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95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有了差距,那就去努力减小差距,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一机厂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走到了现在!
秦振华的心中很是激动。
祝老摇摇头:“这个项目,是你一手拉起来的,当初我还没表态的时候,你就集中一机厂的全部资源来搞研发了,所以,这个项目也应该是你来点火,我只是过来见证一下而已。”
祝老是绝对不肯的,这个时刻,怎么能让自己来瞎搅合呢?当初,秦振华在会议上的话,依旧是不停回荡在耳朵里的。
“我们尊重专家们的意见。我们知道在场的专家们有各种顾虑,我们也服从组织的安排,不过,有关研发150HB柴油机的事情,我们是不会退缩的,上级不支持,我们一机厂自己,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搞下去!”
当时,这款柴油机,是在无数的质疑声中开始的,几乎所有人都看好测绘仿制德国人的产品,只有秦振华坚持要自主研发,而现在,那些项目都无疾而终了,只有这个项目,走了出来!
第1184章 点火成功
既然是众望所归,那么,自己也就不再墨迹了,大家都是男人,办事就得麻利点。
秦振华笑容满面,望着众人,然后走到了试车台前。
望着那块红色的盖布,秦振华掩饰着自己的激动的心情,走上前去,将盖布一把扯下,那台V型12缸的发动机,露出在了眼前。
发动机的上面,两边向着外侧倾斜,那是气缸盖,每边都有一个粗壮的排气管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在缸体的一端,则是如同蜗牛形状一般的涡轮增压器,整个发动机也被漆成了红色,看起来相当的喜庆,下面则是机体部分。
虽然看起来,和普通的发动机没有什么区别,和那台一千马力的发动机外观上几乎是一样的,但是,这台发动机,为了输出更大的动力,这台发动机,也是浸透了众人的汗水的。
比如说,为了实现更大的压力,那就得有性能更强劲的增压器,那蜗牛形状的攀爬的高压比涡轮增压器,里面凝聚着设计人员的汗水,在参考了国外同行的MTU发动机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进步,改进了工艺,采用了新的材料。
只有涡轮增压器还不行,还得有高压喷油泵,向着里面喷射进去更多的燃料才行,同时,要承受更强大的燃烧,就需要有高负荷的活塞组,也需要有受力更大的新式轴承瓦等等。
每一个部件,都是花费动辄数年的时间才研发出来的。
别的不说,就拿这台发动机的机体来说,整个机体,以及顶部的气缸盖,都是用了最新的浇筑工艺做出来的。一机厂的技术人员,车间工人,几乎都是为此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此时,秦振华的心中,带着强烈的感情,看着这台已经被揭开了红布的发动机,前些年,他还是在跟着一起搞研究的,但是最近着几年,随着往外界奔跑的次数越来越多,在研发上的精力反而少了,到了后半阶段,几乎都是发动机分厂的人自己搞出来的。
这也算是一个发展的必经之路,毕竟,一机厂想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把装备卖出去,对秦振华来说,这已经是他不能推辞的一个责任了,他必须要解决卖装备的问题,而随着北方公司的建立,秦振华又肩负起来了更多的责任,不仅仅是他自己,更有整个军工系统,都需要他去推动。
而一机厂,也已经发展起来了,也已经培养起来了科研队伍,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了。
“对了,煤省柴油机厂那边呢?”秦振华问道。
开始有很多的恩怨,后来,和煤省柴油机厂,还是紧密第合作起来了,共同搞坦克柴油机,他们的加入,也的确加快了研发的进度,就目前来说,这款坦克发动机的进展如此迅速,也是有煤省柴油机厂的帮助的。
