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143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他的眼睛里,因为感动,已经有泪花了。
第1906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
时代在发展,人的思想也在变化,所以,就会出现一个叫做代沟的东西,老一代的人和年轻一代的人,思想上,习惯上,会有很多的不同。很多老一辈人觉得很正常的东西,年轻一代人会觉得,我凭什么要这么做?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就这样,分歧就会出现。
秦振华应该算是老一辈人了,他是从七八十年代走过来的,走过了最艰苦的时代,现在,他工作已经接近三十年了,他的脑袋上虽然没有白头发,但是头发的数量,却是越来越稀少了。
不过,秦振华在很多地方,却是可以和年轻人在一起的,这一切,还得多亏了秦国庆,因为秦国庆的原因,让秦振华认识了很多年轻人的思维,所以现在,他才能够如此的包容年轻人,高嘉晨对秦振华的这种态度,也是非常的感动,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就把高嘉晨给收买了。
秦振华的脸上带着微笑,举着自己的橙汁,说道:“小伙子,未来的路还很长呢,咱们军工的路可不好走,这些年来,咱们国内很多的民营汽车厂,也发展起来了,你们这些搞发动机的,要是去了那里,肯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的,你们可得想好了。”
国家是在不断地发展的,民营建设也是如此,在国内,已经有不少的民营汽车厂了。
在以前的时期里,很多人喜欢去国营单位,认为是铁饭碗,但是现在,很多铁饭碗都机被砸了,很多的的厂子都破产了,但是,民营企业,却迅速发展起来了。
听到了秦振华的话,高嘉晨点头:“是的,民营企业,也很会挖人,给的价格都很高,但是,他们的技术毕竟有限,根本就不能发挥咱们的能力,哪怕赚钱少点,咱们也要找能够施展咱们自己能力的舞台。”
一旁的庄自成,又是有些不满,这年轻人,说话怎么这么的自大呢?一点也不谦虚啊!不过,他也没有说出自己的不满来,秦振华这样做,或许就是要收买人心,没必要给秦振华添堵啊。
他哪里知道,年轻人,就是会有这样的态度的,这可以说是骄傲,也可以说是野心和霸气,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的。
秦振华瞟了高嘉晨一眼:“民营企业,没有技术?无法发挥你们的能力?”
“是啊。”另一名大学生也过来了,加入了讨论:“秦厂长,您都不知道,现在民营企业里,大部分都是在模仿,就拿轿车领域来说,他们都是在模仿三菱的发动机,技术很老旧,也就是欧洲八九十年代的水平,能够自研的企业并不多,所谓的自研,也就是把别人的发动机拆开,自己模仿出来,虽然是模仿的,但是就是达不到人家原来的水平,这种测绘仿制的道路,只是第一步,虽然以后也会自研,但是,咱们可等不到那个时候,还是一机厂好,已经开始自研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动力够。您都不知道,民营企业,大部分的发动机,还都徘徊在一百马力左右呢,哪里有咱们的坦克柴油机过瘾,动辄就是一千马力。动力太低的,咱们看不上。”
“就是,那种三缸的小QQ的发动机,咱们就不说了,动力实在是太差,上坡都得关空调,咱们国内目前,最多就是测绘别人的两升以内的发动机,一个大排量的发动机都没有,如果要是有哪个企业,说自己计划研制V6,V8的发动机,那我二话不说,立刻就去加入研发了,就搞那些太低端的,让人看得就没劲。”
“呵呵,我看你们是眼高手低。”秦振华倒是不在意,该说就说,该批评就批评:“西方的工业,发展多少年了,咱们国内才发展了多少年?咱们目前在汽车工业上,能够测绘仿制就不错了,走完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都是会走下去的。”
秦振华虽然是在批评他们,但是,他们听在耳朵里,并没有什么反感的。反倒觉得秦振华很亲切,只有最亲近的人,才会这样口无遮拦的直接批评他们,而且,虽然话语是批评,但是,那说话的口气,倒像是老朋友一般。
“是啊,咱们知道,肯定会走下去的,但是问题是,一机厂已经走到第三步了,已经开始研制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动机了,所以,咱们又何必要去其他的工厂,走第二步,然后再走第三步呢?咱们希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嘉晨说道。
“你们啊,急功近利。”秦振华又感慨了一句:“用不了二十年,咱们国内的汽车,就能够达到西方的发达水平,和他们站在一个层次上,我相信,咱们国家的人呢,都是充满智慧的,是最聪明的,只是以前被耽误了而已。”
“秦厂长,您还不知道呢,咱们在内燃机领域里面,再进步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内燃机已经要走到尽头了,以后将会是新的方式,据说,国家好像正在筹划对新能源进行补贴,这样来刺激新能源的发展,所以,咱们去了民营企业,那也是昨日黄花,咱们还是选择军工部门比较合适,毕竟,军队的发动机,肯定不会用电动机的方案,这也是为以后考虑吧。”高嘉晨说道。
这已经不是秦振华第一次听到了,高嘉晨他们这些内燃机专业的学生们,感受是更加深刻的。此时,他这样一说,旁边有人开口继续说道:“什么新能源,当初汽车工业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有用电动机的方案,只是续航里程太短,被淘汰掉了而已,现在,还想要这样搞,就是为了什么环保,唉,咱们搞内燃机的,前途不明了,只有军队可以混了。”
这些人,瞄准了军工企业,想要进入一机厂,除了有这种坦克发动机的吸引力之外,还有对自己前途的担忧,他们知道,民用车辆,会渐渐过渡到电动车上,而军用车辆,绝对不会考虑什么环保的。
