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他们居然要超载!”米娅说道:“这是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超载运输,会破坏道路,会引发更多的交通事故,如果我们专门生产这种超载的车辆,那就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我是绝对不会认同的。而且,这样做,我会下地狱的。”
米娅说的很郑重。
“超载?”秦振华奇怪地听着这个称呼。
超载!在这个年头,是没有超载的说法的。
大部分的汽车,都是国有的,为了发挥车辆的最大的经济效益,那自然是拉的越多越好,谁会说这么做不好?曾经有一个单位,用自己的老解放做牵引头,后面足足拉了二十几节车厢,简直就是公路上的火车,当时,不少的报纸都报道了这件事,那个长长的汽车列车,也被当做光辉正面的形象来宣传的。
这是为了更好地创造经济价值,更好地位国家服务,怎么能叫超载呢?
你能拉多少,就可以拉多少,拉的越多,越能够节省国家的财富,就是这个时代很多人的观念。这是一个多拉快跑的时代。
国家的法律,也是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的。
但是,在欧洲就不同了。
欧洲的法规是相当的严格的,毕竟,欧洲是汽车诞生的地方,他们使用汽车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历史了,现在,也形成了特有的汽车文化和相应的完善的法规。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标准,有的限制重卡四十吨的总重,有的限制45,47,最高的,限制到六十吨,但是,因为欧洲本来也不大,为了能够在各国随时穿行,避免限重不同带来的麻烦,很多卡车都是习惯标准的四十吨的。
前面一个4*2的载货车,后面挂一个三轴的拖车,五轴的形式是最为常见的。
如果放到国内,那么大个车,就只装个二三十吨,总重才四十吨,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
“振华哥,是这么回事。”王二柱向着秦振华介绍起来:“这几年,咱们厂生产的奔驰重卡,主要供给部队使用,部队并没有超载的需求,而咱们的产能在稳步提升之中,所以,到了89年,预计就会有一部分的奔驰重卡,会投放到民间市场,我们的计划,是把这批奔驰重卡强化一下,适应市场上的超载运输的需要。”
“市场上,是什么行情?”秦振华向着王二柱问道。
斯太尔重卡,已经在国内扎下来了根,目前来说,简直就是民用重卡的首选了,所以,秦振华先拿来了斯太尔重卡做比较。
“斯太尔重卡,最少的载重量,都在一百吨左右,多的,有一百五,一百六,甚至还听说有用户装载到了二百吨。”王二柱说道:“咱们的奔驰重卡,如果仅仅把最大载重量定到六十吨,怎么和人家竞争啊。”
“二百吨,在我们欧洲,普通民用重卡如果装载到二百吨,会进监狱至少二十年!”米娅说道:“天啊,你们难道都疯了吗?一台两百多马力的牵引头,带动二百吨的车身,每一个轮胎要承受多大的重量!会将路面都破坏掉的!而且,爬坡爬不动,下坡刹不住,司机有危险,公路上的其他车辆也有危险。”
米娅简直都不敢想象。
在欧洲,斯太尔重卡也得规规矩矩地拉个三十来吨的货物,谁会想到用它来拖二百吨?当然,欧洲也有二百吨的运力需求,但是,那都是专门的重卡来做的,奔驰重卡就有对应的型号,用的是专门的18.275L排量的V10发动机,涡轮增压版可输出500马力,变速箱都是液力变矩器的,专门用来进行大件运输。
谁都没想过普通的标载运输的重卡,可以干出这么疯狂的事情来!
斯太尔怎么做,那是斯太尔的事情,己方的奔驰重卡,绝对不能那么做,米娅是一个立场坚定的人,既然已经认定了这件事不能干,那就绝对不会点头同意的。
当然了,如果一机厂的汽车分厂非得这么做,那米娅的确也是没法阻止的,但是,那也做,不能挂我们奔驰标,我们可不能破坏了规矩。
“可是,这是市场经济,咱们奔驰重卡,原本价格就比斯太尔重卡贵了两三倍,如果还不能给用户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那用户怎么可能会认可我们的品牌?”王二柱说道:“毕竟,当初在咱们的计划中,民用市场就是相当重要的。”
原装的奔驰重卡,实在是太贵,换上了斯太尔用的WD615发动机和变速箱之后,成本也下不来多少,三大件和斯太尔没有拉开差距,但是没有斯太尔拉的多,用户怎么会认可?
