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112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就在前几年,东方大国打开国门,开始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利用东方大国的低成本优势,提供车辆的底盘,然后引进国外技术成熟且性能先进的小口径战车自动炮炮塔,组装中西结合的新型步兵战车。
在这种思想下,东方大国先后引进了美制M242“大毒蛇”25毫米自动炮,英制30毫米RARDEN自动炮,瑞士厄利空KBB型25毫米自动炮三款优秀的机关炮,然后结合国内的底盘,搞出来了NFV-1、NVH-1以及NVH-4等三种履带式外贸步兵战车。
不过,这几年来的推销并不顺利,客户们并没有下订单,所以,东方大国也仅仅是走马观花,看看国外的先进技术,最终没有把这些车载火炮给引进过来。
不过,这也算是开了眼界,所以,东方大国看看自己国内的产品,决定在国产的87式25毫米高炮上进行改进,研发了专门给步兵战车使用的25毫米机关炮,采用双向供弹,它与电气控制系统、开门转换系统和供弹系统配合,射速100发/分或200发/分。
这款25毫米战车炮,是国内第一款产品,不过,对于它的性能,秦振华并不是满意的。
坐在炮塔上,透过高平两用可见光潜望式瞄准镜,秦振华对着外界观察,这种火炮的火控系统也不够先进,因为没有稳定平台,所以也不具备行进中开火的能力,当然了,开火是能的,只不过打不准而已。
其他人也都上来了,坐在了后面,杨子成亲自坐到驾驶室里,启动了发动机。
500多马力的道依茨风冷柴油机,发出了哒哒哒的清脆的油泵声,杨子成熟练地踩离合,挂挡,车辆开始前进了。
“大家都坐好了!”对着后面,杨子成发出了一声友好的警告,然后,脚下的油门就踩到了底,发动机的咆哮声传来。
他知道秦振华的性格,既然坐上了车,绝对不是能稳稳当当地乘坐的,肯定得发挥出来这辆步兵战车的性能才行。
五百多马力的发动机,驱动一辆二十吨左右的装甲车,动力是相当充沛的,杨子成驾驶着这辆车,几乎是狂飙着出了车间,然后,在前面的转弯处,狠狠地打死了方向盘。
“我们的车子,质量绝对可靠,就是在转向的时候还有点问题。”杨子成说了一句。
第1426章 刘大军试车
转向有问题?
秦振华将身体探出了炮塔上,从炮塔顶部向外面看,可以发现,此时就在那个急转弯的地方,地面上留下了黑色的印记。
车体越长,转向就会越困难,不管是轮式步兵战车还是履带式的坦克等等,都会遇到这种问题,在二战中一些履带长度超过十米的坦克,甚至在研发的时候,设计师还担心这么长的履带会导致转向根本就无法进行。
现在,从六轮步兵战车过渡到八轮,车体两边全部成了轮子,转弯的时候,就是会不方便,如果是在松软的土地上或者是泥浆里面还好说,如果是到了硬质的地面上,这个问题就会更加凸出了。
转向的时候,不同的车轴,承受的转向力是不同的,每组车轮的转向半径也不同,这样就出现了车轴拖动的现象。轴距越短,轴数越多,这个现象就会越明显。
秦振华看着后面的印记,在脑子里开始思索起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会更好?
“秦厂长,您抓稳了,咱们为了快点,抄近路,直接走靶场啦!”杨子成说着,就将车子从道路上开了下去,直接就进了靶场。
车体开始颠簸起来。
这哪里是要抄近路,节省时间,这分明就是要折腾大家伙,此时,坐在车子里面,所有人都是紧紧地扶着把手,感受着车体的不断颠簸,同时有人已经开始调侃起来了。
“老杨,你这是想要把我这把老骨头颠散吗?”
“速度太慢了,你再加速试试啊。”
这话一出,发动机的咆哮声就更响了。
等到到了车站的时候,很多人从车子上下来的时候,两腿都开始有些发软,甚至有的人,甚至都要吐出来了。
“老杨,今年年底,我不去你家拜年。”有人说道。
杨子成的脸上带着笑容,知道大家伙都是在说笑,这种调侃的氛围,让他感觉更加舒服:“秦厂长,感觉怎么样?”
他最在意的,还是秦振华的感觉。
“整体来说,还差不多,但是,总感觉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秦振华说道。
说完,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车站里面的两辆列车的平板车厢上。
一机厂这种军工厂,是列车直达的,军列可以直接开到厂子里面来,这样不管是运输原材料,还是运出成品去,都非常的容易,此时,就在那辆平板车上,有两辆轮式车辆,被油布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可以看到大致的形状,以及下面露出来的轮胎。
没错,就是BTR装甲车!
“大军,你也来了?”当走向军列的时候,从军列上,也下来了几个人,刘大军赫然也在其中!
早年刘大军曾经在一机厂呆过,所以,一机厂的不少老师傅都认识他,曾经的那个厂霸,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前途有为的军官,很多老师傅也都对他很热情。
打过了招呼之后,刘大军就向着秦振华开口了:“是啊,听说了这种装甲车过来了,咱们可是心里痒得很呢,既然来了两辆,其中一辆,应该装备到咱们专业的蓝军基地去,以后模仿起来苏联军队,就更容易了。”
当看到刘大军的时候,秦振华就知道刘大军想要干什么了,有了好东西,当然想要弄到他的手里去,这种BTR步兵战车,当然也是他觊觎的了。
“可以啊,一辆三百万,你们只要给划款过来,车子今天就能开走。”秦振华说道。
这句话顿时就让刘大军的脚步止住了:“什么?三百万?”
“当然了,你以为这车是大风刮来的?这走的可是我们一机厂的账,是我们一机厂的财富,你们要车可以,成本价,总得给吧。”秦振华说道:“亲兄弟,明算账。”
现在,这些相应的改革,早就完成了,财务方面,都是相当清楚的。
以前的时候,是计划经济,什么都不用管,国家给下达生产计划,各种原材料国家划拨过来,一机厂只要负责生产就足够了。
生产完了,国家派部队来接收,整个流程结束。
现在就不行了,现在军队要装备,那就得先下订单,交定金,然后军工厂垫资,采购各种原材料,生产出来产品之后,交给军队,军队还得把剩余的资金给结清了,可以说,完全是走市场化的道路了,大家虽然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这资金该怎么流,是有严格的规定的。
刘大军几句话,就想要把车子开走,哪里有那么容易的。
刘大军望着秦振华,认真地看着他的脸,当得知他不是在开玩笑之后,就无奈地摇摇头:“你这个黄世仁,就知道从我们那点微薄的经费上盘剥,算了,我们不要了,改天带一批人过来,天天在这里开,油我们自备,这总可以了吧?别和我们提磨损费,如果提了,那以后,用得着我们的地方,我们一概用钱来衡量。”
刘大军觊觎一机厂的装备,同时,一机厂也有用得着刘大军的地方,不少的装备出去试车,都是在刘大军的基地里,他的坦克兵,也能够给提出不少的改进意见的。
现在,刘大军这样一说,秦振华笑了笑:“你小子,还知道磨损费,算了,都是好兄弟,磨损费就算了,不过,你们要开的话,那就得服从我们的安排,喂,等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