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学令这时道:“何时方便动手?”
曹梁思考了一下,道:“我既得此物,拖延无益,便就这几日吧,只是学宫之内施展不开,可约他到宫外一战。”
卫学令应道:“好,我稍候就去安排。”
两人商量完毕,就从金台之中走了出来,正要返回各自居处,却忽觉天地骤然一亮,漆黑夜幕竟是忽然化作了白昼,两人大惊抬头,便见一团耀目无比的金色光团正高悬于头顶上方,其光烈烈,盛如火阳,四方皆照。
片刻之后,那光团之中有一道光柱落下,竟是一下将整个开阳学宫都是笼罩其中,随后一宏大声音随之传了下来,滚滚震动四方,道:“玄廷诏至,青阳玄府玄修,夏士张御接诏!”
……
……
第三十五章 赐授
张御早在那光亮未到之时,就已注意到天中动静,此刻听到上方呼唤已名,就把自身衣袍一正,自金台之中走了出来。
他才一站到那光芒之下,便感觉到一股向上承托之力传来,他也不去对抗,放松身躯,任由自身飘起。
这一刻,整个开阳学宫的人都可以看到,在那广阔天穹下,他道袍飘飘,乘于那一道光柱之中,往上升腾而去。
张御受那光芒指引,不一会儿来至尽头。
他感觉自身似踏入了一轮大日之中,但是周围泛动着的光亮明耀而不刺目,那如焰之火更是温凉而不灼热。
他目视过去,前方站着一个道人身影,对方浑身笼罩在金色光芒之中,面目无法看清。
那道人见他到来,开口言道:“玄修张御,上前听谕。”
张御走上前去,双手一揖,道:“御在此。”
那道人张开手中符诏,以威严宏大的声音念道:“青阳玄府张御,有存土救危,护民佑德,宏道正礼之功,今特授青阳玄府‘玄正’一职,赐元正宝尺一柄,鉴心道袍一领,紫星尘砂一袋,玄章章印一枚,大玄历三百七十五年四月初九。”
念罢之后,他将手中符诏一合,并向前递来。
张御双手一抬,将符诏接到了手中。
他注意到,在那符诏轴柄之下,还挂有一个金紫色的小袋。
那道人宣颁完毕,放缓语声道:“张玄正,玄廷得你拓玉,才知你于东庭都护府之所为,故此番补功加授于你,望勉之。”
张御再是一揖。
那道人又言:“你既为玄正,便有越府禀奏之权,如有要事,可由青阳上洲所立‘玄望’上报玄廷。”
张御站直身躯,正声道:“御既身负此职,当不负玄廷所托。”
那道人看他一眼,微微点头,道:“宣诏毕,张玄正且去吧。”
张御听他语声一落,便有一股柔和力量上来,也是顺从此力相送,从金光之中飘落而下。
曹梁看着那从光柱之中下落的身影,还有那上空那一轮光阳,他沉默了一会儿,自袖中把那煞砂拿了出来,往卫学令那里一送,随后转身就走了。
卫学令站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张御落至地面之上,身后那光柱由下往上收敛起来,回到了那轮光芒之中,这团光阳停有片刻之后,闪烁了几下,便自消失不见。
整片天地,又骤然黯淡了下来,所有人这才恍然惊觉,此刻原在夜间。
张御拿起符诏看了看,他没想到,这一次玄廷居然没有通过检正司,也没有通过玄府,而是直接将符诏送到了他这里。
要是寻常职位,从礼法之上说,就算玄廷传诏,一般也是不会绕过玄府的,不过要是玄正之职,那便无所谓这些了,因为此职是由玄廷直授的。
不过他隐隐感觉到,似乎玄廷对那位竺玄首有些许不满,不然至少会让玄首过来观谕。
这里可以从那道人后来一句话中可以看出,玄廷也是得了他的拓玉,才知他以往功绩。
实际上,以他之前在东庭都护府所做之事,一旦呈入青阳玄府之中,便该由玄首替他上报玄廷以表功,可青阳玄府看去并没有去履行此事。
而这一次,正如这道人所言,算是玄廷补功加授了。
“玄正”一职,作用就如同于一洲的监御史一般,是由玄廷派遣在一洲或是数洲之内,负责监察一洲玄修的遣使。
