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御在台殿上还有一礼,道:"李道友,你既至上层,今后自可以同道相称,不必行如此之礼."
李复缘却郑重道:"弟子乃是天夏人,更是长孙师尊的弟子,执摄乃是天夏上位,又与我师尊乃是同侪,弟子理当以前辈之礼相敬."
张御见他坚持,也就未再多说,左右这一位除非接受大混沌侵染,否则除了他之外,也没有人能接触,也便由得他了.
他道:"我观你李道友今日虽至上层,可却不甚完满,你可懊恼遗憾?"
李复缘回道:"执摄,我今至上层,已然得了超脱,更胜过举世亿兆之人,又有何不满呢?自此之后,劫数于我无加焉.纵然他人见不到弟子,可弟子却也不曾被大混沌所融吞,弟子心中实是庆幸呢."
说着,他略带遗憾的叹了一声道:"只是可惜,我之道并不完善,可能需要后来人继续沿我道途而行了."
张御微微点头,虽然拒绝大混沌后,李复缘已是无从修持,可其毕竟运使的是混沌之道,两者之间始终是有某种联系,只要大混沌还存在一日,他就不会因此消亡.也算是另一种超脱,至于见不到其余同道,那倒不是什麽大事.
因为天道是逐渐向高处去,去到高处的修道人越多,那么他们身后的修道人也会随之增多,故只要上层修道人不断突破向前,那么随之而来的同道也会越来越多,这是天夏所努力的方向,也是他正在走得道路.
元夏那一条道路倒也不见得完全扼杀了向上之路,只是唯有掌握了上层力量那一批可见更上之道,完全是与下层无关了,到时随着天道离世远去,世间也将再无神异.
或许世上有人不在意神异之能,可他们应当有择选之权利,或是拒绝,或是接受,皆有自择,而不是你直接将之剥夺了.
转念到此,他道:"后来人之事自可留待后来人去解决,李道友,你下来有何打算?"
第一百七十一章 势破名落定
李复缘想了想,道:"执摄,不知我是否能留在金庭这处?"他很快又加了一句,"弟子保证不干扰到其余同道修行."
张御点首道:"这里是天夏地界,你乃是我天夏修道人,留在这里自是可以."
李复缘感激道:"多谢执摄."
其实现在的他,就算想干扰到他人也做不到,除非他愿意投入大混沌,借此重塑体驱.可他毕生就是在与大混沌对抗,先前不曾投了过去,现在功成之后却是反而顺从,那岂不是越活越回去了?这也有违自己的道心.
他是万万不肯做的.
所以他只会坚持自己的状态,并且他并不觉自己就会一直这么下去,虽然他不能靠上大混沌,可他到底留下了一条可以上进的道路,证明是不引大浑沌入身,单纯只依靠对抗就可以攀升高上境界的.
等到以后有后来人沿着此道而行,自然可以逐步完善这等法门,并且为他找寻解决之法.
张御道:"李道友可在金庭内外任意一处走动,但还是要小心,最好不要仗着自身功行去到元一天宫地界上,虽然他们对你上进之事几乎不不做过问,可你若去了那里,他们却是有办法将你驱入浑黯的."
李复缘郑重道:"弟子谨记."张御道:"道友留意便好."
不过他虽然说得郑重,但只要李复缘不是去元一天宫刻意去探听隐秘,元一天宫五位当也不会拿这位,至多驱逐了事.因为这位真被逼到极处,那是有可能会引动大混沌的,元一天宫那里应也能认识到这一点.
李复缘又与他说了一些话,了解到了上层一些事,这才退了下来.只是些事他也只能听听,因为他无法接触并观望众人,众人亦然.
现在不主动牵连大混沌之前,那么他对于元空来说就是近乎不存在的,在此后很长一段时日中,他能够接触的也就只有张御一个了.
其他修道人还能修行,可他连修行也是无法,但要说枯燥也不见得,因为与人无扰,现在的他没法对上层如何,同样也没法对下层施加任何影响力,是以他也无需遵守天夏元夏两边的规矩.
不过他到底是上层大能,还是能够随意观望下层而不会导致天道变化.
张御能这么做是通过问对大混沌削减天道变化,可也只是注意值得关注的地方,并不会太过长久观望.可他却是得益于混沌道法之助,可以随意观望下方,甚至能意识进入玄浑天,做一个纯粹的旁观者.
他非但没有对此感到不满,反而很是欣然的接受了,不受他人打扰正是他所需要的,也就不用去搀和那些纷纷扰扰的事机.现在他已然超脱了,还有什麽比这更完美的呢?
但是有一点,假设下层有混沌修士出现,那他则是可以有限度的加以引导的.
"对了."
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一抬手,却是将那一面黑镜取了出来,自己是不能照见外物了,但是这面黑镜呢?
张御在李复缘离开之后,他气意一转,已是站到了净水星莲之上,并望向元空深处.推动李复缘的上行,是为了打破上层原来浑然如一的格局,从而获取拿取至上之气的机会.
现在第一步已然完成了,不过结果还无法立刻看到,因为这并不是突然而来的,会在随后逐渐出现更多的影响,但也就是数个问对的时限就能看出端倪.
这段时期非常之关键,混沌道法进入元空之中,会导致原先的正序被打破,那么随后就会有新的正序再次构筑,元一天宫要么早就做好了准备,五位元圣的道法会设法进行弥补,要么会在察觉之后再是动手.
可不管哪一种,都不影响他的插手.
因为他在借给李复缘玄浑蝉的时候,他的御中之力也是参与了进去,所以在其人破境那一刻,他的身御中之力已然渗透了进去.
