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玄浑道节 第52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在地陆深处某地,一座雄峻山崖之上矗立着一座壮丽的道宫,下方是用玄紫色的金石砌筑而成,而上方则暖金坚玉,在它的背后,瓦蓝色的山脉被厚重的白色云雾遮掩去了顶巅,光芒照耀之下,整个宫阙仿若人间神国。
道宫下面有一条自天空俯瞰犹如玉带的河流,水流尤为清澈,河中遍布着粉红色荷花,翠绿柔嫩的荷叶铺在水面之上,到处弥漫着馥郁芬芳。
山麓外的缓坡之上,则矗立着十余座宫台。
南边靠近的一座宫台上,站着十数名着柔和顺滑衣袍,作修道人打扮的少男少女。
他们有着黑色且富有光泽的长发,眼眸乌黑灵动,不管是从貌相和还是内里气质上来看,一个个都是血脉纯粹的天夏人。
而就在大台前方,有着一排排高大茂密的树木,上面结出了鲜红的朱果,每一柱树下都是站在一名健壮粗实的异族人。他们不停抽打着一些异类奴仆,催促后者不停的上树采摘上面的朱果,并且不许落地。
有些仆从体力耗尽,从树上掉落下来,摔死在地,而有一些则一时没有死去,在那里哀嚎不已。
其中有一个少年看着露出了不忍之色,一名高大少年注意到了他的表情,便道:“荆稚子,何必对这些异类报以同情?我们都是神夏后裔,生而高贵,这些蛮夷贱类只配给我们奴役。”
那少年认真道:“但我神夏有德,此是我辈有异于蛮夷之处,我们既然已是降伏了他们,就不该无辜凌虐。”
高大少年不以为然道:“对待这些蛮夷,你以为说道理说得通么?”
他哼了一声,“纵观周围那些土著神国,只有我们把它们打伏,他们才会老老实实跪下来听我们的话。我们能做到这一点靠什么?靠的就是我们的武力,没有武力,我们就不可能立足于此!”
荆稚子摇头,德行和武力并非对立,而武力更不该与残虐欺凌对等,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说服不了别人,也就闭口不言。
高大少年见他不认同,也不如何在意,他们都是夏子,不管每个人对这些异类是什么看法和态度,反正等到功行一成,他们就要被分封出去,去占据各雄山大川雄。
到了那里之后,彼此也就看不见了,而在自己封地之地上不管做什么都是自己的事,别人也管不了。
而在此刻在那高崖上端的道宫之中,有两名背衬清光的道人对面而坐。
两人穿着古夏之时的广袖道袍,头上梳着道髻,簪子用的皆用上好雷劫木,首端呈流云状,看着古朴雅致,满是道韵。
这两名道人黑发乌眸,皮肤光泽如玉,外表看着不过是二十余岁,身上皆有一股缥缈出尘的道气。
左首那道人看完手中一片好似树皮一样的文书,递去对面,道:“师弟且看看吧。”
对面那道人接了过来,道:“原来瞿师侄传来的东西,这些年都没有他的消息,他如今如何了?”
左首道人言道:“仍旧是在留在那处道观里罢了,附寄之术乃是旁门小道,便就成就,也易为人所克制。”
对面道人言道:“他尽管不得已破门而出,可作为我等门下,如今还能留在天夏境地,这已然是很不错了。”他又翻了翻,“训天道章?数百年未回天夏疆域,没想到多了这么多事……”
左首那道人道:“梅师弟如何看此事?”
梅道人言道:“师兄你是知晓的,大师兄已是闭关三百余年了,若是他能功行再上一步,那我们回去将再是没有阻碍,也没人会再多说什么。”
左首那道人言道:“那还要等多久?再等三百年么?”