通常来说,每一洲的玄正都不会从本洲挑选,不过现在情形特殊,而且他是自海外都护府归来的,只是在青阳玄府造册录名,而在此之前,其实与青阳玄府并无什么牵扯联系,所以也说得过去。
他思索了一下,玄廷没有具体说要求他做什么,可这次的起因,应该就是他向检正司索要大义名分而起,所以下来到底要做什么,他心里自然是清楚的。
他再看了眼那广阔天穹,把衣袖一振,便持着符诏往居处回返。
待回到金台之中,关照李青禾一声,言明下来无论谁人前来拜访都是不见,而后步入静室之内,先将符诏摆在一个玉匣之内,而后将那紫金小袋拿起。
这东西应该就是紫星尘砂袋,他将之打开,目光望里观去之时,却蓦然发现,自己意识似是进入了一个小天地中,有诸物在此中徘徊飘游,玄廷所赐玄正衣冠,法器,乃至印信诸物都在这里面。
他眸光一动,看来这小袋不止是用来盛装紫星尘砂的,还能置放各类物品。
而就在此时,他感觉到自己的意识似与这片小天地有了一种牵连,心中莫名知晓,从此刻起,此处片与自身联系到了一处,若是他意识消亡,那么这片小天地也会因此而崩灭。
他心意一转,就将内中诸物全都取了出来,任这些东西漂游在了自己面前,他目光一扫,先是落到一柄玉尺之上,这应该就是符诏之上所提到的“元正宝尺”了。
他把心光往上一照,顿便知晓了这东西的妙用。
此物放在身上时,可以隔绝各种外神恶物的窥测,而在放出去时,则有震慑敌心,破除幻景之能,显然这是用来相助他用来防备魇魔的。
这东西非常有用,他当即以心光透入其中,将此稍加祭炼,便放入了紫星袋中。
下来他又将一件“鉴心道袍”拿了过来。
此袍初看只是一件寻常袍服,可是伸手上去一拂,顿有一层云雾漫开,霎时散满了整个静室,而那云雾如冰纨凝玉,细腻玄微,看去无比悦目。
他见此,依旧是把心光放出,祭炼少时,接下来心意一转,霎时云凝雾聚,在他身上收拢为一套玉白色的大袖道袍。
此物一上身,他便立时察觉到了里面的妙用,他似乎能凭此察觉到自身或者周外之人的各种心神变化,这与他之前心湖略有相仿。
他心下微微有所领悟。
魇魔的“意识寄生”终究是从心神之中引动变化,可人心再如何变化也是自然之变,但在沾染了魇魔之后,变动却是更为剧烈,情绪起伏更大,而披上此袍,似更能从细微之处察觉到那等变化,所以才有“鉴心”之名。
不过想凭此物就搜检出所有魇魔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要是如此容易,青阳上洲早就解决此事了,魇魔越是与人心相合,便越是难以查验出来,只能说凭此或可察觉到那些被魇魔沾染不久之人。
把这两样东西看过后,他注意力落到了那些飘荡在头顶上方的“紫星尘砂”之上,照旧先是把心光照去,稍作祭炼,随后意念一转,顿时将之全数收拢在了手心手中,望去却是一捧细密紫砂,只是内中星星点点光泽,此刻他把手掌往上轻轻一抛,任凭其洒开,霎时盈盈紫气,罩遍全身。
玄廷所赐三件法器之中,这紫星尘砂是最为厉害的,既可用来攻敌,也可用来护身,不过这东西其实是一种消耗品,承受的外力越多,消耗越大,待得耗尽,也就没了。
不过他也不介意,这东西用来过渡一用,那是最为合适不过了,修道人终究靠的是自己的修为,对外物无需排斥,但太过依赖也不好。
把紫星尘砂也是收了起来后,他这才将自身那枚玄正印信取拿了过来。
玄廷传诏中所赐那一枚玄章章印此刻便在其中,只是他一时之间观摩不得,这应该不是修为不够的原因,而是他尚还未开始履行玄正之责。
他思索片刻,把印信放回紫金小袋之中,并将这小袋佩在了身上。
一般来说,玄修是用不着法器,不过玄廷似是考虑到了他在青阳行事不易,这才送下了这些东西。
当然,这些东西也不是白拿的,玄廷应是希望他能就此理顺青阳局面。
他望了望外间,方才玄廷传诏动静甚大,不止学宫这里,怕是别州也有观见,消息应该很快就会传播出去,他相信用不了多久,检正司应该就会主动找上门来的。
