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亲眼要看着江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江新月褪下手中的玉镯强行给严嬷嬷戴上。“嬷嬷辛苦了,这些话我听听就算了,不要再对旁人提了。”
严嬷嬷还要推拒,见夫人神情肃穆,默了默将手镯收了下来。“这是自然的。”
——
砚青那边调查还需要时间,江新月却有点等不下去,去了裴延年前院的书房,找到了当初裴家对王天印的调查。
王天印原本是由老国公一手提拔起来的,后来跟着裴家的大公子也就是裴清安身边,可以说是裴家的心腹,负责了粮草押运接送这一块。
可却在青海一战中,他刻意绕了弯路,使押送粮草的军队迷失在草原上被胡人所获,导致我军惨败。老国公为守平阳城,受了重伤在回京途中不治身亡。
圣上震怒,王家定罪之后满门抄斩,同室宗亲流放。
这些消息早前就被看了无数遍,各处细节都被推敲考量过,怎么看都不出花来。
等到了下一个休沐日,江新月决定还是往徐家走一趟,弄清楚徐家和江家到底是什么关系。
结果这日早上,项家的管事先登门来拜访。
江新月去前厅见的人,只看见管事用轻纱覆面。见到她过来时,管事一直退到了门口,站在通风处不肯进来。
“夫人,我们老爷派小的来告知一声。京城南区棚户那边突然出现了疫病,且疫病传染得极快。京兆府那边已经在处理了,可也不知道这疫病有没有扩散出去。”
“出现了疫病?最近两年风调雨顺,怎么会突然有疫病?”
“听说第一个发病的人,是从京城外来的猎户,浑身脓疮到京城来求医,还跑了好几家医馆。原本大夫以为他是高热不退,就当普通的风寒和顽疾来处理,谁知道两三日之后,与他同时来医馆求医的人出现了相似的状况,这才发现不对。”
管事气得都想要骂人,那猎户前前后后跑了十几家医馆,接触的人不知凡几。他们的老爷好不容易熬到了京城,眼看着前途平坦,谁知道一上任就遇上了这种棘手的事。
他在心里骂骂咧咧,按着吩咐继续说。
“老爷已经回了京兆府坐镇,让小的过来传个消息。府上最好是囤些口粮,要是没有要紧的事也约束府中的下人,等京城稳定了再说。”
江新月觉得这桩桩件件真的凑巧得可以,偏偏在她想要开始调查江徐两家时就出现了疫病。到时候人员走动都需要小心,调查更是难上加难。
她压下心里的烦躁,对着还站在门口的管事道谢,让青翠提前收拾好的药材拿出来让他带回去,其中就包含了两颗百年的人参。
“这些是我准备交给舅舅的,难为他费心还专程让你跑一趟。”
“你可万万不能这么说,小的今日过来就是递个话,怎么能收这么重的礼。”
管事连忙推拒,视线却忍不住黏在了人参上。项家才到京城,许多东西还没来得及购置,好的药材在已故的老夫人和夫人重病时就已经用完了。
眼见着疫病又起,老爷整日在衙门里呆着眼见着人都瘦了一圈,正是需要人参补补的时候,而现在就算是花钱都难买到这么好的人参。
青翠不由分说地将盒子塞到他的手中,“您今日就算不来,我们夫人原本也是要登门拜访的。这些东西早早就准备好了,我们送您回去。”
“这不好吧。”管事再三推让,最后由着砚青送他回去,也将原先准备给项家的礼物一起带过去。
江新月静静坐了一会,完全接受了计划被打乱的事实之后,也没有耽搁直接去了主院,将知道的消息告诉老夫人。
老夫人一听是疫病,顿时脸色就变了,让下人去将邵氏、张氏一同叫过来,商量府中的应对之策。在等人过来的时间里,她也没有闲着,让人找来了陈艾草,搓成了小球点燃之后,放进了圆形的镂空香炉中,亲自给江新月熏衣服。
“我没有事,项家管事也怕有风险,一直站在门外没敢进来,连口水都没敢喝,我们原本就没有正面碰上。”
“那也不成,你年纪小可能还没经历过疫病,凶险得厉害。尤其是你现在还怀了孩子,本来就特殊。或许在别人身上就是一场小风寒,但是落在你身上,你可就要吃不小的苦头。”
温氏的一颗心都在揪着,忍不住念叨起来,提着铜制的香炉提手,确保香炉冒出来的艾草烟气能沾上每个地方,甚至连裙摆都不放过。
邵氏同张氏进来的时候,正好看见老夫人提着香炉替江氏熏艾草这一幕。
张氏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直接跨步朝里面走,还一边急切地问:“怎么突然有疫病了?”
