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1391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看到了这个样子,在场的很多人都傻眼了,他们没有想到,居然还能这么玩!
当一辆车,需要掉头的时候,怎么办?只要从车子的中心,找一个支点,把车子撬起来,然后,就能让车子自己掉头了,这样一来,哪怕是道路只有车子轴距的宽度,也能完成掉头的操作,只不过,这样的操作,实在是太让人无语了。
“不,这分明就是作弊!”黄川川首先不干了:“这是掉头吗?这分明就是演杂技!”
听到了黄川川的话,一旁的罗少校非常的得意:“我们是演杂技,你们就不是吗?你们把后轮的轮胎,戳在了外面,那是常规操作吗?非常规的路线,那就得有非常规的办法才行,我可不认为有什么不合适的。”
“你们这只是空车,如果是重车呢?你们的千斤顶,容易把车子顶起来吗?即使是顶起来了,装的货物的位置不同,那重心的位置也不同,你们根本就不可能进行这种操作的!”黄川川非常的恼火,这作弊也太明显了,只能空车这么玩啊,重车,谁敢用千斤顶?一个支起来十几吨的货车,那危险性可不小!
“你们不也是空车,重车的话,你们敢把一排轮胎露在外面?”罗少校反驳道。
这句话,还真就让黄川川没的说了,如果是重车的话,那么,刚刚的时候,他们那样的操作,也是有危险的,当然了,只要不超载,暴露出去一排轮胎,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当轮胎和路基接触,或者是分开的时候,那排轮胎就会额外受到力,说不定有爆胎的可能的。
所以,到了真实的道路上,遇到了这样的道路条件,没有一个司机会选择掉头的,大不了接着向前走,找个能掉头的地方,甚至,倒车!因为路况不合适,倒车硬生生地倒十几公里的都有,何必要蛮干呢?既然给定了这样的条件,那么,他们就得想特殊的办法,在道路宽度等于轴距的地方调头,不想特殊的方式,那绝对是不行的啊。
就这样,罗少校将黄川川的抱怨的喊声给怼回去了,如果再说下去,这就是扯皮了。甚至,会让人觉得,蓝军输不起,当然了,现在还没输呢,还得看时间啊!
此时,车子已经转了一百八十度,两个壮硕的军人,快速地松开千斤顶,然后,拎着它跑回到驾驶室里,发动机再次轰鸣起来了,向着来的那个位置而去。
和蓝军的车子一样,他们是加速过来的,到了跟前之后才刹车,秦振华准确地按动了秒表,然后,看着上面的数字,也是一愣:“一分,三十秒!”
时间一样!
双方各使绝招,原本,红军这边是稳赢的,因为他们不用来回的前进后退倒车啊,这毕竟浪费时间,但是,蓝军的驾驶员太猛了,每一个动作,都是踩着油门进行的,对车子状态的掌控,到了极致,所以,前进和后退用的时间都是很短的,红军这边虽然不用来回的前进后退,但是,他们毕竟需要安装千斤顶,支千斤顶,然后转动车身,两个人,做这些事情,还是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就这样,最后居然打了个平手!
这已经很不简单了,因为,在此之前,蓝军部队,还从未和任何部队打过平手,每一次,他们都是用绝对是优势碾压的!现在,蓝军第一次在某个项目里,和对手打了个平手。
刘大军的脸色非常的难看,他说道:“这次,算我们输了。”
对于骄傲的刘大军来说,没有以绝对的优势稳赢了对方,那就是输了,此时,听到了刘大军的话,罗少校的笑容更甚,他乐呵呵地说道:“平局,平局,没有分出输赢来。”
这已经是他的部队里面技术最好的一组选手了,拿出来,依旧和蓝军打了个平手,果然,蓝军之中,人才济济啊。不过,现在获得了一个平手的结果,那也值得他们回去吹嘘了,罗少校算是满意了。
“不,没有赢了你们,就算我们输。”刘大军说道:“下次,我们一定不会输的。”
说完,刘大军迈开步,走向自己的步兵战车,他又看了秦振华一眼,然后说道:“秦厂长,要和我一起走吗?”
“那个,我想要和他们聊一聊,尤其是刚刚这两个参加比赛的选手。”秦振华说道。
他这话,让对面的红军军官们,又是一阵的警惕,不过,秦振华好像也不是蓝军的人,他是军工厂的啊,所以,他应该不会是来挖人的吧?
秦振华说完,走向了那两个选手,司机张大力,押送员管润海,两个人都是壮年的小伙子,此时,听说一番操作,仅仅是平手,也有些郁闷,哪怕是能早一秒呢,也能取胜啊。
然后,他们就看到秦振华走了过来,这个人大有来头,他们是知道的,就连蓝军首长,对他都得客客气气的。
“你们的技术,很不错嘛,这个原地掉头的方式,怎么学来的?”秦振华笑呵呵地问道。
“我们,我们在青藏线上学来的。”张大力说道,两人都是上了几年青藏线的,那里的汽车兵,技术都是顶呱呱的,由于那里没有铁路,所以,物资都是靠汽车来运输的。由于道路情况复杂,所以,必须要技术足够精湛才行,在和平年代,他们这些汽车兵,还偶尔会出现牺牲的情况。
“是啊,在那里,偶尔会遇到需要掉头,又无法掉头的情况,所以,我们就因地制宜,发明了这种方式。这种掉头的方式,在我们青藏线的部队里,那都是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管润海在一旁说道。
秦振华这才明白过来,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在和平年代,你们就是最值得尊重的一群人,你们对那里的运输,有什么感触?你们觉得,手头的汽车,能适应那里的运输条件吗?”