检正司这里其实还好说,可要想顺利履行权责,还有一件事是他无法回避,也是必须去做的。
那就是去往青阳玄府,与那位竺玄首见上一面。
虽他是玄正,拥有监察权责,可要是一洲玄首与他处处为难牵扯,那也是很难做成事的,所以他必须与这位认真谈上一谈。
而且礼法上讲,玄正作为玄廷的“遣使”,便是要动手查验青阳上洲的玄修,也当先与青阳玄府的玄首打一声招呼才是。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需先把这些得赐的法器完全祭炼好再说。
他此刻心里冷静清楚的很,玄廷传诏固然给了自己极大的声望,可同样也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所以他要尽可能获得更多的自保之能,有了这些,才好去谈下来之事。
而当他在这里定坐祭炼之时,玄廷颁诏的消息也是从开阳学宫开始往四面八方传递开来,整个青阳上洲也是随之被搅动了起来。
……
……
第三十六章 波澜
青阳上洲之中,玄廷传诏只在五六十年前才有过一两回,且这两次是为对抗外敌而颁,可这一次,却是直接颁给一个人,故这一回,这引发的影响可谓极大。
而在这里面,受到震动最大的,则就是那些道派了。
以往检正司来查验,他们还能用玄修不受洲府管束来拒绝,或者干脆抬出玄首的名头来庇佑自己,而且这同样做也是受到玄首默许的。
可若是一洲玄正来查验他们,那完全就是名正言顺了,且因为这是玄廷所授予的权责,连玄首都没有办法说什么。
而当这位玄正与检正司联合在一起之后,他们又当拿什么名义去对抗?
此时他们真切感受到了威胁。
于是一夜之间,诸多道派的上层都是开始彼此往来拜访,试图找寻出一个妥善的应对方法,隐隐然,所有道派似乎有联合到一处的趋势。
而在此中,也不乏有少数极端之人在暗中筹谋着一些东西。
青阳上洲洲治光州之中,监御使蒙严也是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他闻听之后,心下一时感慨万端。
他之前对张御的了解其实并不多,送上呈书拓玉的时候,也并未指望玄廷真能有所回应,就如他自己所言,只是以备万一的。
可他没有想到的是,恰恰是他以为可以忽略的这一位,现在却是成为了那个可以左右局面的关键人物了。
因为无法调阅玄府的文册,所以他只能通过一些旁人转述的消息去了解张御,这里面就有一些是自东庭都护府到来的人转述的消息。
在了解到张御以往所做的事情之后,他感叹道:“没想到海外都护府中还有如此人物,也难怪玄廷愿将此事交托这位。”
检正司自设立之后,以往既负责查验洲中之人,同时也查验那些修士,可实际上这是不正常的,因为玄修本就不属于洲府或者军府管辖,也不可能管辖的了,玄修也是拿这一点作为反抗的理由。
蒙严认为,如果玄廷之前派遣一名玄正到来,或许就能解决此事了,可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玄廷一直不曾做过如此选择。
而从现在开始,这一份职权就要被从检正司剥离开来,重新交到修士手中了。
但他相信,对方仍是需要检正司配合的,他们也不可能抛弃彼此。
他思考许久之后,就命人把薛治和郑纠都是找了过来,关照道:“玄廷既授予这位以玄正之职,那么我等需尽量配合这位行事,好尽快把诸派之事理顺。”
薛治和郑纠皆是应道:“属下尊令。”
青阳上洲北方域外,某处临时搭建泊舟天台上,通体亮银色的云母号飞舟正静静的停靠在这里。
晨光亮起未久,温仪脚步轻快的来到了苏芊的舱房之内,苏芊正在沉睡之中,她修长的双腿搁在前方,整个人躺在软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