梅道人言道:“那又如何?我们等得起。”
左首道人却不同意,他道:“我们在内层便无法得享上层的好处,数百载虽是短暂,可我们没有玄粮可为资粮,寿数却可为天地所夺,功行修持也无法与以往那些坐拥玄粮的同道相比,再等下去,怕是再也不可追及。”
梅道人道:“看来师兄是想回去了?”他摇头道:“可我并不看好此事,我依旧以为待师兄功成之后再回去,方才是最好选择。”
左首道人想了想,沉声道:“那就问一问大师兄,让他来做一个决断吧。”
此刻另一边,裴固等人去往灵妙玄境的路并不顺利。
每过一个州府,他们都会受到检正司的查验和刁难,这等若是明着告诉他们,似他们这些抱有目的的外来之人会时时受到玄府的监察。
灵妙玄境本有数个入口,奈何自数年间生了那一场变故之后,只留下了一个,他们事先并不知晓,因此多走了许多冤枉路,以至于在穿渡州府又被再度检查了一遍。
明明几天就可以走完的路程,在路上却是足足耽搁了半个多月。
几番波折之后,一行人终于进入灵妙玄境,摆脱了检正司的查验,可就算到了这里,事情也并不如他们先前所想那般顺利。
当初造物修士的出现,损失最大的就是灵妙玄境,因此对造物非常敌视,现在他来问造物之事,虽不至于沦落到被人喊打喊杀的地步,可也没几个人给他们好脸色看。
所幸这里有一位修士与裴固算的上是旧交,所以私下对其透露了一些东西,言称当初那些被俘虏的霜洲人如今绝大一部分就安置在荒原之中。
当然,普通霜洲人也不可能懂得什么高深的造物技艺,但那里还有一些未曾剿灭干净的霜洲余孽仍然存在着,只要找到了这些人,或许就能得到他想要的。
裴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后,便自灵妙玄境出来,他半刻也不想在青阳上洲多留,直接就奔洲外而去。
不过这一次无人来阻拦他们,似是洲中也巴不得他们早些离去。
而荒原之中,某处军府驻地之内,莫若华正持拿着一把长剑,在演武场中锻炼体躯,身上神袍微微绽放着光亮。
一名女亲卫走了进来,抱拳道:“校尉,方才哨所有传讯至,说是有飞舟过来,看方向若是不变,却往霜洲人营地那便过去的。”
莫若华道:“查清楚是什么人了么?”
亲卫道:“已是问过了,就是外洲来的那些修士,他们自称受了玉京天机院的委托,一直在找寻当年霜洲人留下的某种造物技艺。”
莫若华擦拭了一下剑刃,收起了长剑,道:“去看一看。”
她身上光芒一闪,外甲已然披在了身上,霎时变作了一个体态修长,浑身线条优美的金属巨人。
这些年来她推辞了军中的任命,选择驻守在荒野之中,一心一意打磨自身,外甲也是与她越来越契合了,实力也早已是倍于以往。
乘上了飞舟之后,她坐在特制的舱椅之上,飞舟腾空而起,倏地去得远空。
青阳天机院打造的斗战飞舟速度奇快,再加上各处有哨所的传讯定查,很快就寻到了承载裴固等人那一艘飞舟。
莫若华道:“就是那艘飞舟么?
亲卫回道:“是的,校尉。”
莫若华平静道:“打下来。”
舟上一名队率一惊,道:“校尉,这是玉京来的……”
莫若华语气不变,道:“我说了,打下来。”
那队率浑身一颤,不敢再军令,大声道:“是,校尉!”
斗战飞舟外间的舟身之上,裂开了一排炮口,而后里面便有数道光芒齐齐闪烁齐齐了一下。
裴固方才也是看到了斗战飞舟出现,他知道这里有一支数千人驻军,猜测靠上来的当是巡游飞舟,他已经做好了被问询的准备。
只是这个时候,他心中却是浮现一阵警兆,立刻一挥袖,一道烟霞飞出,但仓促之间只能将飞舟侧面遮住,数枚玄兵在上面直接爆裂开来,能够轰爆神异的玄兵令他法宝也是受到了一丝冲击。
当他把这法器收回来后,面上不由露出了一肉疼之色,这法器他方才蕴炼未久,关键是祭炼法器的宝材很难取得,现在经此损伤,还不知道用多久才能修补回去。
他恼火非常,带着一道遁光自飞舟之内飞遁出来,将一封文书展开,大声质问道:“我是玉京来的修士,为何攻击我等?”
舱门旋开,莫若华也是自飞舟飞遁而出,她飘立在前方,道:“前方便是青阳罪囚拘束之地,没有任何通报就往此地去者,一律视为来犯之敌。”
裴固心中冒火不已,他没想到自己在洲内处处碰壁,到了洲外也一样受针对,这里究竟还讲不讲道理了?
他忍住气,将文书高举,道:“过关文书在此,我们可以过去了么?”
莫若华撇了一眼,道:“那是洲府的过关文书,驻军归军府节制,这封过关文书在此无用。”
裴固想骂人了,道:“那你们要如何?”
