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淳道:“都护府现在境况不对,老师一亡,异神已经进入了瑞光城,神尉军更是和异神相勾结,想要建立神国,东廷这个地方,再也待不下去了。”
那声音诧异道:“哦?情况这么糟糕么了?”
项淳走上来两步,直视着那个囚笼中的怪物,道:“所以我需要师叔你的帮助,只要师叔你愿意立下誓言,护持玄府上下一段时日,我可以把师叔你放出来。”
那声音哈哈大笑起来,道:“其实戚师兄这些弟子里,天资最高的是英颛,最迂腐的是陈嵩,最有脑子的是窦昌,可是最能变通的,关键时刻最能狠得下心且又下得了决断的,其实就是你项师侄了,行!我答应你。”
都府庄园之内,幕公姚弘义将一封呈贴递给了侍从,并由侍从转送到了大都督杨珏的案头之上。
姚弘义看着台上小童将帖子拿起,又看了看站在一旁握着佩刀,瞪着眼睛看着他的杨璎,淡然一笑,重新坐了下来。
杨珏在看完所有内容,小脸上满是惊惶和不安,他道:“我要见老师。”
姚弘义悠悠道:“姚公府早已不是署公了,这件事就不必麻烦他了。”
杨珏又道:“我要见舅舅。”
姚弘义道:“安都尉现在事忙,况且都尉常自言武人,都府之事是从来不插手的,大都督就不要让安都尉为难了。”说到这里,他加了一句,道:“大都督,签了帖子吧。”
杨珏小脸连连摇着,道:“我不能签。”
姚弘义语气加重道:“大都督,所有人在等你做出决定,你今天必须签,而且你也不用等,没什么人再会来帮你了。”
杨珏望了望内堂门前,府中所有的护卫现在全都不见了,代替守在面前的两个面无表情的神尉军,他低下头,好一会儿才道:“我要想一想。”
姚弘义看他片刻,笑了下,道:“那大都督就先好好想一想吧。”他站了起来,理了下袍服,就转身走出去了,随他离去,两扇大门轰然关上,但是两名神尉军仍是守在那里。
杨珏这时小心拽了拽还在那里生气的杨璎,提起笔来,在纸上面写字道:“阿姐,你快走地道,去找姚先生,还要找玄府的项主事。”
杨璎眼前一亮,对啊,还有地道,她也是拿过笔,写道:“为什么不去找舅舅?”
杨珏摇摇头,写道:“舅舅那里一定被他们控制住了,不然他们进不来。”
杨璎又写道:“可我走了,你怎么办?”
杨珏写着:“他们还用的着我,不敢拿我怎么样的。”
两人正商量的时候,忽然大门有声响传来,又是自外被推开,随后一个清瘦老者走了进来,王恭则跟随在他的身边,警惕的看着两边的神尉军士卒。
杨珏眼前一亮,道:“姚先生?”他从台上下来,跑着迎了上去。
姚先生上来一礼,道:“大都督。”
姚幕公站在门口,叹道:“大兄,你又何必来趟这趟浑水呢?“
姚先生平静看着他道:“这不是你希望看到的么?”
姚幕公呵呵一笑,抚须道:“你来了也好,希望你能劝说下大都督,让他辨明情势,早些签下贴书。”
姚先生看着他道:“你们要大都督要签书,那也要大都督了解都府内外情况才可,”他抬手一礼,“还请姚幕公把柳府公请来,我们想当面问他几句话。”
姚幕公这次倒没有拒绝,挥了挥手,示意下面去安排,又看了他们几眼后,就走出去了。
没有多久,署公柳奉全就来到了这里,他与众人见过礼后,就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可以看到,他原本乌黑的头发上多了许多白丝。
姚先生等到大门再度合闭后,看了看王恭,后者对道:“先生放心,有我在这里,外面听不到这里的声音。”
姚先生这才看向柳奉全,他对其人并没有什么责怪质问之言,而是道:“柳公府,都护府如今情况如何?”
