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137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聂倩倩吧,还有张忠,肯定是他们把这套理论说给了王二柱,然后让王二柱来这里炫耀的了,当然了,王二柱并不是给他自己炫耀,王二柱是在故意和杜拉巴唱对台戏,估计,这下王二柱算是彻底出气了吧?
秦振华想到这里,有些无奈,唉,这么大的人了,还和小孩子一样。
“王厂长的发言,也是别具一格啊,大家有什么看法?”秦振华开口问道。
在场的人,都不好意思发言,还是刘大军先开口了:“从军队的角度上来看,目前,我们的99坦克,已经能够打败周围所有国家无敌手了,哪怕就算是对上大毛的坦克,我们也能拥有绝对的优势,不管是火力,机动,还有防护,我们都是领先的,所以,我们目前欠缺的,就是高科技了,我认为,王厂长说的是有道理的。”
刘大军来这里参加会议,当然是为了军队的进一步的发展的,所以,他要从他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样两个发展路线,他更加欣赏的,还是王二柱的路线。
己方的125毫米坦克炮,威力已经非常巨大了,如果要是使用更加先进的特种穿甲弹的话,穿甲深度甚至能够达到惊人的一米,到了以后,随着先进弹药的继续研发,所以,坦克炮的潜力还是能进一步发掘出来的。
防护力方面,他也已经很满意了,外面的爆炸反应装甲和内部的复合装甲配合使用,防护力也是一流,动力系统曾经是短板,但是随着一千五百马力发动机的测试,很快也要解决这个短板问题了。
所以,目前的坦克,再用十年,二十年都不落伍,而相比之下,坦克上的电子技术,就要落后很多了,刘大军作为蓝军的指挥官,更加迫切地希望能够提升电子技术,拥有和美国那样先进的战场管理系统,带给坦克更强的综合作战能力。
他首先表明了态度,支持王二柱的论断。接下来,要大力发展高科技系统,来让坦克的综合作战能力更上一层楼。
听到刘大军这样说,在场的一些人,也都开始表示支持了,没错,以后发展的方向,是高科技,所以,坦克搞什么无人炮塔,那都是歪门邪道,还是走西方的道路,发展高科技!
其实,可以发现,当冷战的阴影结束之后,西方的坦克的发展,都停滞下来了,不管是火力,还是机动,都没有什么改变,但是,高科技的装备,却开始不断地向上面堆砌了。美国是这样,德国也是这样,就拿德国的豹-2坦克来说,几乎就没有什么变化,火炮一直都是120毫米口径,最多就是加长一些,动力一直都是那一套一千五百马力的柴油机,也没有什么变化,其他的国家,也都是大致如此。
可以说,一辆坦克的车体,坦克炮,可以用很长的时间,但是,内部的电子系统,却是隔几年就会来一次更新换代,可见电子系统的重要性。
“我也认同王厂长的说法。”就在这时,杜拉巴开口了,他这句话一出,顿时,秦振华就愣住了,王二柱也愣住了,他们都没有想到,杜拉巴居然会支持王二柱的说法?
第1798章 多远的未来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上的坦克发展方向,就已经变了,我还是抱着过去的看法,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杜拉巴一边说,一边笑着摇头:“我这样的老古董,就应该被淘汰了,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听到杜拉巴这样的话,秦振华的心中是很明白的,当听到这场会议上,王二柱故意和杜拉巴唱反调之后,杜拉巴就知道,王二柱这是来找他的麻烦了,反正,这是技术上的事情,谁说谁有理啊,也不能因此就扯到私人关系上,而杜拉巴,干脆后退了一步,我支持你,这总可以了吧,让你的心情舒畅一些。
反正,这些技术路线什么的,没啥好争论的了,杜拉巴都退休了,未来坦克什么样,和他有什么关系,他只是一时兴起,所以介绍了那么多,现在既然王二柱反对,那就干脆认输好了。
这已经不是在哈尔科夫坦克厂的时候了,那个时候,他的手里掌握着那么多人的命运,他没有别的选择,必须要给他们坦克厂谋利益,而这种谋利益,就和一机厂产生了冲突,现在,根本就没什么利益纠葛了,他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该让步,那就大大方方地让步好了。
这样,也能够让王二柱满意啊。
果然,王二柱听到了杜拉巴这样说,也是有些尴尬,他咳嗽了两声,然后说道:“您也别这么说,您毕竟还是坦克行业的老前辈,有很多事情,还得等着您的指点呢。”
“祝老,您给大家讲讲您的观点吧。”此时,秦振华也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劲,于是,就将祝老给搬出来了,作为99坦克的总设计师,祝老是有很大的发言权的,此时,听到了秦振华的话,祝老笑了笑,他当然知道今天这场会议是怎么回事,不过,他也不说破,他思考了一下,说道:“其实啊,两种观点,都有道理。”
这是和稀泥来了?
