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玄浑道节 第873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烈王?”
朱什道:“准确而言,是烈王身后的六派。我们需要来他们出力来帮助我们,我们可以渡送给他们更多的利益,相信这也是他们所需要的。”
有长老道:“可是我们已经给他们足够多了。”
朱什道:“如果我们无法击败熹王,那就什么都没有,”他强调了一句,“放在我们身上,也同样是如此。”
见他如此说,诸长老也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件事。现在他们手中能用的筹码很少,尤其是前面遭遇了一次大败后,上层力量损失极为惨重,已经失去了主动出击的能力,要不然也不会如此被动。
在积蓄出更多的力量之前,的确唯有尽力拉拢烈王和六大派了,这也他们目前唯一能指望的。
虽然这么做会导致修道人的力量空前提升,可是修道人有个缺点,上层修士是需要年复一年的修行才能成就的。其总体力量的提升,那至少要等待数百上千年。这如此长的时间跨度中,昊族的技艺早就能提升到压服修道人的地步了。
这时有一名长老迟疑道:“元授,其实我们或许可以……”
正说话之间,忽然众人觉得什么地方不对,抬头一看,却是震惊的发现,那遮护着整个阳都守御的昊神,其身躯居然缓缓倒了下来,其浑身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如倒倾海水一般倒覆下来,并在这个过程中陆续熄灭下去。
对长老团的诸长老来说,此一变故,可谓来的毫无征兆。
此刻阳都顶上长久不衰的光芒仿佛黯淡了下来,但是灵性和法力光芒却是充斥着天穹的每一个角落,随后诸长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就在那光气之中,一个个似是曾经熟悉的人影出现在了那里,并且都是面无表情的俯视着他们,俯视着整个阳都。
煌都烈王行宫之内,烈王正在后殿给自己豢养的一只华丽的彩禽喂食,这只鸟十分活泼聪明,每次投食之后,就会发出一声悦耳的欢鸣。
吴参议这时进入殿中,还未至近前,就急促道:“殿下,阳都急报。”
烈王拿起一块手帕,擦了擦手,拿过玉板看了一下,他先是露出吃惊之色,随后摇了摇头,熹王还真是熹王,还能弄出这一手,还真让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短短几天之内,情势大为逆转,阳都原本均势的力量已然被打破了,原因在于之前疑似在战争中被困大阵的上层力量完全倒向了熹王那一边,其中还包括了原本从属于他这一边的人手。
好在长老团还有“英耀所”、“镇机所”这两大力量,还能勉强维持着架子不倒。
吴参议道:“殿下,虽然阳都还能支撑,看上去还能撑许久,但是如今上层力量确实有所不足,要是没有外援,可能阳都真的守不住了。”
烈王是在关键时候很下得了决心之人,只是考虑了一会儿,便道:“吴参议,把于上尊请过来。”
吴参议知道想要做什么了,可是这时候他也没法出言劝阻了,叹了一声,道一声是,便奉命离去了。
于道人这几天一直留在煌都,这时他也已是知道了阳都的消息,他也在等烈王的回应,若是一直没有什么动静,那就要让六大派设法向烈王施压了。
这是没办法选择,比起对付镇守在光都的那一位底细不明的强横修士,怎么看都是烈王这里更容易对付一些。且不用说,烈王是靠着他们修道人才能兴盛起来的,根本无可能忽视他们的意见。
而他在听到烈王要召见自己的时候,心中不由有了几分期待。他跟随着吴参议来到了烈王行宫之中,在见到烈王之后,便试着询问后者寻自己前来的用意。
烈王这次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接坦承,那催运咒力的法器就在他这里,不过自是不能说上回是有意欺瞒,故是在吴参议自是用了另一套说辞,说是听闻于道人带来消息后,他们也在找寻施加咒法之人的下落,最后成功找到了,也寻到了这东西。
这件事情两边彼此心知肚明,只要面上过得去便就可以了,于道人也不会去揭穿。故是听到此事后,他反过来致谢道:“那却还要谢过殿下了。”
烈王道:“此物交给贵方,贵方能保证解决熹王的事情么?”
于道人想了想,正容道:“于某无法给保证,但这也是涉及六派还有殿下的生死之事,我们一定会尽力,而且这也是眼下最为可行的办法了。”
烈王没有多问,而是抬了下手。
脚步声起,一名仆从托着一只玉盘呈走过来,到了近前,将绸布掀开后,于道人便见到盘中放着一个一尺来长的扁平状金铜飞鸟,其呈现展翅欲飞之状,但其头颅偏向一边,眼目是啄出来的空洞,只是看着,他就觉心中泛起一股森森凉意。
他吸了口气,道:“就是此物么?”
