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一个秘密,外人很难知道,哪怕是法国人也不清楚,以为东方大国还没有小口径武器呢,实际上,东方大国的轻武器的小口径的研发工作,早就开始了。
只是,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结构,枪支的重量也没有下来。虽然是小口径的,却没有小口径带来的好处。
全球已经都开始流行小口径了,美国以5.56毫米口径统一了北约,苏联以5.45毫米口径统一了华约。国内自然也是要赶上这股风潮的了,当年,国内的轻武器专家们,就开始了研制小口径步枪的思想。
不过,首先要进行的,就是选型论证工作,究竟选择哪一款的口径,是很重要的,只是,在当年的那个时代下,一切都是混乱的。全国有8个会战组从事小口径的论证工作,开始论证的口径有5种,即5.6毫米、5.8毫米、5.81毫米、5.98毫米和6毫米。其中有的口径,还是有某些特殊的因素的,比如说,5.81毫米和5.8毫米,究竟有啥区别?人家欧洲是因为用不同的单位,导致换算的时候有零有整,而己方呢?己方完全是为了81好听而已。
就这样,陆陆续续地搞了很多年,国家终于统一了起来,1978年第一次提出发展5.8毫米枪弹和枪械及其战术技术的要求,并形成正式文件。
但是,虽然上级确定下来了,下头的主张也是不少的,仿制美国的5.56毫米口径或前苏联的5.45毫米口径步枪,有利于外贸出口,而且有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所以,陆陆续续的,又是几年的折腾。
为了尽快的研制出来,先用了再说,所以,最终的决定,就是先在81式7.62毫米枪族结构基础上改成5.8毫米口径。这样自然就快了。
而且,这当然也是为了某个目的的,8910工程啊!
各种车辆都计划好了,人员呢?
前面走的徒步队列,都是要配属各种轻武器的,如果在最前面的第一个步兵方队里,用上国产的最新型的武器,当然是有很大的意义的,就像是后来的50周年阅兵上的95式步枪亮相一样,瞬间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而现在,也是要赶在四十周年阅兵之前,把这种步枪打造出来的。
为了快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原来的81式步枪的基础上改进,内部结构基本一致,就是把口径换成5.8毫米,于是,87式5.8毫米枪族就这么来了。
既然是阅兵的装备,当然是要到了阅兵上才暴露出来的呢,现在还是处于保密状态的,外国人不知道,国内也只有军方很少的人知道,就连黄川川都不知道,刘大军却是清楚,他还几次打报告,要求把这种小口径步枪先给他们装备上。
整体结构还是那个81式的,只是采用工程塑料弹匣、小握把及护盖,新设计了剑形刺刀。所以,依旧存在尺寸偏长、重量偏大、工艺落后等问题,和这种先进的无托步枪相比,就差的太远了。
刘大军看着有些啧啧感叹,就在这时,后面被人拍了一下,他扭过头来,惊讶地看到戴着墨镜和口罩的一个冷酷男人,站在他的旁边。
“振华?你这不是吓人吗?”还好,刘大军认出来了是秦振华,即使是认出来了,也是觉得心脏里面咚咚直跳,刚刚说的那些话,差点就泄密了,要是被无关的人听到的话。
秦振华点点头:“嗯,我没啥事,一个人到处溜达溜达。”
各种大佬已经不需要秦振华去陪了,第二次的国际防务展,秦振华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可以四处看看了,而现在,看到了这里的两人,就凑了过来,才听到在讨论这个枪呢。
“嗯,振华哥,看那把枪酷不酷?”黄川川用刚刚开始流行的词说道。
秦振华点点头:“是啊,开枪的时候,得闭着眼,还得防备子弹壳打脸。”
这话一出,两人顿时就是一愣,怎么?
枪支发展了这么久,基本结构已经固定了,已经算是经过了反复的实践之后得到的最优化的结果了,自从最初的竹管的突火枪,到了现在,发展的相当成熟,那么多款的武器,都是有枪托的,现在,这种结构下来,有好处,当然也是有不足的。
为了缩短长度,把枪匣放在了后面,那离射手的眼睛就近了,秦振华一眼就能看出来了,这难道不会砸脸吗?开枪的时候,射击的硝烟,也会刺激眼睛。
闭着眼开枪,如何?