秦振华有些纳闷,这样一来,自己这会议,大张旗鼓的,有什么意义吗?要是最后形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那就没有意义了啊。
就在秦振华的这种纳闷之中,祝老继续解释道:“首先,先来说说王厂长的观点,他说的很有道理,在最近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坦克,必然是重视电子技术的发展的,没有先进的电子技术,坦克就像是没牙的老虎,我们要向西方学习,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坦克,让坦克具备强大的联合作战能力。这也是目前我们军队急缺的,同时,我们也能确保,我们的坦克在二十年内,都不会落伍。”
祝老的这番话,说的还是有道理的,99式坦克,以及99式的改型坦克,性能已经相当不错了,完全能够应对周边的任何威胁,甚至可以说,都已经威力过剩了,在这种时候,暂时没必要发展先进的坦克,先把电子战的问题解决了再说,这些是最重要的。
不过,他又如何要支持杜拉巴的论调呢?秦振华很是好奇。
“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议题是什么,是未来的坦克,这个未来是多久,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五十年?”祝老说道:“各位,如果我们继续向前看的话,那么,我们的未来的坦克,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先进的结构呢?当然了,激光炮,什么电磁炮,这些都太遥远了,我们还是从目前的技术上来考虑,如何获得一个突破。”
祝老这句话一说,秦振华就明白过来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他已经敏锐地发现了杜拉巴和王二柱两人提倡的理念中的问题,就是这个未来,究竟是多远的未来,如果是近年来,那么,就是王二柱的方案,如果是远了的,几十年之后,那一定是杜拉巴的方案。
为啥?
因为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啊,尤其是电子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所以,到了以后,坦克乘员挪到车体前面来,一定会是一个潮流,后面的炮塔会改造成为无人炮塔,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加强防护力,同时,随着电子技术的提高,说不定,炮长这个职务也会被车长兼任,这样只要两个人就足够了。
只要车长给指示出来了目标,一切都可以交给电子系统来完成,进行瞄准,射击,都可以是自动的,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制的坦克,肯定是坐在一起最好了。
现在,大毛搞的那些,实际意义并不大,因为他们的电子技术已经落后了,但是,他们的这种设计,还是具备前瞻性的,二十年之后,或许,就已经成熟了呢?
毕竟,今天的会议的讨论议题,是未来的坦克啊,想到这里,秦振华觉得是自己的疏忽了,自己并没有说这个未来,是多远的未来啊。
“当然,那一天我够呛能看到了,不过,我可以猜想,到了那种时候,坦克应该是双人制的驾驶体制,就和现在的大毛的设计方案类似,只是,三个人会减少到两个人,大量的工作会交给电子系统来做,这样的两人,应该在坦克的前面布置,后面就变成了无人炮塔的布局,就和杜拉巴先生说的一样。”祝老说道。
“至于坦克炮,到了那个时候,估计会提升一下炮管的口径,至于多大的话,谁都不知道,可能是135毫米,也可能是140毫米,不过,我倒是建议我们的相关部门,现在就开始做预研,为下一代的坦克选择合适口径的大炮。同时,还有合格的自动装弹机,成了无人炮塔,可不能出任何的意外,必须要非常成熟才行。”祝老的这番话,还是在支持杜拉巴的方案了。
“至于动力系统嘛,这个还真的不好说。”祝老说道:“或许是我们现有动力系统的升级版,或许是电动驱动的方案,毕竟,动力继续增加的话,传动系统还真是不好匹配。二战时期,保时捷博士的那一套,或许还会被拿出来呢。”
第1799章 渐入佳境
目前,坦克主流的动力系统,是柴油机,燃气轮机曾经流行过,后来又被放弃了,除了美国还在用之外,就连大毛都放弃了。动力系统的功率,一直都是在增大的,到了现在为止,已经发展到了一千五百马力的动力了,在这个动力的基础上,很少再增加了。
为什么?
提升坦克的动力,并不是太困难的,但是,传动系统的难度,却会大大的增加,因为坦克这种东西,一直都是被野蛮操作的,从起步开始,坦克手可能就是一直踩着油门不放,如果坦克的传动系统不可靠的话,就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虽然有了液力传动系统,功率也不能一直增大。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那就得采用电驱动,因为电驱动,根本就没有传动系统。
柴油机的转速只能是在一定区间范围内的,但是坦克的速度变化很大,所以,这就需要有变速箱,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来得到不同的速度,同时,柴油机要一直转动,但是坦克可能会停下来,所以,在停车还有切换档位的时候,还得有离合器或者是液力变矩器,这些都是有可靠性的指标的,如果可靠性不达标,那就会经常坏。
如果电驱动的话,这些都迎刃而解了,电动机的转速变化很宽泛,从零到几千转,甚至是几万转,都可以做出不同的改变来,同时,电动机想要停下来也很容易,只要切断电源就行了,控制起来非常简单,电动机的扭矩很大,这就意味着坦克的提速会更快。
所以,电传动,也就是一个发展方向了,事实上,二战时期,德国就开始尝试搞电传动的坦克了,在那个时候的技术,根本就不足以支撑重型坦克的动力系统,所以,不管是虎式坦克,还是虎王坦克,都经常会出现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过热,如果要是电传动,那就没这个苦恼了。
只是,当时的技术是不成熟的,所以,保时捷博士的电传动坦克,仅仅是造了几十辆的底盘,后来改造成为了自行反坦克炮,再后来,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