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她在海上又是转了十余天,却仍是一无所获,而浑素抄上画面至此已是完全消失,最后她只是看见对方似在一个洞窟之中,可这线索实在令人无有头绪,她甚至不知道对方是否已经回到了地陆之上。
可要她就这么回去,心中却是十分不甘。
她想了想,虽然璃玉天宫与此人的诸多缘分牵系已然耗尽,但还有一个办法可以一试,
现在不难猜出,米海和闻奇二人就是被颜子全下得手段,这三人之间有着明显的牵系,米海虽然身死,可闻奇据说至今还在东庭,若是能借着这一位的牵连,说不定还能再试着找一下。
主意一定,她一催小云舟,往东庭府洲而来。
第一百一十二章 寻图照影现
幽城之内,甘柏从训天道章里退出来,最近一段时间,好像玄修越来越多了,而且讨论道法的人也更多了,他方才一连指点了十来个人,当真是神清气爽。
唯一不痛快的是,那个叫班岚的家伙有一段时间没冒头了,据说是在内层讲道,让他一直找不到机会教训其人。
想到这里,他也是不由想到岳萝所说的东庭那件事,心中也是琢磨起来,能准确袭击海上的飞舟,这件事一看就知道有内奸,且玉京到东庭都有玄尊镇守,能在这里面动手脚,说不定还牵涉到某位玄尊。
这个人……
只是想到这里,他忽然发现不对劲,自己一个幽城的人,去操心天夏的事干什么?内奸什么的关他什么事?
这时他目光一撇,见一名弟子自崖下上来,问道:“什么事?”那弟子躬身一拜,双手呈递上一封书信,道:“玄尊,显定上尊送来的书信。”
甘柏伸手接了过来,现在那些会说话的恼人飞书不知为何见不到了,往来都是正常的书信,就是传递慢了些,他打开一看,发现又是老一套的说辞,这样的书信近来他已是收到三四封了。
这位显定上尊似乎有扶持他的意思,又隐隐暗示可让他取代金郅行的位置。
他撇了撇嘴,别以为他看不明白,所谓扶持,就是显定上人给一个空头许诺,然而后躲在后面看他与金郅相互撕咬,对此他可没这个兴趣。
让他管管幽城,看看盛剧,在训天道章内逛逛还好,让他出去打生打死,那是想也别想。
他把书信随手扔在了一边,不去理会,身为一城之主,他不回应,显定道人也拿他没办法。
不过他也是疑惑,幽城各玄尊分治,并不像玄廷那样还要比各人功绩,讲究能者上,庸者下这一套,就算什么事情做差了,显定道人也最多斥责一两句,所以权力争斗这一套在幽城不管用,而金郅行到底做了什么事,让这位这般不满意了?一时他也是琢磨不出来。
这时他见那个弟子还不走,问道:“还有什么事?”
那弟子恭敬言道:“玄尊,新的盛剧都排好了。还请玄尊赏阅。”
甘柏唔了一声,双手展了下童衣一般的袖袍,兴致满满的站了起来,负手而立道:“不错,这便开始吧。”
这可是他在训天道章中向凡俗世间征集的盛剧剧本排演的,连其中的奏乐配乐都是他亲自敲定的,他可是已期待许久了。
东庭旦港之外,一家小云舟自远处飞来。
孟嬛真站在舟首之上看着这片地陆,她尚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不过此回是有事而来,她也顾不上欣赏这里的风光,直接往玄府而来。
只是方至半途,她便见一个两鬓略显霜白的中年道人阻拦在了前方,对她一拱手,问道:“这位道友,在下陈嵩,乃是东廷玄府巡查,不知道友从何处来?”
孟嬛真万福一礼,道:“璃玉天宫孟嬛真见过道友,此回到此,是为彻查天工部大匠遇袭一事。”说着,她拿出了自己的印信。
陈嵩严肃看了那印信几眼,这才神情缓和下来,他道:“关于此次飞舟遇袭一事的详细记述,我东庭当已是送至玉京了,道友还有什么要查证的么?”