秦振华点点头:“嗯,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咱们能不能找个折中的法子?”
第1315章 折中的法子
折中的法子?
听到了秦振华的话,王二柱睁大了眼睛,知道秦振华这是在帮助自己开脱了,而那边,米娅是坚决的不同意。
“不行,绝对不行。任何折中的方法,都是在走漏洞,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米娅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
这就是技术人员的一种执拗了,如果米娅是个销售人员,那估计不会这么坚持,这都是为了卖货,都是为了赚钱啊,公司又不是搞慈善的,赚的越多越高兴啊。
米娅既然是技术人员,那脑子里的条条框框,就会被限制的死死的,很多东西,是不能碰的。
其他人的做法,那是其他人的,自己只要在这个位置呆一天,就会牢牢地把握着某些原则,坚决不会触碰。
“现在,各个车厂都在发展,咱们重卡虽然现在还没有太多的竞争者,但是,如果咱们限制住载重的话,那么,就连中卡都会抢了咱们的生意,东风厂的EQ153,人家就是个单桥车,也能拉三十几吨。”王二柱说道。
这几年,国内的运输市场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国内几十年一贯制生产的老解放,终于算是落下帷幕了,引进国外技术,不断地发展新车型,已经是各个车企的共识了。
虽然没有涉足到重卡领域,东风厂也不含糊,经过一番的国外考察,加上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他们选择了日产柴CPB12八吨柴油载重车为样车,计划新的车辆生产。
同时,为了加速新产品开发和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采取技贸结合的方式,最初生产的型号,是引进全部散装件进行总装后内销,然后,再引进主要总成的制造技术,加速生产准备,不断提高自制率,进而完全国产化。
到了1985年8月底,首批300辆CPB12 GHH柴油车散装件进口合同正式开始,半年之后,这些零部件就在东风厂里面组装成功了,然后,在这款卡车的基础上,东风自己生产的EQ153,也就开始了,它完全就是日产柴的仿制版本,从外形到内在,一模一样。
这种车,属于八吨级的车型,但是,车子造的很长,成为了风靡全国的大单桥,只拉个几吨货物怎么能满足需要,少说都能装个二三十吨。
这还仅仅是一辆中卡,己方的重卡,如果只能达到个日产柴的水平,谁会买啊,要知道,价格可是贵了好多倍的。
“米娅,你还没听我们说怎么折中呢。”秦振华说道:“这就说不行了,未免有些太武断了,先听一听,可以吗?”
秦振华的面子,米娅总是要给的,所以,现在秦振华既然说了,米娅就只能是点点头:“好吧,你说。”
“嗯,二柱子,他们斯太尔重卡,为了提高运载能力,都是怎么干的?”
想要让一辆重卡能拉两百吨这样的可怕的数字,那肯定是经过了一番的改进的,原版的斯太尔,可没有这个能力。
“嗯,车体全面强化。”王二柱自从接手了汽车分厂,就是一直都在关注的,如何拉的更多,当然是清清楚楚的。
轮胎的气压打高一些,板簧多加几块,那都是修车厂就能改的,但是,某些东西,必须要在汽车厂里面,组装的时候就进行,比如说,汽车的大梁!
对重卡来说,大梁就是它的骨架,一辆汽车的所有零部件,都是安装在大梁上的,奔驰车的质量高,还不是因为奔驰车的大梁造的结实。
“普通的重卡,都是单层大梁的,为了增加载重量,那几个制造斯太尔的厂子,将大梁都变成了双层大梁,铆接起来,有的甚至打造出来了三层大梁,这样自然就在增加了承载能力了。”王二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