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113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英国人的发动机,装在了一个大箱子里,按照当初商定的方案,英国人并不会参与到坦克的研发之中,配套问题完全由一机厂来解决,只是给出来了详细的说明书而已。
实际上,只要给出简单的数据,发动机的体积,输出轴的位置等等,一机厂就能够安装到坦克上,但是为了能够让发动机发挥出来最好的效果,英国人给的发动机的说明书是相当的详尽的,甚至就连内部的结构等等,也都介绍的清清楚楚。
显然,英国人是有信心的。
不是测绘一下就能仿制出来的,当初计划仿制德国人的MTU发动机,逆向完成坦克发动机的研发,最终发动机所还是失败了,当材料,工艺都达不到水准的时候,知道了内部结构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最多就是知道了设计方案而已,却无法仿制出来。
“这款发动机,用的是V型60度夹角的,和我们的发动机是类似的。”身边的乌瑞华说道,作为研究了一辈子发动机的老技术人员,乌瑞华对这款英国人送来的发动机,也是很感兴趣的。
说明书里,也有对这款发动机历史的介绍。
早在六十年代末期,为了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车用柴油机的需求,罗罗公司开始在公司的鹰式直列6缸柴油机基础上探讨采用V型结构提高功率的可能性。1969年进入具体研究,形成了系列化,比如说首先研究V型90度夹角8缸CV8柴油机,缸径确定在135毫米、行程为152毫米上,之后又有了气缸排夹角为90度的CV16和夹角为60度的CV12 3种基本型,每种基本型又有多种军民变型机。
在研究之中,他们很快就得到了突破,实现了单缸功率100马力的指标,后来又提升到了125马力,甚至到了150马力。
对东方大国来说,发动机动力提升走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但是英国人却走的很快。
时间进入七十年代之后,伊朗人订购了伊朗狮主战坦克,按照他们的要求,这款坦克需要一千两百马力。
1974年11月,坦克合同签订,而罗罗公司则是在10月份开始试验,到了1976年4月第一台CV12开始运转,当年底投入成批生产。可见英国人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发动机的研发,当然了,人家前期的铺垫打的是很扎实的。
原本这款发动机有很大的潜力,1500马力,1800马力,甚至是2000马力的版本都有,甚至1500马力的版本已经完成了研发,但是却并没有投入生产。
(华东之雄也很纳闷,挑战者的身板,用台1500马力的发动机不是更好吗?为啥就抱着1200马力的不放,难道是这个动力更强劲的版本,实际上是有问题的?)
发动机在研发出来之后,罗罗公司就开始扩大这种发动机的国际市场,先后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不过,这种专门的坦克柴油机,销售渠道并不容易打开,直至现在,依旧没有什么收获,这也是英国人看重哈立德坦克合同的原因,哪怕就算免费提供发动机,他们也是心甘情愿的。
“这款发动机,看起来很不错。”帕克也是内行,一眼就能看出来,发动机的体积小巧,可以大幅度地缩小哈立德坦克的动力舱,降低坦克的自重等等,都是不在话下的:“和现在85坦克用的发动机,一样的小巧。”
85坦克使用的一千马力的发动机,和它应该是同样的结构了,V型12缸,夹角六十度,甚至就连两边的涡轮增压器也是类似的。
“是的。”秦振华说道:“这款英国的坦克发动机,性能方面是毫无问题的,我们会把它装到90-2坦克上,相应的样车,应该会在明年出来。”
“等到明年的时候,我一定会再过来看的。”帕克很高兴地说道。
他知道,这辆样车是一辆全新的样车了,一机厂制造这样一辆样车,肯定是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的,他等得起。
“我们会制造两辆,一辆在我们这里测试,一辆送到贵方那里去。”秦振华说道。
