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1244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个比例,实在是太小了,如果把合同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那是相当危险的,随时都有失败的可能,尤其是,坦克炮,复合装甲,这些最重要的零件,居然都是在乌拉尔地区生产的,那么,现在如果巴国要订货的话,大毛那边能给供货吗?
大毛如果供货,肯定会获得一定的利润,毕竟,这是一笔庞大的军火生意,会带动一个链条上的很多的上游供货商的发展,但是同时,大毛也要考虑到政治上的问题。
对面的阿三,肯定是会百般阻挠的啊,在这种情况下,巴国还能获得这种坦克吗?
秦振华的一番话,揭下来了T-80UD坦克的华丽的外衣,露出了里面的一个个的伤口,这些伤口,都是二毛身上的。
此时,二毛这些人,脸色也都凝重,很多人甚至都要愤怒了。
东方大国,太可恶了,你们在竞标中处于不利地位,然后,就想要通过这种歪门邪道来给我们的T-80UD坦克泼凉水?
虽然他们心中知道,秦振华说的都是事实,但是,这种事情怎么能让东方大国人说出来呢?从他们嘴里说出来,意义就已经不一样了!
谢里夫则是另一种意味深长的表情,谢里夫一直都是支持哈立德坦克项目的,因为他知道,只要从外国进口,就会受到别人的制约,只有自己能生产,那才不会受制于人,这可是以前在战争时期得到的教训,平时的时候好好的,等到了打仗,西方来一个武器禁运,自己购买的那些武器就无法发挥威力了,必须要自己有才可以!
只可惜,东方大国的技术实力还是不够强,在最重要的发动机的问题上一直出现问题,所以,哈立德坦克项目,现在已经算是处于废弃状态了。
想想就知道了,如果从二毛那里购买了大批的T-80UD坦克,那哈立德坦克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巴国可没有能力同时支持两个坦克项目,他们的经济不是很好。
现在,T-80UD坦克性能是不错,但是,这种坦克,居然不能完全由二毛那里生产,要采购大批的零部件,尤其是要从大毛那里采购,其中的风险性,也是可想而知的。
巴国想要找一款合适的坦克,怎么就这么难呢?这个时候,谢里夫的心中,甚至涌起了这样一个感慨。
杜拉巴的心情也是很复杂,他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他恨秦振华吗?并不,毕竟,是他们跑过来抢一机厂的生意的,但是,他必须要这么做,因为他的肩头,有着沉甸甸的责任。
他必须要解决眼前的问题,他必须要把这个项目推进下去!
脑子里在飞快地转动着,终于,杜拉巴想到了什么,认真地说道:“有关秦厂长提出的问题,我们并不会回避,我们承认,目前我们这款T-80UD坦克,有需要百分之七十的零部件要外购。”
这个时候,遮掩没有任何用,秦振华既然敢说出来,肯定已经把各种数据都掌握得清清楚楚了,而且,在巴国这里说谎,会引人反感,所以,他干脆大大方方地承认了。
“在苏联时代,计划经济,我们哈尔科夫没必要生产所有的零部件,我们主要负责总装。”杜拉巴说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这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我们获得了贵方的合同,那么,我们一定会努力提高国产化率,我们保证,T-80UD坦克的国产化率,会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的主要零部件,我们也都会实现国产,我们有这个信心。”
杜拉巴的应对,让秦振华都有些佩服了,这个人,真的很厉害。
自己提出的百分之三十的自产能力,是打击T-80UD的最好的方式,完全可以让巴国方面放弃这样一款容易受到零部件制约的坦克,但是,杜拉巴做出了保证,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产化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巴国就会彻底放心了。
“你确定?”卡拉马特问道。
“我们可以把这些都写到合同里,如果我们无法达到这个目标,那么,我们可以赔偿贵方的一切损失。”杜拉巴说道:“请相信我们,毕竟,我们要向世界各国推销我们的坦克,也必须要实现足够高的国产化率的。我们不会允许被别人掌控我们的命运。”
第1589章 挖墙脚
“我们也不用气馁。”秦振华向着众人说道:“至少,这次出来,我们还是签署了两笔合同的,我们的重卡已经出口到了巴国,我们的坦克牵引车也签下了十辆的订单,至少也还是不错的,做国际生意,哪里有这么容易的。”
巴国的行程已经结束了,在返回的飞机上,众人的心情都是沉重的。
来的时候,为了赶时间,大家决定直接走陆路,返回的时候,则是直接乘坐了飞机,省得再去走那艰难的道路,反正卡车和坦克抢修车直接都留在了那里,聂倩倩开过来的切诺基和85-3坦克,直接装船运回国内去,大家伙回去的时候坐飞机,也可以省很多的时间,而且,已经都是心力憔悴了,哪里还能再开车回去,没有了那个精神头了。
看着众人的样子,秦振华开始给大家伙鼓气,这叫东方不亮西方亮,虽然没有卖成坦克,但是其他的装备也算是推销出去了啊,尤其是重卡,那可是王二柱手下的项目。
而且,重卡一旦销售出去,数量绝对不少,毕竟,军队对重卡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所以,今后很长的时间里,都可以保证不小的利润。
可是,王二柱的心情依旧是抑郁的。
重卡算什么,我们这次打算推销的是坦克!
