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话,让秦振华是有些惭愧的,研究?我们可没有那个水平啊,国内搞了几十年,也不过就是在B-2柴油机的基础上不断深挖,如果去研制一款全新的柴油机,我们哪里有这个实力!
“我们有这个方案,不过,走现在的道路,已经能实现一千两百马力的动力需求了,所以,我们对新的动力,并没有太迫切的需要,所以,仅仅是预研而已。”秦振华大言不惭地继续说道。
我们在预研啊,预研的成果呢?在我的脑子里啊,预研的团队呢?就是我自己啊,什么时候开始的?就是刚刚啊。
卡尔采夫点点头,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明显已经心事重重起来了。
作为一名坦克设计师,他的一辈子都是扑在坦克研发上的,他自然是能够看出东方大国在这些年来取得的成就的,他们在打开国门之后,向西方取经,研究了不少的好东西啊。
发动机厂的参观结束了,然后,就去了坦克的总装厂,此时,在参观的人群之中,秦振华已经是和卡尔采夫并排走在一起,指点江山了。
目前为止,T-72的销售依旧是很火爆的,苏联国内自用,要不断换装,外面还有很多的订单,所以,他们的生产线上,一直都在源源不断地进行生产。
看着那带着V字型防浪板的底盘,让秦振华又想到了目前正在国内进行测试的123坦克样车,心中就是一阵的感慨,终于来到了T-72坦克的制造厂,来这里看看苏联的坦克生产线了,实在是不容易啊。
“我们发现,东方大国也采用了125毫米的口径作为坦克炮的标准,这让我们有些好奇,贵方为何没有向西方靠拢,采用120毫米的口径,而是走了我们的道路,用125毫米的坦克炮呢?”卡尔采夫继续问道。
此时,参观考察的气氛是非常友好的,但是在友好之中,也可以感受到其中带着的某些目的。
苏联人是惊讶东方大国在这些年取得的成就的,所以,他们也是在向东方大国套话的,东方大国的坦克炮,在展示的时候,穿深达到了五百毫米,让苏联相当的惊讶。
这还是外贸版本,他们自用的版本,肯定是更厉害啊。
现在,正来到了总装的一辆坦克前面,炮塔通过头顶的天车,慢慢地吊装过来,炮塔上的炮管高昂着,看起来很有威力。
采用同一个口径,可大可小,小的话,就是自己愿意而已,我选择,我喜欢,大的话,那就是站队问题了。
同一个口径,是有利于在战场上补充弹药的,所以,同一个阵营,都会采用同一个口径,东方大国抛弃了西方的口径标准,采用了苏联的口径标准,到底是有什么想法呢?
“坦克,火力为王。”秦振华说道:“我们喜欢的就是大炮管,口径越大越好,不仅仅是125毫米,我们甚至还在预研下一代的140毫米炮管呢。”
这个有啥好说的,炮管越粗,性能越强悍啊。而且,就和刚刚一样,迅速地抛开现在的装备情况,防止泄密,然后胡侃一番。
下一代,140毫米口径!
第1358章 140毫米口径
到了后世,坦克炮几十年都没有变化,西方的120毫米,东方的125毫米,各种弹药不断地研发,但是坦克炮的口径却没有变化。
为什么?
原因多种多样,最关键的,还是冷战的结束,大规模的地面战争几乎不可能在强国之间爆发,所以,各国对坦克这种主战装备的研发,已经不用心了,看看各国都在削减装备,德国造豹-2,结果自己的军队里,豹-2坦克只有二百多辆,其中还处于大修,等待零部件的装备不少,完好的坦克,连一百辆都没有。
他们已经没有需求了。
如果冷战还在继续,武器装备的发展,肯定不会那么缓慢。
现在,八十年代末期,各国的120毫米,125毫米炮,已经装备了数年了,尤其是苏联,125毫米炮已经装备了二十年,难道不预研下一代的坦克炮吗?
这自然是肯定的。
其实,不止是苏联,英国,法国,都在研究下一代的坦克炮,英国的120毫米坦克炮,早在酋长坦克上就已经装备上了,到现在,年头也已经不短了。
所以,下一代的坦克炮,其实也算是一个话题了。
口径多大?
