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128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每一代,都得有创新,发动机有了,传动系统也不能落伍,毕竟,秦振华知道,三代坦克现在用的双侧变速器,不过是无奈的选择,以后一定要使用高大上的液力传动系统的,所以,倒不如在这个第二代的中型通用底盘上进行测试。
“这个嘛,难度是不小,不过,既然是我们始终要面对的难关,所以,从现在开始就搞起来,那也是可以的,我们在这个上面积累的经验,对以后的坦克液力传动系统的改进,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又一名工程师说道。
液力传动系统是未来,是必须要克服的,所以,现在搞个八百马力发动机的液力传动系统,降低难度,应该是合适的。
“还有,有关它的悬挂系统,我们要考虑采用液气悬挂。”秦振华继续说道。
果然,秦振华要搞的二代中型通用底盘,和一代底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整个底盘都升级了啊。
液气悬挂,也是高大上的,当初在122坦克上就搞过,结果技术不过关,出了大批的问题,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东方大国的加工技术和材料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也可以尝试一下了。
“对于我们的火炮来说,在射击的时候有很大的后坐力,扭杆悬挂会缓冲,这样车体震动会给射击精度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用了液气悬挂,那就可以锁止行程,这样会提升射击精度。”秦振华解释道:“哪怕我们只在其中几组使用液气悬挂,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第1657章 液气悬挂
普通的坦克使用的是扭杆悬挂,这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最成熟的一种方式,直接在车体底部横着塞进去一根钢制的扭杆,两边各自扭转成一个摇把,把坦克的负重轮安装在上面,上下颠簸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扭动这根扭杆来缓冲了,结构简单效果好,被大量的装甲车辆采用,就连豹-2,M1这些坦克,使用的都是扭杆悬挂,可以说,它是最合适的坦克悬挂方式了。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扭杆悬挂会越来越落伍,而高大上的液气悬挂,也逐渐走进了坦克设计师的视野。
不管是什么悬挂,它的目的是一样的,坦克在运动中,负重轮要上下颠簸,而悬挂就是要减弱这种颠簸,让坦克车体更加平稳的,扭杆悬挂靠的是扭杆的弹性,而液气悬挂靠的是液压缸。这个液压缸里面的油液负责传递压力,而负责弹性减震,一般来说,使用的都是氮气。
这种液气悬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及抗冲击能力。如果只工作在平稳的路面上,那两者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如果到了起伏不停的野外,液气悬挂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在运动之中,空气这种弹性介质是很容易被压缩的,也就是说,悬挂装置可以吸收更多的能量,这些能量都储存起来,等到悬挂拉长的时候再释放出来,这样进行一番缓冲,就可以提供不错的减震效果,让坦克更加平稳。
而且,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液气悬挂不仅仅能够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它还可以调整悬挂内部气体的含量,和轮胎的中央放气系统类似,经过这样一番操作,就可以改变液气悬挂的阻尼,空载和重载的时候,可以通过充放气来改变悬挂的软硬程度,空载的时候软一点,人员舒服,重载的时候硬一点,可以更好地支撑起来坦克的重量。
同时,通过这种系统,还可以改变坦克车体的俯仰角度,坦克有多个负重轮,前面的悬挂和后面的悬挂,长短不同,就可以让坦克趴下或者仰头,甚至能够左倾或者右倾,这样,方便坦克根据地形来隐蔽自己。
可以说,液气悬挂是高大上的,只不过,同时它的技术要求也高。
当年,在搞122坦克样车的时候,一机厂就曾经搞过液气悬挂,只可惜,因为技术不够,最终还是不得不放弃了,最大的问题,当然就是漏油了。
只有工业强国,才有这个能力,在七十年代,曾经有很多国家都上马了液气悬挂,但是,最终研发成功的没几个,就目前来说,挑战者2和勒克莱尔坦克,都采用了液气悬挂,不过,他们采用的液气悬挂都是固定高度的,并不具备调节高度的能力,只是单纯为了行驶和开火平稳性的装备。
而瑞典S坦克、岛国的一系列坦克,则是可调液气悬挂坦克的代表。
尤其是瑞典,他们的国内是多山的环境,所以他们搞出来了极其独特的S坦克,这种坦克没有炮塔,大大地降低了高度,同时,坦克炮还不能动,所以,在瞄准的时候,就只能是车体来动了,所以,它的左右履带可以微调,来改变坦克炮的方向,同时,它采用的液气悬挂可以高低改变,这样用来调整俯仰角。
不过,全球也只有这一份,而且,这种坦克也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后来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来,他们直接就采购了豹-2坦克,算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那种设计是不可靠的。
至于岛国,一直都搞液气悬挂坦克,现在高大上的90坦克也是这样的,毕竟人家的工业加工能力高超,别的国家毕不了。
对于普通的坦克来说,结构简单、皮实可靠才是硬道理。所以,可以预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扭杆悬挂必然还是坦克最重要的悬挂方式,但是,如果止步不前,那也是不行的。高大上的液气悬挂,一机厂也必须要搞起来的,干脆,先从这种低级的炮兵中型通用底盘开始。
既然是第二代的,那就必须要比前一代有技术上的进步,秦振华是绝对不肯挂羊头卖狗肉的,传动系统要变,发动机要变,悬挂系统也要变,这样一来,实打实的对得起第二代的这个说法啊。
“和以前咱们搞122坦克的时代不同,现在,咱们的精密加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听到了秦振华的提议之后,终于,一名技术人员开口了:“以前咱们搞液气悬挂的时候,总是漏油,就是因为加工精度不够,现在,咱们的技术已经进步了,再研发这种悬挂,应该会容易一些。技术上来说,遇到的问题应该会小一些,但是,秦厂长,这个项目,是咱们一机厂自己的,还是上级的?”