莫若华语气平静道:“去找军府要一封通行文书,只要军府同意,那样我才可放你们过去。”
……
……
第三十四章 空久静生动
裴固死死盯着莫若华,只是他并没有被怒火冲昏头脑,对峙了一会儿后,他转过身回到了飞舟之内,而后道:“回去!”
随行弟子问道:“回青阳上洲么?”
裴固道:“回什么青阳?我们直接回玉京。”
随行弟子愕然道:“道修,我们就这么走了,不去军府拿过关文书了?”
裴固没好气道:“文书?我们去拿了军府文书,你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么?
拿了军府文书,或许能去到那做霜洲营地,可是未必见得就能在那里与那些霜洲人沟通,这些驻军多半会以涉及洲内危害为借口,又要向我索要玄府文书,那不是又绕回到原来了么?”
随行弟子目瞪口呆,他长久在世外修炼,从来没往俗世中来过,这次算是开了眼界了,他愤愤然道:“怎可以如此?”
裴固道:“我算是看明白了,青阳上洲这里若是没有玄廷所赐的通行文书,那根本就是寸步难行。”
随行弟子道:“那道修,我们现在怎么办?”
裴固道:“还能怎么办,反正这事我是干不了了,回玉京把经过说明,让徐师叔他们操心去吧。”
他这时看了一眼后方,见那艘斗战飞舟在跟了他们一段路后,就没再跟上来了,这才心中一定。
其实方才莫若华拦路时,他恼火之下一度生出将之全部干掉的念头。
可这也仅仅是想想罢了,他脑子还是清楚的,知道不可能这么干,
要知道这里还有一支数千人的披甲军卒,驻地本身也一定是有修士负责镇守的,就算莫若华本身,也让他觉得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明明拥有一定的实力,莫若华却只带了一队人就来找他,且一上来就动用了玄兵,这怎么看都像是故意在激怒他,并且给他出手的机会。
他暗暗庆幸自己方才的冷静,否则事情可能就是另外的一个结果了。
翼空上洲山谷道观之内,瞿老道嵌身在那一株大槐树之内,望去仿若没有任何气息,这时自天外飞来了一只仙鹤,绕着大树转了一圈,落在了庭殿之前。
这仙鹤身形巨大,足有两人来高,眼眸之中却是透着一股灵性。
瞿老道睁开眼睛,见仙鹤嘴中衔着一封鲜红束书,他神情一动,试着伸手一召,发现无法摄动,点了点头,知晓这定然是正书了。
他心中一时感慨万千,为了避嫌,他也是百多年未曾和师门有所联系了,发讯时也只是试上一试,没想到当真联络上了。
那仙鹤这时把修长的颈脖弯下,将呈书送到了他面前,老道人打一个稽首,道:“多谢道友。”
他将束书拿过,上面金色的细绳只是被他手指一碰,就自行解脱开来,展开束书一看,里面裹有一枚玉碟,信中令他设法将玉碟交给钟廷执,余下就没有什么交代了。
他叹了一声,其实最想看到的是自己被重新收录回门墙的言语,可惜上面半句没有提及,但他也知,时机未至,或许师门也是为了他着想。
他想了想,唤了弟子过来,将徐道人上次交给他的玉符递去,道:“你去下方中洲那里走一趟,请上次那位来这里的徐冲道友来我这里。”
那弟子一躬身,便拿着那玉符离开了。
徐道人在拜访过瞿老道后,在下方中洲之内已然等了有两月了。
实际上他并不准吊死在一棵树上,这段时间他一直在交代弟子四处查问其余与正清有所牵连的门人弟子,只是现在还都没有什么回音。
得了瞿老道的弟子传报,他猜测事情已有转机,立刻带着随侍弟子乘上造物蛟龙,很快来到了道观之内,待入观中,见到那侍立一旁的巨大仙鹤,心中一动,却也并未多问,打一个稽首,道:“道友唤我至此,可是有什么消息么?”
老道人将那一枚玉碟递去,道:“徐道友,你问我之事,我也替道友问过了,侥幸得又回音,只这件事非你我所能作主,需请道友将这枚玉碟呈交给钟廷执。”
徐道人抬起手,将双袖往后退去,而后上前接过玉碟,再是退后,躬身一礼,郑重道:“我会将书信带到。”他见瞿老道没再说什么,又望了那仙鹤一眼,再打一个稽首,道:“告辞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