既然要干,那就得抓紧速度,秦振华办事一向都是风风火火的:“不过,如果贵方中意这款发动机的话,那接下来,可能会有艰难的谈判的。”
英国人的发动机是不错,但是,发动机的购买价格的谈判,大修线的谈判,都是需要耗费精力的,而且,还不一定能谈得来。
当然了,这些事就不是秦振华头疼的了。
“它用的是适用高喷射压力的有涡流的直接喷射半分开式型燃烧室,这种燃烧室,应该是经过多方研究之后做出的选择。”此时的乌瑞华,还沉浸在技术文档里。
发动机的原理说起来简单,但是研究起来就复杂了,尤其是喷射柴油燃烧的过程,是复杂的流体规律,很多时候没有数学模型来模拟,必须要实际研究之后才能确定下来。
“咱们或许也可以试试。”乌瑞华开始动心思了。
第1436章 匹配的问题
“对于自动变速箱来说,有四个档位就已经足够了。”乌瑞华等人在看发动机的时候,也有人在看变速箱。
坦克使用自动变速箱已经是一股趋势了,它可以让坦克驾驶员从纷繁的操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环境的掌控上,除了不需要换挡,不需要踩离合器之外,对于坦克的驾驶来说,还意味着可以采用方向盘的操作方式了。
当然了,不一定是自动变速箱就支持方向盘操作,但是,两侧机械变速箱是肯定不行的,只有液力传动系统才具备这种能力,而一般来说,液力传动系统都是配合自动变速箱的。
自动变速箱的前面,就是一个液力变矩器,它也是变速器的核心之一。
普通的机械都是硬性连接,但是液力变矩器不是,它的中间是通过流动的液压油来传递动力的,不可避免地,这种方式会带来动力上的损耗,但是同时,它也能够起到改变扭矩的作用,对于坦克来说,它的意义更大,可以让坦克更加轻松地实现起步的作用,头挡的速比不用特别大,液力变矩器就可以帮助改变扭矩,得到充足的启动力矩了,所以,档位并不需要太多。
至于多消耗的燃料,对一辆坦克来说,还要在乎烧油多少吗?军队里面的所有军车,个个都是油老虎的,不用说军车了,哪怕是民用的越野车,也没有一个是省油的。
“是啊,档位多了之后,匹配反而会成为问题。”一旁的王二柱说道。
汇聚的人是越来越多,王二柱也过来了,跟着秦振华攀谈起来了。
自动变速箱,不需要人来控制换挡,需要的是电脑在需要的时候切换档位,那么,就会有一个新的问题了。
到底什么时候切换档位?
电脑可以监控各种转速,但是只有这些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代的奔驰已经开始在重卡上使用自动变速箱了,但是依旧不够聪明,这个不聪明,就是并不能完全意义上理解驾驶员的意图。
比如说,缓踩油门,那就平稳升档,不断提速,猛踩油门,那就是要降低档位来迅速完成提速,但是,仅仅有这些是不行的。
比如说,前面遇到上坡了,驾驶员踩动油门,原本是想要获得充沛的牵引力的,结果,电脑判定为需要加速了,于是开始升档,升档之后,牵引力不足,车子爬不上去,于是开始降低档位,降低之后,车子提速,然后再开始升高档位,就这样,档位会来回切换,根本就搞不懂要干什么,这就是不聪明的变速箱。
对于坦克来说,更是如此了,如果在爬山的过程中来回切换档位,用不了多久,油温过热,坦克怕是就要停在那里了,这种时候,坦克就要出问题了,演习的时候会耽误演习进度,打仗的话就更不用说了。
“是啊,咱们也该成立一个专门的团队,来研究这个匹配问题了。”秦振华说道。
匹配可不简单,需要的是大量数据的积累,给变速箱的电脑进行归纳总结,慢慢地才会变得聪明起来。
己方的确是计划从德国购买全套的技术的,但是,德国人只可能会给技术结果,匹配的中间过程是怎么做的,德国人是不会手把手教己方的,己方以后想要改进,那就还得自己来。
这就得多研究,除了有德国的变速箱之外,还有其他的变速箱的。
“咱们现在,手头已经有了不少的东西。”秦振华说道:“发动机已经有了两款,还要有第三款,传动系统有了两款,即将拥有第三款,这些系统,咱们还要进行交叉匹配。通过反复的研究,来确定最佳的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东方大国的技术人员,也就可以锻炼自己的技术力量了。
“是啊,一定要从中找出最优秀的方案来。”格罗兹在一旁说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