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所提出的策略与大策不冲突,反而是有益的。加强守正宫驻地的可以是玄修,也可以是真修,甚至可以是造物。
他们不知道这般对真法有多少帮助,当是这么做总比不做来的好。
诸位廷听罢,神情也是认真起来。
这是正经事,确如钟廷执所言,诸多真修一直在灵妙玄境之中潜修,虽然偶尔也会出来一同抵御外洲侵袭,可多是发生在上宸天侵略疾烈的那些年月。
不过随着后来外层守御越来越严密,能够侵入内层的上宸天修道人已然十分少见了,一些寻常修道人,中下层的玄修和造物也足以对付,这样也就愈发少露面了,就算是过往的伊洛上洲,真修占了多数,可也多是落在名山大川,少与世人接触。
不说这些真修了,就算如今上层那些潜修的玄尊,也多是以真修为主。也就是在需要出力的时候露个面,可很少如玄法玄尊一般在外承担权责。
天夏以前不是没有注意到此事,只是而今浊潮降下也没有多少年,距离与上宸、寰阳一战还未过去太远,还没功夫来解决此事。而除了这些之外,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
当初玄廷要求真法修道人也是入世承担权责,可恰好此时幽城出走,这两者关联其实不太深,幽城能离去,主要是背后站着上境大能,但此事也确实也不好推动下去了,以免再有什么波折。
对于整个天夏而言,这等于大量力量堆在那里无可用,而对于真修来说,就是将权责让给玄修和造物派,虽然大部分真修也确实不在乎就是了。我修行时日还不够,哪来闲工夫去理会俗世之扰?
陈廷执道:“钟廷执所言,不无道理,各洲之旧规确实到了改换之时了。“
竺廷执出声道:“钟廷执此想虽然好,然而真修不比玄修,需要长久运法修持,无法过于专注于外,不然难以维持功行。强行将真修推入世间,不见得定然有利。”
这其实就是真、玄两道根本上的分别了。真法由于涉及到诸多繁复法门,需要修心正意,还有就是需常年苦磨,玄法则是需要对外交流,这也就导致了两者行事风格的不同,强行去为,可能两边都不讨好。
崇廷执道:“此事我等也是考量过了,虽然我天夏破门杀派,但是许多真修同道仍然沿袭着过往一脉一门之旧俗,这是因为上法少有人能勘破承继,并非是敝帚自珍,崇某以为,当是广开山门,不计出身来历,不计资质根骨,人皆可择法而修,人皆可有道可入。”
他那日与钟廷执又认真讨论了一下,认为真法不做改变不成,故仍是回到此前广开门徒之上。虽然如此一来,大多数真修见前途无路,肯定会去追逐浑章,可若是浑章修士都是来源于真修,那么两者又有什么太大区别呢?
钟廷执过去其实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些,他并不认为这是个好办法,因为这可能会逐渐导致真法成为浑章之下法。既然浑章可求上境了,那我为什么还去修真法?这可能会导致本来有望在真法上有所成就之人放弃真法,转去修行浑章。
崇廷执却是坚持,因为这里是可以设立法度规序的。比如规定弟子资质不够,便不得转入浑章,还有不得随意转换门庭,或者转换门庭需得玄廷允准,如此一来,反而是可以逼得那些取道无望的真修去往人间担任权责。
钟廷执勉强认可,故才有此呈议。
陈廷执略作思索,他望向张御那处,道:“张廷执,崇廷执此议,你意如何?”