“江氏认识京兆府的府尹,从那边得到了消息。”
温氏说完话,将手中的熏炉交给身边的丫鬟,“现在疫病还没传播开,我想着干脆就直接封府,吃的粮食直接从庄子上运过来,你们是怎么想的。”
“我手头上还有账目没有盘清楚,就这么放下了?”张氏仍旧不死心,看向江新月,“这个消息靠谱吗?”
“之前就听说过南区棚户那边好多人染了风寒,是不是疫病不清楚,但是症状挺厉害的。左右就这几天的事,若真的是疫病,这也并不是边陲小镇,也不可能长久瞒着,很快大家都能得到消息。”
江新月有点受不了身上艾草的烟熏气,用帕子捂住了口鼻说:“不过我倒是觉得,比起粮食来,更要紧的是草药。镇国公府连带着侍卫,上下人口并不少。京城中草药原本就恰恰够用,春冬寒冷时节,还要向周边的州县采买。等疫病的消息一传出来,不管有没有问题都回去医馆买一服药寻求心安,京城中的药材定然会供不应求。”
落在后面的邵氏不太赞同,“虽说如此,可若是现在大量囤积药材,那其京城中他人应该怎么办?这可是救人命的东西,我们囤了不一定能用得上,还会导致药材价格飞涨。那些寻常百姓哪里能用得起药。”
温氏也不同意这样的做法。
镇国公府未发家之前,也是普通百姓。当时前朝君主昏庸,底下州县都由所谓的名门望族把控,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温氏只当她在担心自己,劝说着:“你是担心到时候无药可用吗?你放心,镇国公府还是存着一批药材,怎么都不可能短了你的。”
“可是我们也未必要在京城收购草药,京城缺药,其他地方并不缺,我们可以从周边县城收购过来。”
温氏和邵氏不知道怎么想的,张氏立即反应过来,“我觉得弟妹说的话有道理,反正药材这种东西放两年也没事,不如就从周边收购一批。我倒是知道周围的乾县出药材,每年都会有药商去那边采购。现在刚好趁着疫病不严重,我们正好能派管事走一趟。”
江新月也是这个意思,两个人都看向了老夫人。
说到底,这个家还是由老夫人做主。
邵氏默默捻动着珠串,不开口了。
老夫人最后还是同意下来,“去周边收购草药的事,让张氏去做吧。至于这段时间,邵氏你要多操心些,约束府中的下人不可随意走动,出过府门或是与外人接触过的,都需要在前院住上七日确定没问题后,才能到后院来。”
温氏其实更担心的是江氏,看着一脸稚嫩面容的小儿媳妇,恨铁不成钢地说:“你千万当心些吧,现在身子重了不要整日瞎出门。要是万一有个不想舒服的,你就知道好受了。”
江新月默默听着没有辩解,她现在就是想查人都没有办法。
——
怀远侯府。
一年当中有九个月都不在家的江季君突然回来了,不过他也没有惊动任何人,而是走怀远侯府的后门的小道,穿过后花园直接秘密去了书房。
而在书房当中,江伯声正在看上面送来的私信,而江仲望正坐在对面开始查阅从户部那边顺来库部储备资料,顺便算算能从什么地方贪出一笔银子来。
江季君进了屋,见到江仲望先是冷哼一声,才看向坐在主位的江伯声。“大哥,我回来了,事情都已经办妥了,药材都已经拉到了城外的庄子。等城中的疫病一发作,我就立即安排人进行抛售,保管您交给我的事做的妥妥当当。”
江仲望捏紧手中的账簿,看向这个比自己小上快十岁的弟弟,脸瞬间黑了下来。
“你是什么意思?”
“呵,我什么意思。”江季君冷笑,随意扯了张椅子坐下来,仰起头去看这个二哥,脸上都是愤怒与不屑。
“当初要是觉得和徐氏成亲委屈了,那那天晚上为何不让我进去?既然与徐家做了约定,就不能管好自己下半身的那二两肉,惹出这么大的乱子,害得所有的人替你擦屁股!”