“闭着眼开枪?”
“是啊,闭着眼开枪,酷不酷?而且,还得随时担心,被人家爆头,看看那个枪的瞄准线,比普通的步枪可高的多了。”秦振华笑着调侃道。
第1273章 偶遇?
有优点,就有缺点,没有任何一款武器,是只有优点找不到缺点的,所以,现在看着两人,秦振华只是把自己的感觉说了出来,虽然咱们是造坦克的,对轻武器不是太熟悉,不过,很多东西也是能看出门道来的。
无托式步枪,最大的好处,就是缩短了全枪的长度,这样在某些场合内,比如说是步兵战车里,肯定更容易操作,不过,在某些领域里,也会不方便。
它的弹匣放在了后面,而且弹匣比较高,所以,在射击阵地上,可能会受到限制,不方便仰角射击,而其中最大的问题,则是那个瞄准基线太高了。
所有人都是把枪托抵肩射击的,如果是传统的步枪,那就把头靠过去就行了,眼睛能够顾及到,但是,到了无托步枪上就不行了,挨着的枪托就是机匣,枪托在肩头,人的眼睛距离肩膀,还是有一定的高度差的,所以,这种情况下,想要满足人机功效的话,那就得把瞄准基线提高。
所以,无托步枪的上面都会有一个握把,而瞄准基线,是在这个握把上的,这种高度,足以增加使用者被敌人爆头的几率了。
“分析的很好啊,几位,看来你们都是精通武器的行家啊。”就在这时,又一个声音传进了几个人的耳朵里:“如此细致的分析,实在是太难得了。没有和其他人一样说起无托步枪来就是满满的优点。”
这样一个自来熟的人,让人很是好奇,几个人扭头过去,看到了那个年轻的小伙子,年龄和他们差不多,身材中等,似乎是因为经常在海上被风吹日晒一般,皮肤有些发黑,此时,他正在用赞叹的眼神看着秦振华几个人,当看到这边人的眼睛中的疑虑的时候,他才做了自我介绍。
“我叫秦海洋。”对方说道:“今天特意来这里到处看看的,真是大开眼界啊。”
秦海洋?
黄川川说道:“哥,和你一个姓啊。”
秦振华也很好奇,看着这个自来熟的年轻人,从气质上看,像军人,又像技术人员,实在是很难确定对方是干什么的,不过,肯定也是武器爱好者了。
(嘎嘎,上次的国际防务展,出现了秦风,这次国际防务展,出现了秦海洋,这个人的身份,大家应该能猜出来了吧?华东之雄的大国三部曲啊。)
“法国人展示出来的好东西可不少,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他们展出的这套系统,海响尾蛇。”秦海洋指着另外一边的一套装置,说道。
有模型,有实物,现在,就在另一边的展台上,法国人展示出来的海响尾蛇防空导弹,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它不知道是模型还是实物,总之,就算是模型,也是一比一的,在展台上,看起来也是相当的霸气的。
下面是一个底座,可以看到应该是能够旋转的,在底座的正上方,是一个锅盖形式的天线,一看就应该是雷达装置,而在这套装置的两边,则有着四枚装在发射筒里面的导弹,如果形容的话,像是一个大型炮弹的弹头,又更像是一个特大号的马应龙痔疮栓,没错,后者的形容还更加的贴切一些。
秦振华知道那是什么,那个发射筒的形状是吻合于里面的导弹的,也就是说,在这个发射筒里面,是一枚导弹。
这个装置,一看就应该是防空用的了,而且,导弹的体积并不大,所以仅仅是近程防空导弹而已。
“海响尾蛇?”此时的刘大军也来了兴趣:“这东西,能在陆地上用吗?”
“它原本就是由陆基版本发展起来的。”秦海洋说道:“咱们如果要是引进了,完全可以海军和陆军通用,弥补咱们的防空空白。”
刘大军眼睛睁大了。
国门打开,海军也在看着外界,此时,海军最迫切需要的就是防空导弹,解决裸奔的状态了,遇到了敌人的空袭只能靠高射炮,那简直就和没有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