……
……
第两百四十二章 开境渡世关
陈廷执一言落下,诸位廷执目光自是集中到张御身上,钟、崇二人也是望了过来。
张御知道陈廷执为何要问自己,得了五位执摄的传旨,下来加强守正宫各驻地的守备已然是名正言顺。在玄廷的全力推动之下,也必然需从各地抽调得力人手。
而这个时候,灵妙玄境中的真修入世,一开始肯定有许多人不适应俗事,那么加入各驻地无疑是个合适的选择。一方面不耽搁他们修行,另一方面也不必立时去和那些世间之人或世间之事打交道。
他是不在意守正驻地之人真修还是玄修的,只要有利于天夏便可。
只要这些真修愿意收天夏法度,并且能一丝不苟的完成驻地安排交代的事,那么自是没什么不可以的,反而还能尽快加强各驻地的力量。
说实话,真修这回可以是说被玄修逼得不得不开境入世,而真修一至,双方竞逐,玄修亦可能从真法修士那里得到促进补益,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他道:“崇廷执之提言,御无异议。只是若立法度,此中具体还待商榷。”
陈廷执道:“法度不轻立,自待详议。”
竺廷执道:“这灵妙玄境若是骤然全数放开也是不妥,不若先开得玄境一二处,待得取利革弊,有所依凭,再是逐个放开不迟。若见有碍,再是随时修正,待得规序完备,再是推及于众。”
韦廷执道:“竺廷执此议甚好,凡是不可一蹴而就。先取一地之功,后求完全。”
下来诸廷执为此详议了一番,最后认为伊洛上洲、青阳上洲这两处最为合适。
伊洛上洲原本全是真修由掌制,高墨到来之后,大举启用玄修,在民间推动造物,但对些伊洛上洲真修也并不是完全弃用,而是宣令他们出来做事,那些不听谕令的,不是被他镇压起来,就是抽调去了别处,现在留下的,基本都是愿意听话的。
事实证明,一洲玄首若要推动什么,除了玄正能加以规正,玄廷上层能够阻碍外,洲中无人可以违逆其意。
而青阳上洲么,此洲玄、真二法因为曾经数次合力对敌,也遭遇过共同的敌人,相处较为融洽,并且因为恽尘之故,许多真修早早来到了俗世之中,可以说本来大半真修就在外了,现在只是再推动一把,此事较为容易。
而且这两地地理位置也是恰当,伊洛上洲位于天夏之中,其有所变动的话,其影响可以扩散到周围各个上洲。青阳上洲则是海路通达上下数洲,现在浊潮泛动之际,还需要护御海上,正好需要足够人手。
这两个正好位于陆上,一个位于海上,若是这两处法度执行下来没有问题,那么正可以往其他上洲推动,继而遍及全域,要是有什么不妥,也能及时修正。
在商议妥当之后,诸廷执便于廷上正式下达谕令,令这两处上洲一并开放境关。
不过诸廷执只是定了一个大略,涉及到具体细则,则会交由专以负责修改条律的修士和神人值司一并填补修改完整。
此事定下,再议了几桩事机,今回廷议便即结束,磬钟一响,诸位廷对着首执行过礼后,便各自从光气长河之上退出。
钟廷执离了席座,往妙皓道宫之中步去。令真修入世承担权责,并广开山门一事,虽与他的想法还有略有差异,但目前看,似只有这个才能令真修振作起来了,再远他也管束不了了。
不管怎么说,连月来所牵挂之事总算有了一个结果,他也是心下微觉放松。
崇廷执看去神情也不是那么紧绷了,他道:“道兄,下来当是派遣门人弟子前往说服各个灵妙玄境的道友了,劝说他们早些出来,不是为法度所迫,这般还主动有利些。”
钟廷执道:“好,虽然这事得罪人,可为了天夏长远利益考量,也是我辈必须要做的。”
崇廷执道:“钟道兄门下弟子都是早故,此事就由崇某来安排吧。”他顿了下,似是想起什么,道:“只是道兄,近来你可是感觉到,长孙道兄似是在做着什么事情?”
钟廷执道:“我亦是有所感,长孙道兄总是有自己的想法,这且不去管,只要他愿意与我们共进退,他愿意做什么就由他去做什么。”
崇廷执却又说了一句:“长孙道兄虽说放弃造物修道人,可依我看,他似乎另有打算。”
钟廷执沉声道:“如今不同于以往浊潮泛滥之时了,我以为长孙道兄应该是知道分寸的。”
长孙迁从光气长河中下来后,直接回到了易常道宫之中,他挥退了殿中的神人值司和值守童儿,走入了内殿之中。
他看着那一具盘膝坐在那里的玉人,走了过去,依旧是把手按在了其头颅上面,一阵阵荧光玉人那金色的血液和身躯之中绽放而出,待得光芒消隐下去后,其身上的玉质又是向着血肉方向更接近了一点。
不仅是这样,玉人原本的五官略显僵滞,此刻似乎变得生动了一些,看去愈发愈向真实方面挨近了。
长孙迁这时一挥袖,殿底之下有蒸腾灵气冒出,到了顶上结成雨云,还做丝丝缕缕,滴落在玉人身上,每一分每一毫却是渗透入身躯之中,这个时候,可见其近乎通透的身躯之中似是晃过几次闪电般的明光。
玉人眼皮此刻微微抖动几下。
长孙迁看了一会儿,见其始终没有其他变化,就又转身走了出去。
张御回了清穹道宫之中,因为林廷执那里还需要一段时间准备,暂还不会有结果,故是他准备着重加强内外各洲宿守正驻地一事。
他思量许久,便拟了几封书信,便将之分别送渡去了下界。
此刻的青阳上洲之中,玄首恽尘已是得到了玄廷传谕,知悉了要放开灵妙玄境一事。
玄廷判断得很准,当初青阳上洲灵妙玄境待在此间,亦会遭受外袭,故是比其他任何地方的玄境都是注意外间之变化。
而恽尘本身也就是在灵妙玄境中修持成长的,与所有真修都是熟悉,所以这件事他在安排之下很容易就定下了,并未遭受到什么阻力。
伊洛上洲这边,高墨也是收到了通传,不过他也同样不觉得这件事情难办,因为这边的对他不服气的真修大多都是受过他的打压。而且理由正当。若是再次与他对抗,不过再重复一遍罢了。
他唤来一名弟子,关照道:“将此交至灵妙玄境,关照他们三日之中来此见我,接受安排,若不遵从,皆按违律论处。”
那弟子肃声应命。
而守正驻地这边,许成通正在处置安排事机,不单单为了是保证了伊洛上洲的事,周围上洲事机他也是一样有负责梳理。
这个时候,他见一道灵符自天而降,落在了高台之上。他不禁激动起来,身化虹光,落至殿台之上,便先整理了一下自身,正了正袍服。
随后他先是对着上方躬身一拜,再是恭恭敬敬走上前去,这才小心将那灵符捧至手中,待看过之后,不禁面露喜色,暗道:“果是廷执来书,廷执果然还是看重我老许的,这等重要事情都是交由老许我来办。”
守在殿台之外的两名弟子看着自家老师好像很高兴,其中一个道:“老师看来很是高兴?”