第1825章 进口和国产
“那里道路条件很差,半挂车很难上去,所以,长时间来,我们一直都使用的是单车运输。”张大力说道:“当年,我们的前辈,使用老解放,都能够在那里执行运输任务,我们的车子性能就好得多了,到了我们那个时代,我们已经在使用五十铃卡车了,效果很好。”
“五十铃卡车?”秦振华有些奇怪。
“是啊,就是五十铃卡车,那种车,效果刚刚的。”管润海说道。
八十年代,国门打开,就开始从国外进口卡车了,毕竟,国产的卡车,性能太低了,重卡方面,秦振华是清楚的,但是,轻卡和中卡方面,就不太清楚了,当时,国内进口了大量五十铃TD系列卡车,这种时代,还是流行长头卡车的,所以,这款卡车也是一款长头卡车,根据车辆长度的不同,分为TD50、TD50A、TD62、TD72、TD50D和TD50A-D型卡车,国内进口,当然要最好的了,所以,当时进口的是车身最长、载重量最大的TD72型。
在当时,国内的卡车还在使用汽油发动机的时候,五十铃TD系列卡车就开始采用五十铃DH100型直列6缸柴油发动机了。这种发动机排量为10.12升,最大输出功率为195马力,再比较一下当时的老解放的动力,就可以发现,简直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啊。
所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种卡车,就用在了进藏部队上,成为了他们手头最好的运输工具了。
当听到这里的时候,秦振华就觉得有些不是滋味了,这国内急需的高原地区的卡车,怎么还要靠进口,咱们国内,也应该有这种卡车才对啊。
“你们就没有考虑过国产车型吗?”秦振华问道。
“当时,听汽车连的连长说,也考虑过国产卡车,只是,不管是一汽还是二汽,那些车辆,性能都不好,这五十铃卡车,不仅仅动力强劲省油,而且,还耐用,不怎么出故障。”张大力说道:“国产车,经常出现各种小毛病,咱们当汽车兵,不怕修车,但是,在高原上修车,那就相当的消耗体力了,甚至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咱们还是觉得进口车有保障。我在部队服役的这些年,就看到有战友牺牲在上面啊。”
青藏线相比川藏线,条件已经好得多了,但是,照样充满风险,几十年前,十一万人在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度上,修建起来了全长四千多公里的公路,甚至在修路的过程中,还牺牲了三千多名修路工人和战士。其中,因为青藏线更加好走一些,所以,承担了驻扎在西藏部队的百分之八十的物资运输任务。
这里的条件非常艰苦,含氧量不足内地的一半,平均气温零下六度,八级以上的大风,就有一百多天!对于汽车兵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他们需要开着自己的汽车,运输着物资,穿越可可西里,翻过唐古拉山口,面临着塌方各种危险,所以,他们需要有性能可靠的汽车。
为了提高通过的灵活性,他们选择的都是单桥的卡车,五十铃卡车,就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虽然一些民间的运输队,甚至已经开始跑半挂了,但是,军队依旧要首先保证可靠性的。
北方奔驰,按说也应该是性能优秀的卡车啊!秦振华在心中暗想,他们怎么不选择北方奔驰?不过,稍稍一思考,秦振华就明白过来了,北方奔驰自从投产,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要满足采矿,石油等民用行业和很多军用行业的需求,所以,在他们的生产线上,主力生产的型号,是64的产品,单桥车很少,所以,也就不会出现在青藏线上了。
不过现在,随着厂子规模的不断扩大,甚至开始走民品为主的路线了,所以,也该考虑给部队解决问题了,那些五十铃卡车,也已经落伍了,才一百九十马力的发动机,有什么用,干脆,生产一批二百六十马力,甚至是三百马力的单驱动桥的卡车,给部队们使用,靠着北方奔驰的过硬的质量,一定会成为汽车兵最喜欢的车型的。
这件事,和眼前的人说是没有用的,回去之后,搞一批样车,然后送给部队测试,部队满意了,自然就会下订单的。
秦振华已经打定了主意,同时,他也明白了米娅的用意。
他们一机厂,生产的是重卡,不是中卡,不过,利用重卡技术,来改进中卡,那简直就是太轻松的了,重卡的发动机,变速箱,给中卡匹配上,那就是加强版的中卡啊!而且,运输的效率也提高了,原来一辆车,只能运输五吨货物的话,现在的卡车,就能运输十五吨,运力增加,那就意味着可以减少汽车兵冒的风险了。
聊天结束了,当秦振华去找刘大军的时候,饭菜都给他准备好了。
“最近一段时间没有任务,所以,现在可以喝个痛快了。”刘大军向秦振华说道:“咱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好好地聚一聚了,这次,一定要喝个痛快。”
“振华哥,你这看起来心事重重的样子啊。”黄川川在一旁问道:“今天出丑的是我们啊,没有赢了红军,按说该不高兴的是我们才对,你怎么能这样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