巴国究竟做什么选择,那是巴国的内政了,一机厂该做的都做了,如果巴国最终采购了T-80UD坦克的话,那也只能说明,他们是没有眼光的了,他们还愿意承受那样的风险,反正是巴国方面出钱,己方也没有资格去干涉人家的选择。
“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实力不够强。”王二柱终于开口了:“如果我们有合格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那就没有任何悬念了。”
还是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事,如果一机厂有合格的一千两百马力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那哈立德坦克项目就已经能搞成功了,这样,根本就没有这次竞标会了。
打铁需要自身硬,自身的实力不够,那在国际竞争中,就会处于这样的地位啊。
二毛能获得优势,靠的还不是二毛的坦克拥有一千两百马力的柴油机,在这种领域里,吃老本的二毛还是拥有这个优势的,他们捣鼓了两冲程的5TD柴油机几十年,改进成6TD,提升功率,都是能做到的,而且,这种柴油机是二毛自己研发出来的,所以,一切的技术都是他们自己的,想要改进,那也很容易。
东方大国,那就不同了,由于是在苏联的坦克技术基础上改进的,并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所以,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想要提升性能,自然就会遇到不少的问题了。
不过,只要将这条艰难的道路走出来,走一遍,那么,以后的路就会一马平川了,现在,己方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走下去,坚定地走下去!
“秦厂长,我有一个想法。”就在这时,聂倩倩开口了。
“说。”
“咱们目前调查到的情况,二毛的各行各业都不景气,他们有大批的企业破产倒闭,现在,我们听说,在航空航天领域里,不少的二毛的工程师,都被聘请到了咱们国内来。”聂倩倩说道。
听到这话,秦振华顿时就是眼前一亮。
二毛是计划经济,等到苏联崩塌之后,很多企业都因为不适应市场经济而破产倒闭,大批的人员都丧失了原本的工作,而这些人,原本都是属于国家最宝贵的财富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员当然也要自谋出路的了,有一批去了西方,到西方的各个大企业里面成为工程师,也有的,被邀请到了东方大国来,航空航天领域里,就邀请了一批,那己方,自然也可以这么做。
莫洛佐夫设计局,里面有大批的坦克设计师,那些人都是苏联时代的精英,其中,也有不少是发动机方面的专家,现在,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哪怕就算是从巴国这里得到了合同,那么,获益的也是马雷舍夫工厂,毕竟他们需要先把坦克生产出来,出口赚钱,这样才能有活路,至于发动机的改进?
已经提升到了一千两百马力的动力,这样的发动机,目前已经够用了,所以,他们是没有继续改进的计划的,至少现在他们还没有这种改进的能力,那可是要花钱的,如果只生产的话,就意味着不少的工程师,是没有事情可干的,而这样的话,他们会得到充足的工资保障吗?
当然不会了。
也就是说,这些人的待遇不会高,他们就有离开的可能,只要给他们开的工资足够高,他们就没有继续呆在莫洛佐夫设计局的想法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