另一个指了指上方,满脸笃定道:“保准是上面来书信了,老师怎么会不高兴呢?”
前一个弟子唉了一声,道:“老师这一高兴,定然是又有事差遣我们。”
这时听到里面传来一声道:“两个孽徒,待在门口做什么,还不给我进来。”
两人对视了一眼,露出不出所料的眼神,随后都是走入进来,都是一副老实模样,躬礼道:“弟子在此,老师有何吩咐?”
许成通道:“廷执有谕令,过几日有真修加入我守正驻地,你们要替为师招呼好了,要让他们遵从驻地的规矩,不要出得什么差错。”
其中一个弟子疑惑道:“真修,老师,那些真修肯听我们吩咐么?”
许成通痛斥道:“教了你们这许多,却还不会自家解决事机,要你们何用,还要为师来替你们想办法!”
两个弟子都是立刻一低头,都是道:“是弟子愚钝。”
许成通哼了一声,他对外一唤,须臾之间,一封简元飞书飞了出来,道:“许老爷,有何事吩咐?”
这简元飞书自张御收到后,一直留在守正宫中,上宸天除却之后,就送至林廷执那里重作祭炼了一下,念及许成通非是玄修,联络不易,故是送了一封到他这里。
许成通道:“你听着,我这个两个不成器的弟子稍候招揽真修入驻地,你把不愿意听从安排的修士都是给我记下来。”
简元飞书十分兴奋,道:“老爷就看小人的吧。”不就记小本子么,这个它可拿手了!
许成通呵斥道:“不是让你躲在暗处,你让你在外面监督此辈。不止名讳,一言一行都给我记着。
简元飞书不断在半空晃动,讨好道:“小人遵命。”
……
……
第两百四十三章 革故破旧束
青阳上洲,守正驻地。
自从万明道人成就道法离开之后,把守正驻地的事机全数交给了曹方定处置。
实则青阳上洲中有不少人选,不过从潜力上看,曹方定是少数几位有可能突破上法的几人之一。其人修道年月较长,而且做事执着,不肯轻易服输,本身还曾经是派主,足以胜任此职。
自从曹方定负责驻地以来,地陆之上也较为安定。因为诸洲守正驻地彼此串联,又有训天道章勾连各方,有什么问题很是容易。
而青阳上洲内原本最大的危害是魇魔寄虫,随着浊潮退去,也是渐渐消失了。倒是现在海面之上的危机不少,浊潮异动之下,每每有神异生灵自海中侵犯舟船和地陆,曹方定故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东面沿岸和海上。
他还在远海之上择选了一个岛屿作为据点,建造了飞舟泊台和军事堡垒,以便随时可能出动人手支援海上。
这日他巡使一圈后,回到了位于洲域之外驻地之中。方才进入内室吗,就见有天中一道金光落下,垂至供台之上。他心中一紧,立刻飘身来至台殿,见是有金箓飘浮案上,先是执有一礼,再是上前拿过。
他定了定神,仔细看了下,神情严肃起来。
他是雷厉风行之人,马上让人把时悦、温良等人都是唤至,商议了一番,随后他决定不等玄境之中人出来,主动去请,一来可以让这些真修不耽搁下去;二来可以尽快增强驻地实力。
他在主动督促之下,不过短短半月时间,青阳灵妙玄境中的真修大半加入了守正驻地,其余皆是安排进了玄府和洲府。这也得益于玄首恽尘的鼎力支持,还有青阳上洲真、玄两家过往有过共同敌人的缘故。
在又用半月将后续事宜大致梳理稳妥后,曹方定就拟书呈报了上去。
张御先是在训天道章中得知了详细经过,而后再是收到了呈书,伊洛、青阳两处一前一后都是在一月之内完成了驻地整合。这整个事情顺利无比,半点都波折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