第1907章 电动化的潮流
“电动机的方案,还真是一个潮流啊。”秦振华忍不住再次感慨起来:“我记得,在二战时期,德国的保时捷博士,就曾经设计过电动坦克,可惜当时的技术不成熟,所以最后的虎式坦克,用的还是常规的方案。”
秦振华是搞军工的,所以,总向军工方面说,听到了秦振华这样说,一旁的高嘉晨说道:“是的,当时的方案,就是用燃油发动机来发电,然后再用发电机发出来的电能驱动车辆,现在,也有这种方案。”
现在也有这种方案,比如说铁路列车,用的就是这种方案,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去了机械传动系统,否则,大功率的变速箱,非常的复杂。秦振华想的就是这个,但是,没想到,高嘉晨说出来的,却是另外的东西。
“这些方案,就是想要让发动机工作在最佳区间,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有轿车的方案,也有卡车的方案。”高嘉晨说道:“不过,这些技术能否真的省油,还是未知的。”
“轿车和卡车,也在用这种方式?”秦振华奇怪地问道。
国家对尾气排放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同时,对车辆油耗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以前的时候,老款的化油器的桑塔纳,油耗可以开到百公里十升以内,后来换成了电喷发动机,油耗经常超过十二升了。但是,当时没有人嫌弃车子费油,在八九十年代,能够花十几万甚至是二十多万块钱来买车的人,怎么可能在乎那三块多一升的汽油。以普通人的工资,要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买得起。
但是到了以后,普通人一两年的工资,就能买一辆车了,甚至还可以零首付购车,这些车主的消费能力都是很差的,油价稍稍上涨,就抱怨加不起油了。
而汽车的油耗,要求也是越来越低,这样,就需要有新的方式,除了电动机的方案之外,还有这种独特的操作,听到这种方案用在轿车和卡车上的时候,秦振华的脑子里甚至冒出来了一个不雅的词语,这简直就是脱裤子放屁嘛。
原因也是很简单的,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也就是经过一些齿轮而已,变速箱,差速器,都是有齿轮的,一般来说,一对齿轮,就要消耗大概约百分之一的动力,所以,将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变速箱,差速器传递到车轮上,动力的损耗是在百分之五左右,当然了,这也看调教,有些变速箱不给力的,传动效率会更低。
现在,发动机的动力,用来发电,那发电机的效率就不高,那种大型水电站,火电站使用的大型发电机,效率或许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但是,小型的发电机,效率一般不会超过百分之九十,而电流传递到电动机上,驱动轮胎的话,那效率也达不到百分之九十,这样一综合,整体的传递效率,也就是百分之八十左右,这比直接用变速箱传动要低得多,难道还不是放屁脱裤子吗?
多此一举啊。
“是的,这是一个研究方向,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发动机的最佳经济转速区间。”高嘉晨对这些是很熟悉的,他说道:“很多发动机的最佳转速区间,是在三四千转左右的,但是,现在的很多司机,在开车的时候,都舍不得踩油门,往往只有两千转左右,所以,发动机并没有在最佳区间内,油耗高,就是因为长时间的低速行驶,尤其是在市区,走走停停的情况下,油耗都很高,这种新的方案,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路况的,它的发动机,启动之后,就工作在最佳区间,向车子的电池提供电力,等到电池充满电之后,就可以关闭发动机,用电池来驱动车辆,这样,车子在走走停停的路况中,发动机几乎不用工作,当然就能节省燃料了。不过,这些都是理想化的,实际情况如何,还得看具体的情况,不过,如果要是用这种车子跑高速,绝对是费油的。”
不同的车子,有不同的使用场合,这种设计思路,就是瞄准城市路况的,如果要是用来跑高速的话,那发动机就得不停地开动,还不能直接驱动车子,得把能量转化成电能,这样传递效率低,还额外背了一块电池等等,所以,肯定是更加费油的。虽然说燃油的发动机会被淘汰,但是,那是以后很长时间之后的事情了,燃油的车子,也是有其他的方式,继续延长寿命的。进行电气化改造,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秦振华不由得问道:“那么,能不能在高速的情况下,直接驱动车辆?”
高速下,传递效率低,导致反而费油,所以,干脆就在高速的情况下,直接驱动车辆好了。
“这样的话,车子就更复杂了,除了有电力驱动之外,还得有发动机直接驱动,尤其是在动力切换的时候,匹配不好,车子肯定会顿挫,这样的车子就不舒服了,技术难度会更大。”高嘉晨说道。
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前者发动机只发电,工作单一,后者发动机还要驱动车辆,还要发电,相互之间的切换匹配,太难了,所以,高嘉晨将这些技术难点说了出来,显然,他对这些东西非常在行。
秦振华点点头:“你掌握的知识不少啊,这些知识,如果要是到了我们一机厂,那就浪费了,你真的决定要加入我们一机厂吗?”
高嘉晨点头:“那是当然了,我的决心是不变的。而且,一机厂也有汽车分厂,说不定,这些知识以后也能用上啊。”
高嘉晨虽然熟悉这些知识,但是,不过都是常识,具体要研究的话,肯定会涉及到更多的问题的,他还没有深入研究,再说了,即使是要研究,以后的一机厂,也是有机会的。
秦振华点点头,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行,所以以后,也需要发展一下这些东西啊。
第1908章 不同的路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