孟嬛真道:“我并非为此而来,我等在追查时,那嫌疑之人颜子全已然渡海而出,我追他到了海上,一时失了踪迹,故是想得到东庭府洲这边的帮衬。”说着,她又略略提了一下浑素抄的作用,需要从闻奇身上借得缘法。
陈嵩道:“此事我做不了主,需得禀明玄首。”
孟嬛真表示理解道:“理当如此。”
陈嵩当下唤出大道之章,于训天道章之中问有一声,很快便得了回应,道:“玄首同意了,道友请随我来。”
孟嬛真在舟上万福一礼,道:“劳烦道友了。”
在这番交谈过后,下来她便随陈嵩顺利进入玄府,并在一间驻阁内见得闻奇,并向其问询可愿借缘法于她找寻颜子全,闻奇如今正要设法洗脱身上的嫌疑,自是忙不迭的答应。
孟嬛真得他同意,感应到“浑素抄”微微一震,就知缘法已得,她也没有隐瞒,当着陈嵩直面,直接将这法器打开。
这个时候,便见原本空白的文卷之中,浮现出一个戴着遮帽的修道人,其人坐在一个洞窟之中,而周围的景物开始徐徐化开,最后变化成了一个海岛。
孟嬛真见此惊喜无比,这闻奇与颜子全的缘法牵连果然比其与璃玉天宫之间的牵扯更大,这恐怕主要是闻奇并不算是真的璃玉天宫门下,彼此离心离德,而闻奇则数十年来都受其关注,并时不时被下有手段的缘故。
她对陈嵩万福一礼,道:“多谢陈道友相助,我这便启程去追寻此人。”
陈嵩想了想,却是喊住她道:“孟道友,容陈某说一句,汪洋无边,知晓颜子全在一个海岛之上,但道友恐怕依旧无法凭此找到其人吧?”
孟嬛真叹道:“只能尽力而为,”她似察觉到什么,抬起头望来道:“陈道友有何建言?”
陈嵩诚恳言道:“不如我们去见一见张玄首,请玄首看一看这幅途径,不定就能找出这海岛之所在?”
孟嬛真有些犹豫道:“只这是我璃玉天宫之事……”
陈嵩摇了摇头,道:“这是我天夏之事。”
孟嬛真想了想,点了下头,道:“道友说得有理,我嬛真偏狭了,查出此事才是正理,而非是顾念一脉一门的脸面。”
陈嵩道:“道友能如此想,那是最好不过了。”他默立片刻,似在与训天道章之中沟通,过了一会儿,才道:“道友请随我去玄首吧。”
孟嬛真应一声,便随陈嵩入了玄府,一路穿过殿阁楼台,沿着山中瀑布崖道,最后来至启山山巅之上。
她抬首看去,见张御正坐于崖台之上,身上星光玉雾,灿烂夺目,而他身后,则是壮阔的海天高峰。
她微微恍惚了一下,定了定神,上前一礼,道:“拜见张玄首。”
张御点首道:“孟道友,许久不见了。”
孟嬛真此刻微觉惭愧,上次杨璎拿着她交给张御信物拜托到她这里,她却没能帮上忙,虽她也知,以张御如今的身份,可能并不在意这点小事,可她心中却是十分过意不去。
她吸了口气,才道:“师父收了张玄首的书信,正在追查那逃遁出去的颜子全,只此人躲在海上某处岛屿之中,嬛真虽是以法器照见其藏身之地的模样,但却不知这里到底落于何处,得了陈道友提醒,所以来求情张玄首指点。”
张御点头道:“孟道友无需如此言,此等叛逆,越早查出越好,那副图画何在?”
孟嬛真没有犹豫,直接将“浑素抄”递了上去。
张御拿过这法器,打了开来,目光一落,见这图画呈现黑白二色,但是细节却是十分清楚,从那戴遮帽的道人到其身处的洞窟,哪怕一粒石子都是有所呈现,应该就是所处之地的映照。
只是随着他的目注,这图画也很快在消失之中,但这却无碍,这等图景,他看过一眼便可记住。
他默默感应了一下。虽然颜子全身上疑似有上乘手段遮蔽,可凡是玄尊欲寻之地,冥冥之中都能略微感至其所在的大略方位,更何况他此刻设法找寻的是那海岛,而并非是其本人,那这更是容易了。
过了一会儿,他眸光一闪,已是察觉那一处大致所在。他一弹指,一道光华灿灿的符纸便即飘下,落至孟嬛真身前,他道:“孟道友跟随此符而往,当能寻找到那处,去那里把人带回来便可,只此人可能受人遮护,”他转首看向陈嵩,“陈师兄,你与孟道友一同走一趟,有什么异状随时报我知晓。”
陈嵩肃然称是。
孟嬛真接过纸符,收好之后,万福一礼,诚心致谢道:“多谢张玄首。”
因是事情紧要,她也没有多耽搁,在拜谢之后,就与陈嵩一同退了出来。
这一次因为两人同行,没有再乘坐孟嬛真的小云舟,而是直接动用了一艘军府能抛掷玄兵的斗战飞舟,同时还有三十名披甲卫士及两名负责察观感应的玄修。
而那一枚纸符则是飘悬在主舱之外,飞驰在飞舟前方,为他们指明了去路,他们只需跟随而行便好。
在半途之中,陈嵩也是问起颜子全此人。
孟嬛真道:“我对此人并不熟悉,他主要与我几位师弟师妹交好,但此人并不简单,他修道时日较长,至今已有七百余载了。”
陈嵩有些意外,他神情慎重道:“这么说,他在我天夏渡来此世之前就是一位有道行的修道人了?”