这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机厂现在是赚钱,账面上的资金是不少,但是,独立搞研发,那可是烧钱的啊,目前的一机厂可没有那个实力,一机厂自主研发的项目,也仅仅局限于把59坦克改成步兵战车这样的。一机厂最大的外贸项目,哈立德坦克,那可是和老巴一起搞的,有人给提供资金的。
如果要独立研制一个二代底盘,其中还有大量的新技术,研制下去的话,肯定是需要大笔的资金的,如果上级不给拨款,只靠一机厂自己搞的话,那恐怕负担不起啊。
听到了这话,秦振华脸上依旧从容:“现在,有一个机会,就是道尔M1自行防空导弹系统,这个系统,国内肯定是要仿制的,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系统的底盘给接手过来,那国家就会投入一定的资金了。当然了,即使没有国家的投入,我们一机厂自己也干得起来,我相信,它一定可以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咱们一机厂也要向着世界一流水平迈进啊。”
第1658章 二手的车体
二代通用底盘的事情,就这样先进行了一个初步的讨论,具体的研发,当然还需要等到三代坦克的测试告一段落才可以,而与此同时,其他的项目也都在并行前进,比如说,答应老巴的T-80UD坦克的弹药性能提升的项目。
这个项目,是由李长江来负责的,这一天,巴国的T-80UD坦克,就被拖到了一机厂来,使用的拖车,正是上次东方大国去推销坦克的时候使用的那辆,这辆拖车已经在老巴那里跑了几十万公里,性能依旧刚刚的,现在,也算是再次回到了老家。
负责这个项目的,同时还有老巴方面的一名军工专家卡玛然,这名专家随着坦克一起过来,下来之后,就和李长江进行了交流。
“它的自动装弹机,和贵方的不同,所以,对装填弹药的尺寸也有不同的限制。”当这名军工专家说出一口不太流利的东方大国的语言的时候,李长江有些楞:“您会说我们东方大国话?”
“最近几年学习的,我们发现,想要一起研究坦克技术,还是和东方大国的合作最为愉快,很多专业词汇,普通的翻译是没法翻译清楚的,还是我们自己会说,更加合适。”卡玛然说道。
他这话一出口,让李长江感觉到非常的自豪:“那是当然,我们和合作是最为愉快的,虽然说这辆坦克并不是我们一机厂生产的,但是,我们愿意帮助贵方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做一番测试吧。”李长江继续说道:“由我们的人来开动这辆坦克,如何?”
在东方大国里,已经有了好几辆的T-72坦克,大家对于这款苏联的出口型坦克,研究的比较透彻了,但是T-80这款坦克,由于是苏联军队自用款,外界几乎就没有采购的,所以,东方大国的接触也很少,除了上次一机厂去交流的时候操作过之外,其他的时候,就没有过交集了。
这次,这辆坦克既然送到了这里来,那一机厂的技术人员,当然要进行一番测试了,尤其是它的火力和火控系统。
“当然可以,它的操作和以前的坦克没有什么不同,也是三板三杆。”卡玛然说道:“一机厂的试车人员应该能轻松驾驭它。”
此时,坦克外面的苫布已经揭开,看到了里面的庐山真面目,李长江在那里不由得感叹了一句:“这做工也太粗糙了吧?”
坦克,是一款战斗武器,并不是参加什么选美比赛的,所以,按说也不用讲究什么做工,但是,做工依旧能够看出很多东西来,一个坦克厂的技术实力究竟如何,可以体现在小小的做工上。
这辆坦克,应该是一辆全状态的坦克,上面就连爆炸反应装甲都已经加挂上去了,但是,镶嵌那些爆炸反应装甲的网格,焊接得相当的粗糙,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学徒电焊工做的一般,然后再看看它的下方,可以有更加惊人的发现。
“它的主装甲,又焊接了一层?”
一般来说,坦克车体的装甲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是完善的了,该用多厚的装甲,直接就用多厚的,但是现在呢?现在就在主装甲的外面,又额外焊接了一层附加装甲,这一层附加装甲焊接上,就显得整个坦克前装甲非常的古怪了。就像是一个人穿的衣服破了,然后打个补丁一样,艰苦朴素的作风虽然是好的,但是问题是,现在这款坦克,明明就是他们购买的全新坦克,居然采用这种打补丁的方式?
看着李长江看前装甲的焊缝,卡玛然在那里也是觉得有些尴尬:“初期来的第一批坦克,有几辆是这样的,二毛方面解释说,是为了增强坦克的防护力,以后生产的坦克,会在车体焊接的时候做成一体的,初期的这些,只能是先凑合。”
等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