柳奉全露出几许疲惫之色,叹道:“很糟糕,北面十数名异神现身,还有数万土著,来势比之前更为猛烈,也不知道能不能挡住,而南面有异神进攻驻屯镇,已有几个镇子被攻破了,现在治署的命令不出瑞光城,我已经没有办法再调拨物资支援他们了。”
姚先生道:“这么说来,姚弘义之言,都是真事?”
柳奉全道:“是真的。”
姚先生微微一叹,这局面确实险恶。
杨璎这时急急问道:“张先生呢?还有玄府呢?”
王恭此时将一封书信拿出来,递过去,道:“这是项淳给大都督的书信。”
杨珏马上拿过,可他看完之后,却是小脸发白。
姚先生想了想,接了过来一看,也是摇头叹息。
这是项淳亲笔所书,上面写着的是,上任玄首戚毖已在今晨与神尉军上军候朱阙决斗中身故,项淳继任玄首之位,并且决定带领玄府上下远迁外海,今后不再为都护府出力。
王恭这时开口道:“卫尉说的张先生是张师弟吧?他月前就被项淳派出去做事了,至今未归,可张师弟就算在这里,怕也做不了什么了。”
杨珏小脸煞白,很是无助的看着姚先生,道:“先生,那,那我该怎么办?”
姚先生沉吟不言。
现在城内的五千卫尉军已经被神尉军解除武装了,而执掌超常力量的玄府也宣布与都护府脱离了,可以说从内到外都被异神和神尉军控制住了,老实说,他也想不出翻盘的办法了。
这是一个死局。
柳奉全颓丧言道:“没有办法,没有办法了。”
“不,还有办法。”
众人转目看去,发现说话的人竟然是杨璎,可他们也发现,杨璎这时并不是平常那副单纯模样,整个人变得神秘、威严,凛然不可侵犯。
杨珏一指她,站起来道:“你不是阿姐。”
姚先生尚是沉得住气,问道:“你是谁?”
杨璎平静道:“我名雅秋。”
姚先生一怔,迟疑道:“女神雅秋?”
杨璎颌首道:“是的。”
姚先生露出惊异之色,作为姚氏子弟,他当然知道雅秋女神是谁,这位是居住在乞格里斯峰上的女神,也是当年唯一一个相助都护府大军的强大异神。
为了纪念她,至今为止,乞格里斯峰依旧用着本名,没有改过名字。
杨珏也问道:“我阿姐呢?”
雅秋女神看着他,目光很温柔,道:“她很好,她现在在沉睡,相信我,我不会对她造成什么伤害的。”
王恭全身戒备道:“雅秋女神,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雅秋女神正容道:“我在杨恭面前发过誓言,作为他的妻子,守护他的历代子孙,而且他们也都可以算得上是我的孩子。”
在场所有人都是一怔。
姚先生思索了一下,道:“杨恭大都督么?可我记得杨恭大都督的妻子是一位安人部族的女酋首。”
雅秋女神点头道:“是的,那是我的人间之身。”
姚先生思索了一下,姑且选择了相信,因为到了这一步,对方没必要用这个话来诓骗他们。他慎重问道:“雅秋女神,你方才说,还有一个办法,不知道是什么办法?”
雅秋女神看着众人,道:“我的建议是,点燃天夏烽火。”
……
……
第两百零二章 秘府
都护府的治署大厅内,邓明青、姚弘义、托洛提,朱阙,以及一个戴着银色面具的人站在环形厅的台阶之上。
姚弘义道:“他们答应了我们的条件,但是说在签贴之前有一个要求,需要我们让城中不愿侍奉神国的天夏人离开,让他们去海外诸岛生存。”
邓明青淡声道:“和我们谈条件,他们的倚仗是什么?”