孟嬛真道:“确实如此,只是他的修行的功法并不上乘,所以一直无法突破上境,他设法拜入我璃玉天宫门下,可能就是存着能学到一些法门的心思。
可惜我真法修道,功法唯有与修持之人契合才好,就算将门中的上乘功法教给他,他也没可能成就了,可他的斗战却未必弱了,若遇到此人,陈道友千万小心。”
陈嵩称谢一声,意识到此人的不简单,他对敌人愈发重视,下来便趁着这段行驶时间在那里调息理气,以应对接下来极有可能发生的斗战。
……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外神非可倚
就在分身处置内层事宜的时候,张御正身则在正殿中看着各地送呈上来的审查报书。
这次天工部大匠遇袭之事情本来很是隐秘,可是不过短短三天时间,就已然弄得纷纷扬扬,各洲皆闻,这里固然有训天道章传播消息较快的缘故,可主要还是背后有人在暗中推动。
最初几个人传言之人他此前都已是派人前去查问过了,这些修道人所得的消息,最初来源也多是从别处听来的或是一些小报之上看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有一些修为不高的修士,甚至连自己也不知道是如何得知了这些的,分明就是遭受到了一些暗示手段。
是有人故意在散播这些消息。
而这些修士来源不一,分布在各个上洲之中,或许背后推动之人是想利用这个方式混淆视听,可是能在多个上洲同时做到这等事,其中还不通过训天道章,那恐怕只有具备上乘法力的人才能做到了。
他认为出手之人未必想不到这一点,可其仍是如此做了,说明其人为了阻挠东庭府洲之事的决心很大。
现在他已能肯定,这个人就在上层,并且就是某一位玄尊,不然不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在一十三洲各地推动此事。
且这位以往一定不曾参与过玄廷事务,否则定然会知晓玄廷是不会因为这等事而轻易妥协的。
只是在上层往内层传递力量,一般来说总是会留下的痕迹的,是会被明周道人察知的,但有一个地方不会,那就是在自身道场之中,事先只需要与清穹地陆隔断片刻,那么就能遮掩自己的行径。
可这本身也是一个线索,这般范围就缩的很小了。
他转念到此,就待把明周道人唤出查问,只是在这个时候,心中微微一动,却是玄浑蝉那里忽然有了发现,居然进入了一片界隙之中。
他意念一转,一个分身化影便随着玄浑蝉落到了那里。
此刻他入目所见的,乃是一片遭受过粗暴蹂躏的山岭和大地,一座座山峰像是被巨力推到的,还有残败的部分勉强竖立着,而地面之上则残留着被强横力量冲撞和掀翻的痕迹,不但到处都是深不见底的大地裂痕,还充斥着大大小小仿若被陨星撞过的坑洞。
在那些泥土碎石之中,还可见到倒塌的宫宇楼台,柱梁碎瓦,看去全是古夏风格。
他开始还以为这里就是毕明曾停留过的地方,可等仔细察看了下来,却发现全然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些宫观出现的时间远远早于毕明到此的时日。
由于界隙之内没有经历浊潮,所以他能从那些残破的木柱上推断出来,这些宫观倒塌的时间距而今大约是两千三百载左右。
朱凤之前告诉过他,古夏之时早有修道人到过此地,而毕明一直想找到这些先到的修道人,似乎是想从这些人手中找寻什么东西。
他抬头望向眼前这片残破废墟,对于这里早先有修士到来他倒也不奇怪,因为必然是有修道人先发现了此世,天夏才有可能大规模渡来的。
他思考了一下,要这里真是天夏修道人所建立的,那么说不定还会留下文碑卷册,或可从这些记载上面一窥此辈来历。于是他身影一晃,就化一道金虹往界隙深处投去。
内层汪洋之上,在出了东庭地陆之后,飞舟已然经历了三天两夜的飞驰。
众军士本以为这场旅程还要持续很久,可在某一个阳光温暖,风浪平缓的午后,那始终在前方指引去路的符纸忽然停了下来。
边舱之中,一名队率朝外看了一眼,就立刻转至主舱之内,抱拳道:“陈玄修,孟道修,请看前方。”
陈嵩和孟嬛真二人问询立刻出了定坐,走到前方,由渐渐融开的舱壁向外望去,很快见到了一座被稀薄雾气遮盖的海岛。
关键是,从上方看下去,其与当日图画之上所显示岛屿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