江季君都要要气得吐血。
这些年为了不让江家过分吸引人注意,他便负责将军需粮草的秘密押送,还要走南闯北做生意来筹钱。以至于他明明才三十多岁的年纪,看上去比四十多岁的江仲望还要显老。
结果他劳心劳力十几年,攒下来的那点家底子,在这次和离中因为江仲望的愚蠢送掉了大半。
他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
“江季君,你过分了!”江仲望猛然将桌子一拍,赤急白脸。
江季君看向他的眼神更冷,“呵,我过分?我过分地在外面提着脑袋东躲西藏,还是过分这些年连家都不回,还是过分地在京城好吃好喝却提不上自己的裤子!”
两个人对视一眼,眼神碰撞中,空气中全都是火药星子。
“行了,老四,大哥知道你这些年辛苦了。”江仲望出声,制止两个人的争吵,平静地说:“眼下并不是追究谁对谁错的事,而是要想着怎么再送一批武器出去。”
“这些年我们送了不少银子和东西过去,可也不是没有成效的。大将军已经来信,说是已经招揽了六万人马,就等着合适的时机揭竿而起,拥护少主上位,复我大梁。”
“日后,我、你、你,”江伯声分别指了指两个人,“我们都是打梁的功臣,何苦在成事之前先互相指责起来。”
江季君深吸了一口气,仍不去看江仲望。
“我也是着急,这次大将军所需之物太多,这次不得不找徐家拿了十五万两银子。要是徐铭深还好说话,徐应淮这个老头太贼,这些年逐渐与我们切割,能用上的次数越来越少。”
“再加上裴家那个小子,比他父兄还要难缠,让我不得不放弃汾州一带的线路。”
“我心里就是怕,怕还未成事之前,先查到江家头上!”
江伯声将手中看完的信纸对折,掏出火折子来将信纸点燃,看着信纸一点点从白色变为灰烬。
火光跳跃在他的脸上,脸上的皱纹在阴影中显得更加可怖。
“这有什么好怕的,一切都在大将军的掌握之中。就算真的查到江家又如何,我们有千万种方法可以脱身。我们只需要等,等皇帝丧命之际,朝廷动乱之时,正是我们一拥而起的好时机。”
江伯声眼睁睁看着信纸烧成最后一点,双手传递将最后的火星掐灭,冷静道:“再者说,大将军既然能要了裴家三条命,那裴延年又算得了什么。”
“我一直听您说大将军,可大将军究竟是何人?”
“是何人你不需要知道,”江伯声眼中闪现着奇异的光彩,“你只需要知道,大将军会带着我们拥立少主即位,复我大梁之国山!”
第85章
085
京城中的疫病越来越严重, 京兆府那边已经上报给圣上,张贴布告由官兵和官府组织起来的大夫走街串巷地宣讲疫病如何防范。
南区棚户那边已经围绕起来,除了官府的人不允许任何人进出。
京城集市繁华, 许多东西都能现买现用,因此很多人家都没有屯粮的习惯。
京城中出现疫病的消息一传出, 不少人家都赶忙拥到粮店去购买粮食, 打算接下来的日子就好好窝在家中,免得染上了什么病症。
江新月整日呆在自己的院子中。
她其实还是想去一趟徐家的, 可老夫人就像是有预料一般, 每天上午都会过来看看她, 三天两头地带好东西过来。
“你就安安心心地在家里, 你们年轻的姑娘家不是都喜欢头饰吗, 你看看我今天带来的东西喜欢吗?”
“我又找出来一批落雪锦, 据说穿在身上时,就像是身上落了一层雪。你生产的时候正好天热,给你和孩子都做两身衣裳。”
“你喜不喜欢珍珠, 裴家在南海有一处渔场, 今年寻到了不少珍珠。要不你画几幅花样, 回头我送去铺子里做成了送给你。”
温氏用尽办法想要把江新月留在府中,自然不吝啬手里的好东西。在库房里翻找东西时, 有时候遇上合适的也会给其他两房送过去。
江新月没了办法, 只能让砚青继续调查。
谁知道这一日,张氏突然急匆匆地赶了过来。一进门,她就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了一盏茶,整口都闷下去。
“那都已经放凉了。”江新月提醒。
从裴琦月走后, 张氏消沉一段时间又恢复过来,又因为没什么地方去就经常来清风院, 两个人倒是因此熟稔不少。
张氏一盏茶灌下去,还没喘口气就无所谓地摆摆手:“这有什么关系,你知道今天去采买药草的管事回来,都和我说了些什么吗?”
还没等江新月说话,她就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