托洛提往都督府那里看去,道:“我能感觉到,那里有一个强大的神性力量存在,应该有一位神明在庇佑他们。”
邓明青看向朱阙,后者回答道:“尉主,他说得没错。”
邓明青想了想,道:“托洛提神,你和朱阙合力,能压制住这位神明么?”
托洛提道:“我这个身体才获得没多久,虽然身躯的来源不错,但还需要再过几天才能适应并拥有足够的力量。”
朱阙回答道:“尉主,那个神性力量非常强大,如果我一个人,现在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邓明青知道朱阙的意思,他才刚和戚毖战过一场,实力也还没有恢复,很多手段都还用不出来,他又看向那个戴着银色面具的男子,道:“那么银先生,你的意思是什么?”
戴面具的男子道:“我觉得可以答应他们。”
邓明青道:“可以说下理由么?”
戴着面具的男子面朝着空旷的环形厅,略带磁性的声音响起道:“诸位不要忘记我们的第一目的,那是建立我们的神国,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服侍我们,顺从我们,膜拜我们的信徒,那些纯粹的天夏人是不会崇信我们的,也不会真正受我们控制,我们让他们走,反而更有利用统御余下的人。”
托洛提很随意说道:“那还不如把他们杀死,让他们成为祭品。”
银色面具的男子看着他,道:“献祭是要的,但不是现在,杀戮和暴虐只会使得整个城市陷入混乱,只会使得他们恐惧和抗拒我们,建立一个秩序很难,而破坏它只需要一瞬间,过后我们还需要再花力气抚平他们,这是太过多余的事情。
现在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并让他们之中的管理者替我们去管理他们,让他们觉得与原来没有什么变化,这样就可以潜移默化的改造他们,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用柔和手段,而不是上来就大肆杀戮的原因。”
托洛提道:“可如果所有人都跟着那些天夏人一起走呢?”
姚弘义抚须言道:“这是不可能的,瑞光城有一百余万人,但是海外诸岛所能容纳的人口是有上限的,且我可以让都府不提供船只,这么一来,这种事就只能依靠安巡会,他们的运力有限,短时间内能转移出去两三万人就算不错了,而这个组织是纯血天夏人组成的,那他们肯定也会先运走纯血的天夏人,而剩下的人只会感到被抛弃,这样的话,对我们更有利。”
托洛提思索了一下,道:“说的很有道理,也很有意思,那些部落的凡人都是很简单的,奴役他们从来不用去考虑太过复杂的问题,看来我要迎来一批不一样的信徒了,秩序是必要的,我同意你们的意见。”
邓明青思索了一下,他总觉得自己似乎忽略了什么,可一时又想不及起来,但是他并没有提出反对。
等到他从大厅中走出来之后,一名亲信侍从走过来道:“尉主,玄府的人正在撤离之中,他们正在召唤各地的人手,放弃各个分府。”
邓明青道:“我知道了。”他再是一思,吩咐道:“去发信,把齐巅叫回来。”
亲信随从道:“那尉主,洪河隘口那边?”
邓明青道:“少他一个不少,他在那里没有多少力可出,回到这里,我感觉更能用的上他。”
此刻被困在都督府庄园之内的诸人也很快收到了回复。
姚先生道:“雅秋女神,他们答应了,那么按照你的看法,我们现在需要等待?”
雅秋女神道:“是的,浊潮正在消退,这几天消退的特别快,拖延的越长,点燃烽火后,成功的可能就越大。”
王恭道:“可是他们不会给我们的太长时间的。”
雅秋女神道:“最少需要三天。”
柳奉全提议道:“我们不能就这么等着,什么都不做,在签立贴书之前,我们要提出更多建立神国之后的要求,要求越多,他们越弄不清楚我们的目的,也能让他们以为我们真心接受了,在为自己以后的利益考虑了。”
姚先生看向杨珏,道:“大都督,你觉得呢?”
杨珏想了一想,道:“我觉得柳先生的建议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