说起坦克炮来,当然是首先说口径了,口径越大,威力也就越大,当年在二战结束之后,大部分的坦克炮还是80毫米左右的口径,冷战开始,就过渡到100毫米了,一直到了现在,120毫米和125毫米逐渐地开始普遍起来,同时,下一代的坦克炮,也开始预研了。
有不同的说法,130毫米,135毫米,也有140毫米的,秦振华在这里,当然是捡最大的说了。
别看我们的坦克炮才过渡到了125毫米,但是,我们已经开始预研140毫米口径的坦克炮了。
我们现在的125毫米的坦克炮的话题,就此揭过,什么坦克炮的膛压多少,药室多大,为何出去的炮弹穿透力那么猛之类的,一概不谈,一款注定的过渡型号,有什么好谈的?我们还是来说说未来的坦克好了。
如果苏联没解体的话,后世的坦克发展绝对不会那么慢,新千年之前,肯定会有口径更大的坦克炮装备部队的,所以现在,说起这些来,也不算是什么信口开河,什么空中楼阁,那是有踏踏实实的需求的。
“我们已经预感到了,随着西方的坦克防护能力的不断增强,125毫米口径的坦克炮,只能是个过渡,别看我们能穿透五百毫米,英国人的乔巴姆装甲,防护力是更强的,让人羡慕。”秦振华说道:“为了增加威力,我们就只能增加口径,我们认为,140毫米的口口径作为下一代的坦克炮口径标准,比较合适,你们觉得呢?”
听到了秦振华说起来了这个,卡尔采夫也是来了兴致:“140毫米口径?如果是这么大的炮管的话,对坦克来说,会是一个很重大的负担啊。”
到了后世,坦克炮并没有更进一步增加口径,一方面是没有了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着实有技术上的困难。
坦克炮,需要的是高速穿甲弹,炮弹想要速度大,炮管就得足够长。所以,40倍径以上,已经是很常见的了,德国人的120毫米炮,是44倍口径的,东方大国的125毫米炮,是48倍口径的,可以说,炮管是越来越长的,到了140毫米坦克炮上的话,如果来个50倍径,那是多长?
七米多长的炮管啊!这么长的炮管,就是一个大累赘,它的重量肯定不轻,坦克炮塔想要旋转也会更加的困难,炮塔的配重也会不容易,所以,整个想起来,应该会很难实现的了。
对方究竟是随口说说,还是真的在搞?只要看对方接下来怎么说就是了。
听到了卡尔采夫的话,秦振华颇感赞同地点点头:“是啊,你说的太对了,这么大的炮管,让我们坦克设计师会相当头疼,所以,我们也做出了决定,下一代的坦克,将会成为无炮塔坦克。”
“什么?”卡尔采夫听到了秦振华的话,那就更是惊讶了。
无炮塔坦克!
坦克自从出现以后,就是有炮塔的,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从单人炮塔,双人炮塔,三人炮塔,发展的已经很完善了,后来有了自动装弹机,又变回双人炮塔的机制来,现在,秦振华居然说要没有炮塔?
“是啊,你们不会没有想过吧?那个炮塔,就咱们坦克设计师的噩梦,所以呢,干脆咱们就不要炮塔。”秦振华说道:“没有了炮塔,坦克至少能够降低十吨甚至是十五吨的重量,这些重量,完全可以加到装甲防护上去,提高坦克的性能。同时,坦克的受弹面积也会大大地降低,提升了坦克的生存概率,好处太多了。”
140毫米坦克炮,给坦克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所以,干脆来个新颖的设计。
没有炮塔的坦克,曾经出现过,这就是瑞典的strv103坦克,这种坦克没有炮塔,把炮管直接安装在了车体上,相当的小巧,需要的转动炮管的时候,那就直接转动车体来瞄准。
不过,这款坦克性能究竟如何,谁都不知道,毕竟瑞典从来就没有出口过这款坦克,而且,他们在使用之后,下一代的坦克,也换成有炮塔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