烈王还未回答,那个托着玉盘的仆役却是一下跪倒在地,而后浑身哆嗦了起来,可见他浑身皮肉飞快的干枯焦烂,就在短短数息之内,整个人就化变了一个具穿着衣物枯骨架子,并保持着那个跪坐托盘的样子。
于道人不由心头一凛,方才感觉到一股无孔不入邪气,还现在再辨,似乎又是一个错觉。
烈王见怪不怪道:“此物每日需吞吸一个生人的血肉,这才能维持对熹王的咒力,贵方拿去后,也要注意了。”
于道人慎重点头,这点损失他倒不放在心上,他又道:“殿下,我需带着物返回天外,唯有诸派合力,才能找到推动咒力之法。”
到了这步,烈王也是很大方一挥手,道:“于上尊将此拿去便好,我很期待贵方下来带给我的消息。”
……
……
第一百六十一章 绝攻各用命
阳都某一处环厅之内,张御将惊霄剑收回了心光之中,经过多日来的参修剑法,他对于“斩诸绝”的感悟又是加深了些许。
剑上生神之术往上提升一样是很难的,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增进,都对他有莫大意义,这一次并非是他自己前去主动追逐,只能说是一次意外的收获。
待出得定坐后,他拿起身旁的晶板看了下,每回前线有任何变动,顶上的造物日星都会将自外收得的灵讯送渡到此中。不过即便以昊族的技艺,也只能传递些许语句,只能表述一些大概的事机。
他放下之后,又通过训天道章了解了下,知悉后方的上层力量已然完成了认知上的改换,如今完全投入到了熹王的阵营之中,并在参与围攻阳都,只目前情况来看,已然成功压制住了长老团,进展可谓顺利。
他思考了一下,长老团可没这么屈服,中域的力量当也不止这么一点,烈王和六大派也不会坐视阳都的陷落,肯定还会在后面动手脚。
不过熹王既然没有向他求问什么,那说明眼下还应付得过去。既是如此,他没再多去管,决定继续抓紧时间修持。
在一番道法持定过后,他神气一转,却是又一次来到了那处神寄之地,观望着那一束长卷。
此物越是观摩,他越感觉到自己此前推断的是有可能的,且现在已能肯定,此物既非“上我”的留下的东西,也与“上我”没有什么直接的牵扯。
这是一种玄妙的感应,无需拿东西去证实,此世之“上我”虽与他不是一模一样之人,可是“我”的本质却是相同的。
他凝视这长卷,此世道法之演变,在道机之变前也是非常繁盛,这东西很可能就是那个时候的产物。
拿天夏来说,修士成就玄尊之后,若是前路无人走过,那么下法、中法乃至上法大多数情形下不是无法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前人积累,再逐步往上攀升的。
此世之人是在触摸到上层功果之前被打断了,但这不等于他们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而这个法器,应该就是当时尝试的产物了。
假若真像他所想的那样,此辈若是继续下去,的确有可能成功的,可这个东西最后应该是被祭炼之人舍弃了,后来才是被人用作了寄托之物。到底是那祭炼之人找到了更好的路,还是因为自感无力向上而放弃,这些现在无从知晓了。
他感兴趣的,乃是此物背后的东西,此刻他已是察得一些线索了,自信凭此有一定把握见到。
只是他在考虑,此刻是否直接去寻,一般来说,只要不是撞到“上我”,那他就无需忌惮,但是此物与“上我”没有直接牵扯,却不能保证背后的东西也是如此。
他认真思索了一下,现在并不需要急于求成,可等到昊族那边尘埃落定,寻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而后再继续此事。
阳都城域上空,天宇之上光气震荡不绝,随着昊神的倒下,阳都外围的气壁被一层层剥去,整个城域的守御力量已是变得支离破碎,而如今再打碎最后一层气壁,熹王这一方就可以触及到布置在内层的造物日星了。
这些日星若被破坏,光都的用于守御的灵性力量将会被大为削弱。
而就在这危机时刻,忽然一阵光辉湛湛的明光泛起,将被压抑的天穹再度刺破,可见七个披着金色罩衣,带着金色面具的造物炼士出现了半空之中,这些人只一出现,身上的灵性气焰就张扬开来,形成一个硕大的屏障,遮掩在了阳都之上。
尽管他们人数不多,但居然与熹王这一边所有的上层力量形成了对峙。
那些远远观战的熹王军卒们一见到这些人,都是露出敬畏之色,因为他们认出这是昊族三大所之一的“镇机所”的造物炼士。
他们精通各种灵性力量变化,与单纯造物炼士完全不是一类,已然可以算作是另一种修士了。
每一名镇机所的炼士都是挑选最有天赋的孩童从小进行培养的,他们可以修习昊族密卷,身披最上乘的外甲,在昊族过去历史上,每一次在攻破强横修道大派的背后,都有他们的身影,这些人拥有丰富的斗战经验和强大的灵性力量。
这些炼士效忠的只是昊皇一人,但他们并不管昊皇是谁。虽然他们默认长老团代行昊皇权柄,但在昊皇不曾亲口下令的时候,也不会替长老团去四处征战。
而此刻场中,双方在稍许对峙之后,便由一个修道人率先出手,打破了僵局。而接下来的斗战,才使人明白为何这些人被视作代表着昊族的最高力量。
这些人不但可在分开的时候与一些修为高明的修道人进行对抗,而且他们之间相互配合莫契,而熹王这一边的上层势力虽然人多势众,可除了造物炼士外,修道人都是彼此各自为战,竟然无法与此辈相抗衡,在短短片刻交战之中,便有三名造物炼士及一名修道人阵亡,而镇机所的炼士却是一个未损。
这等战绩人也是让熹王为之吃惊,要是这么打下去,他这边的上层力量死伤过重,优势将是不在,虽然他还掌握万灵所,可那需要压制英耀所的昊神,不可能一次将自身的力量全部压上去的,他慎重考虑过后,当即唤命暂缓进攻。
待的第二日,他继续发动攻势,这一次有了充足准备,双方鏖战一天都没有出现伤亡,但是同样,因为己方太过小心之故,也几乎没有在进攻上取得任何进展。
熹王见此,看向一边,道:“师上尊,不知你可能用幻景助战么?”