“他们制造的黑豹柴油机,大概会在下个月组装完毕,也参加测试。”乌瑞华说道:“毕竟,想要让这台柴油机成熟起来,大概需要十几台柴油机,试车台上有,装车实车实验的也有,得运转个几十万小时,咱们才能保证它的可靠性。”
煤省柴油机厂那边,也已经准备要试车了,只是更晚一些而已。
秦振华点点头,开始看向了启动的开关。
坦克发动机的启动方式有很多的不同,在以前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是压缩空气启动,不过压缩空气启动的方式,毕竟不如电启动方便,所以,新一代的坦克,大部分都是使用电启动的方式的。
试车台前面,就有一个专门的旋钮,上面有两个档位,一个是预热,一个是启动,毕竟,对于寒冷地区的坦克发动机来说,里面是有专门的预热塞的,先给气缸内部加热,然后再启动。
现在,虽然外面是天寒地冻,不过在内部倒是温暖如春,所以,也不需要预热塞,秦振华走过去,在所有人的目光的注视下,旋转旋钮,直接转过了预热的那个档位,转到了最下面。
唰的一声轻响,启动马达在转动之中,齿轮被甩了出去,和发动机的飞轮齿圈吻合,然后,粗壮有力的声音之中,马达滋滋第转动着,带动着发动机发出轰鸣声,两个粗壮的排气管,也开始不停地向外冒黑烟。
发动机的启动,其实就是借助外力,让发动机自己运转起来,然后自己燃烧稳定之后,就可以自己带动自己的运转了,这就是一个发动机的正常启动的过程。
此时,发动机就在重复这个过程,启动马达带动着曲轴旋转,12个气缸里面,不停地喷进去柴油,做功燃烧,然后,发动机开始抖动起来,噪音开始变大了,而黑烟,依旧在向外冒出来。
该不会要启动失败吧?
此时,众人的心中都开始嘀咕了。
这第一款的一千两百马力的发动机,在启动的时候可能会出问题,大家是有心里准备的,但是,如果真要出了,闹个大乌龙,还是会让人觉得丢面子的。
所以,这第一次的试车,也没有找旁人,都是自己人,祝老当年在一机厂也曾经工作过,也算老熟人了。
就在大家伙心中疑惑的时候,终于,发动机的声音变得轻快起来了,黑烟变淡,启动马达的声音也变得更加的轻松起来了,然后,秦振华松开了旋钮。
一般来说,普通的启动马达,工作十几秒,就得停下来,否则容易烧毁,而刚刚第一次启动,足足运转了半分钟,启动马达也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秦振华其实刚刚也是有些担忧的,搞了这么大个阵仗,如果启动不成功,会给大家伙带来一定的压力的。
还好,这台发动机没有让大家伙失望,在秦振华的坚持下,终于启动起来了!
现场响起了一阵阵的欢呼声,鼓掌声,秦振华大声地宣布着:“我们一机厂自己研制生产的一千两百马力的黑豹柴油机,已经成功点火!我们一机厂放了个大卫星!”
第1185章 样车生产的讨论
这的确是放了一个大卫星,在此之前,谁都没有想到,东方大国自己居然也能研发一千两百马力的坦克发动机!
发动机,属于是机械制造业的桂冠,全球能够自研发动机的国家不多,能够自研先进的坦克发动机的国家也不多,哪怕是老牌工业强国英国,在坦克发动机上,也是止步于一千两百马力的,给他们的六十多吨的挑战者坦克使用一千两边马力的柴油机,那也是无可奈何的,因为更大的柴油机,他们造不出来。
法国人呢?法国人另辟蹊径,把飞机发动机和坦克发动机组合到一起去了,听起来高大上,还说是什么以后的发展方向,不过是因为没有研发能力而不得已的一个折中。
德国人是搞出来了,但是使用的是增加转速的方式,这是相当考验工业能力的,而且还导致了发动机热量大增的一个后果。
苏联和美国人呢,都开始走航空发动机的道路了。
只有东方大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从苏联人的B2系列发动机开始,从五百多马力,增加到了七百多马力,然后又从七百多马力,增加到了一千马力,现在,终于提升到了一千两百马力,这绝对是放了一个大卫星啊。
当然了,这只是坦克发动机研发过程中的一个标志而已,刚刚能够点火,能不能达到预定的动力还不好说,能不能稳定运行还不好说,在运转中会不会出故障也不好说,一切,都需要继续漫长的试车,但是,在这一刻,足够让人热泪盈眶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