空气压缩后对外做功,这样空气的温度就降低了,这样将温度降低后的空气直接供应给乘员舱,就很舒服了。
你们不是嫌弃直接吹空调热吗?咱们干脆就这样吹冷空气好了。
但是,想要压缩空气,然后让空气对外做功,那也不容易,只有六七万转的转速才能实现,所以,除了老毛子的T-80U实现了这种功能之外,其他的,都失败了。
所以,就只有用液冷背心了,热了不要怕,咱们有冰块,就是这么的原始直接。
两人说着,走进了车间。
生产线上,热火朝天,戎强熟练地操作着深孔钻,给一根长长的炮钢开孔,细小的金属屑,不断地从钻杆的螺旋状的空隙中飞出来,就如同是在空中舞蹈一般。
“戎强,干的不错嘛。”秦振华看着生产线上那根长长的炮钢,感叹地说道:“这炮管,怕是咱们制造的最长的了吧?”
“是,秦助理,您还记得我?”戎强奇怪地向着秦振华问道,他只记得,两人就见过一面啊。
当时,戎强还是刚刚进工厂一年的学徒,把炮管外面的铝合金的热护套给捣鼓出来了,后来,秦振华难道就记住了他?
“只要是有技术的人,他都能记住。”谢惠民说道:“不过,戎强现在已经是我们的技术骨干了,而且,他的技术,只有在我们二机厂才能发挥出来,所以,你想要耍什么花招把戎强给要走,那可不行。”
谢惠民一直都防着秦振华呢,在这个年代,有技术的人,到哪里都有饭吃,如果戎强离开了二机厂,去什么私营企业,那可是二机厂的一大损失,哪怕是去一机厂也不成。
“老谢,你太小看人了。”秦振华向谢惠民抗议一般地说道,然后,又看了看炮管,说道:“这造的是什么炮?”
“加长炮管的155毫米炮。”谢惠民说道:“咱们去无水国那里竞标的时候,靠的就是火力优势,后来,西方人不是说了吗,他们的新一代的火炮,已经达到52倍口径了,咱们也不能落后,所以,咱们现在就搞实验,把这种加长身管的火炮做出来。”
现在己方的155毫米炮,那是45倍口径的,各种射击实验都已经做完了,算是一款成熟的武器系统了,但是,想要和西方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那就必须要继续发挥己方的擅长的地方。
加长炮管啊,这可是己方最擅长的,现在,眼看着以后会出现劣势,当然要继续加长了。
首先,这需要工艺上的支持,毕竟,从45倍口径变到52倍口径,炮管又加长了一米,炮管加长之后,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的方面上的不方便,首先就是加工,整个炮管的长度,已经达到了八米,把这么长的炮管加工出来,而且还要保证精度,那可是相当不容易的,只有最有经验的老师傅才能做到。
而戎强,这几年来,已经成了二机厂在这个方面最精通的老师傅了。
秦振华点头:“没错,咱们未雨绸缪是最正确的,而且,加长了炮管之后,不仅仅是外销,或许军队还会感兴趣的,毕竟,比起152毫米炮来,这大炮的性能,估计能提升一倍。”
陆军是一个恋旧的兵种,抱着原来的152毫米炮不放,而二机厂的155毫米炮,只有用绝对的性能来碾压,才能够让军队满意。
“这门炮,要求的精度很高,戎强正在钻研之中,希望他的手能把咱们的炮成功地造出来,不过,你刚刚说,这是最长炮管的,倒也不是,咱们那边,还有更长炮管的呢。”
第1182章 203毫米大炮
口径就是真理!
对于一款大炮来说,口径越大,射程越远,这已经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同时,口径越大,弹头就越大,炮弹的威力就越大,155毫米炮可以干掉一个篮球场的话,那203毫米炮,就可以干掉一个足球场。
不过同时,火炮的口径越大,也就意味着它的重量越大,操作越不方便,所以,大口径的炮,只能是装到军舰上,毕竟只有军舰才有足够的吨位和空间来容纳大口径的大炮,在二战时期,最大口径的舰炮,已经超过了四百毫米了,衣阿华的406毫米和大和的460毫米舰炮,都是当时顶尖的存在。
不过,在陆地上,长时间以来,155毫米炮都已经是主力了,毕竟到了这个口径上,就已经很笨重了,203毫米榴弹炮,更加笨重,所以,只有美国和苏联这些国家有这种榴弹炮的存在,东方大国还从未研究过。
这是第一次!
在谢惠民的带领下,秦振华来到了一旁的车间里,那门超级大炮,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这还得感谢布尔博士。”谢惠民说道:“布尔博士不仅仅给咱们带来了155毫米榴弹炮的技术,同时也给咱们带来了203毫米榴弹炮的方案,咱们按照他提供的方案,进行了好几年的研发,终于才将这第一门的203毫米榴弹炮做出来。”
45倍口径,按说倍径不是很大,但是,口径大啊,乘以203,就得到了可怕的九米多长的炮管的数据来了。
这样的大炮,绝对属于超级大炮了。
因为炮身太重,所以,它的下面的轮胎,也是有前后两排的!轮胎比较扁平,这样当牵引的时候,也可以拥有比较良好的公路性能。
此时炮管是平放的,向着前方虎视眈眈,而后面的炮架,也有三米多长,这是为了平衡大炮射击时候的冲击力,做出来的不得已的妥协,这种大炮,操作起来必然是相当繁琐的。
“这种大口径的大炮,采用的都是分装式的炮弹了。”谢惠民在一旁说道:“为了增加射速,咱们在旁边使用了专门的输弹装置。”
谢惠民一边说,一边给秦振华指点,这种输弹装置,可以确保使用分装弹药的该炮能够从任意角度装填弹药并达到3发/分钟的最大射速,以及1.5发/分钟的持续射速的能力。对于这样一款超级大炮来说,这种射速已经相当不错了。
同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的炮弹太重了,不说发射药,仅仅说弹头,底凹弹弹重95.6千克,最大射程四十千米,底排弹弹重100.1千克,最大射程五十千米。
如果从射程上看,和己方的155毫米炮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但是,它的弹头重量,可是155毫米炮的好几倍,这种炮弹一旦发射过去,远程压制敌人的炮火,那绝对是妥妥的。
说的再简单一点,遇到敌人炮火覆盖之后,己方立刻进行炮火压制,如果是155毫米炮的话,也就是一炮干掉对方一个炮位而已,但是,这种203毫米炮,绝对会一炮干掉对方整个炮兵阵地!
近处的,直接被掀飞,远处的,也会被拍死,不会留一个活口,这种大口径的大炮,威力就是这么的恐怖!
秦振华点点头:“没错,有了这个输弹装置是好事,不过,我看仍然不够,这种炮,最好要做成自行式的。”
155毫米,可以是牵引火炮,在秦振华的建议下,还增加了专门的辅助动力装置,可以临时自己挪窝,而这种203毫米炮,太巨大了,想要一个炮兵班的人操作,实在是相当的复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