师延辛道:“阳都城域的灵性守御力量还要高过光都城,我的神通道术没有办法深入到里面,至多只能影响一二人,但此并无用处。”
那些镇机所得造物炼士的心志似经过百般打磨,极为坚定,而且彼此还相连在一起,对付一个就等于对付全部,在没有阵法辅助的情形下,他没有办法压倒此辈。
熹王再问道:“假如修筑阵法呢?”
师延辛道:“阳都如此大的地界,修筑一座笼罩此间的阵法,那需要数载时日,若是熹王等得起,我自也能等,同时需要陶先生过来主持阵机。”
熹王道:“陶先生,对,我险些忘了,这事陶先生或能给出一个办法,不过在此之前……”他忽然冷笑一声,“那个东西也该用上了。”
之前没有那些上层力量加入进来的时候,他就敢于进攻阳都了,这不是狂妄,而是有着一定把握的。这也他自信能攻破阳都的倚仗。
他道:“传我谕……”而就在这个时候,他忽然感到了一阵严重的不适,这种感觉,就像是有人在伸手进入他肚腹内,要将五脏六腑从身躯里拽出去,他神情变了数变,最后一口黑色的逆血喷了出来。
“殿下!”
在场所有人都是大惊失色,纷纷围拢过来。
熹王一把推开过来试图搀扶他的亲随,重新站直了身躯,喝道:“慌什么!”
他缓了片刻后,伸手入怀,将一只小瓷瓶取了出来,从中倒出了一枚朱红色的丹丸吞服了下去。
这是耿道人祭炼的生生丹,可以通过催发身躯里的生机来对抗外来咒力侵染,但如此做会损折寿命,原本能活百载之人,服了此药,或许只能再活个十余载时间。
可他这具身躯并不是自己原来的,而且也是能够替换的,所以他有时候并不必顾惜太多。而在攻下阳都之前,他也是绝对会倒下的。
在服下丹丸之后,片刻药力发散,他感觉到一股充沛的力量蔓延至全身,精神也是旺盛起来,仿佛那些侵染都是不存在了。
他挺直身躯,沉声道:“传我谕令,向阳都投放‘炼空罡晶’!”
煌都高台之上,长老团的诸长老依旧神情凝肃看着外间的战事,尽管又一次和熹王的军势形成了对峙,可他们依旧不曾放心。
朱什沉声道:“熹王不是无谋之人,他定有后手,光靠镇机所炼师我恐阻挡不了他。”他转身过来,严肃道:“诸位长老,我们唯有用一个办法了。”他停顿了一下,缓缓道:“我提议唤醒至善造物。”
有长老吃惊道:“元授,这不可能,至善造物还没有打造完成。”
朱什道:“虽然最终的至善造物还没有完成,可是我们之前更迭的失败外甲却是有的,只要有人能够披上,就能为我再增添一个后盾。”
一名长老疑惑道:“可这需要合适的人选么?莫非从镇机所挑选么?”
有长老道:“这不可能,镇机所只是为了维护光都的安危而存在的,他们只是效忠于昊皇,是不会因为我们的命令而去做这等事的。”
朱什道:“人选,我们还是有的。我有自己的修道人,虽然修道人没有办法披上至善外甲,但是只要他们肯自行废去修为,而后再服下灵丸,还是有可能驾驭此甲的。”
众长老互相交流了一下,觉得倒是可行,最后有一名威望较高的长老站出来道:“元授,此值危亡之际,就按元授所言试一试吧。”
……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摧城唤劫觉
阳都城域之外,那些密密麻麻围拢在外的飞舟之中,有一驾不起眼的飞舟缓缓进入了队列之中。
船舱之内的甲士将一物推到了舱厅之中,并掀去了上面的盖布,显露出来的东西是一枚灰白色圆卵,内中有朦胧黄光闪烁映现,忽而明亮忽而黯淡,像是有什么在里酝酿着。
这正是熹王所提到的那枚“炼空罡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