御中之力就是在于平衡,所以在那漏洞出现的一瞬间,便会开始重新稳固正序,维持与往近乎相同的格局.
就算元夏察觉到了不妥,想再插手,也绝无可能将此排挤出去了,因为这等格局一旦重新稳固之后,想要再次重拟正序,那要面对各方的力量了,包括元空包括大混沌也包括天道在内,哪怕为了不使天道变化,元一天宫也是不会去做此事的.
他在默默等了数问对之后,经过李复缘突破上层之后的天序又重新稳固了下来,整个元空的格局似与以往没什麽不一样.
但是有的地方却是不同了.一个完整的物事和一个破损之后修复过的物事,那意义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站在金庭之内,仍旧未动,目光仍是看着元一天宫那里.
若是元一天宫认为这件事极其重要,那么很可能会对金庭这边施压,所以下来他就这等在此间,等着元一天宫进一步的反应.
可除非元一天宫立刻与他们开战,不然求取至上之气的动作他是绝对不会停下的,因为有了至上之气,才能有底气与元一天宫进行真正的对决,不然他们的胜算将是极低.
只是许久之后,元一天宫那里却是迟迟不见动静.
他思索了一下,若是这样的话,那么结果很可能是他猜测的第一种,那就是一旦原来的正序出现破损后,五位元圣的道法会自行填补,不过被他御中之力抢先一步填补了,五人道法也就无从反应了.
要是这样,那就最好的结果了.
但这只是他的猜测,或许元一天宫有着更深远的谋划,可不管怎样,只要他能够拿取至上之气,得到这根本之物,那么无论元一天宫那里是何想法,都是不用多去考虑了.
元夏世域之内,天夏与元夏在经过了数十日对抗,各自收歇下来.
可令元夏方面有些意外的是,玄浑蝉虽也很厉害的宝器,没有什麽明显的破绽,可也并没有表现出破开半觉仙的未能.
对此他们仍旧保持警惕,现在不能,不意味着过后不能,说不定这个宝器正是需要积蓄力量的.
为此元夏方面用不同的宝器反复试探了多次,力求弄清楚这宝器的真正底细,不过目前还没有结论.
倒是天夏这边,想要调换玄浑蝉恐怕要等上一阵了,因为元夏此刻对这宝器太过关注了,而且对他们先前调换宝器之事也有了提防,下一次再做此事需要更周密的计略.
上殿之中,万道人却是从那些负责推算的道人得到了一个消息."你是说有疑似对面有人去到了上境?"那推算道人点了点头,道:"推算结果是如此."
万道人看了一下上空,沉声道:"那为何我这里全无感应?"
那推算道人道:"我等也无感应,但是确然是这结果,因为天门已然无路,唯一解释就是有人去往上境,而我元夏这里无有,那只可能是天夏之人了."
万道人听到这里,也是想到了什麽,他看了看对面,又想到天夏之前的一系列的举动,他不禁怀疑这个去往上境极可能是那名混沌修士.
这样混沌修士自始自终不出现,那就能说得通了,只是天夏为何相助混沌修士上境?莫非是想获得一个上境大能的支持么?
这事情已然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了.
他关照上点之人继续守持域内,自己则是回到了两殿之中,并将自己的推断说给了过司议知悉.
过司议沉吟片刻,道:"你且在此等着."说着,起身去了内殿.万道人知他当是去问上境大能了,便等在了那里.
许久之后,过司议自内殿转回,缓缓道:"确然有混沌修士去到了上境,那么如你所言,天夏应当就是为了此事才是大张旗鼓.不过此人既然去了上境,那便是诸位大能考虑的了,我们所要思量,仍就眼前之敌."
万道人缓缓点头,他来此也是为了确认此事.不过他仍有一些未解,这事情要尽量弄清楚.
斗岁世道之内,应道人却是感受到了什麽,他推算了一下之后,立刻打坐之处出来,直奔后山寻到了穆司议所在,见面就言道:"方才有人在我元夏去往上境,其人当是那一位混沌修士,莫非这就是道友所言之用缺么?"
穆司议看着他道:"混沌主变化,若有混沌入上道,或能够为众道凿开一条缝隙."
应道人若有所思.
应道人挑眉看向他,道:"元上殿可是在找寻穆司议,这个时候离开,莫不怕两殿……"他说到一半的时候,却是有所感觉般瞧了眼外间,道:"既如此,我便不留穆司议了."
应道人则是走了几步来到案前,拿起一卷穆司议先前观读过的道册翻了起来,过去不久,就有一名弟子来报,道:"上真,几位上真那里来书,说是两殿这次希望我等让穆司议归返,好推算一些紧要事机."
应道人头也不抬,漫不经心道:"你去回告诸位,就言穆司议已然走了,两殿若是要想寻他,就去别的地方找吧,与我这里无关."
穆司议这时从座上站起,对他一礼,道:"叨扰应道友许久,穆某也该是告辞了.''''穆司议执点点头,随后洒然离开了此间.…………
第一百七十二章 取理观道象
张御在见上层格局稳定之后,就回到了清玄道宫之后,再次转动御中之力,利用至高之力与大混沌收取至上之气.
这一回,他却是没有收到任何干扰.
这样的话,就证明此番尝试并没有被元一天宫所察觉.
不过他怀疑可能元一天宫或许会有所猜测,但不管元一天宫那里打得什麽主意,只要没来真正阻止他,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至上之气若得到手,只要积蓄足够,就有与元一天宫对阵的倚仗了.
在用了十余日的谨慎祭取,成功从至高之中拿取出了一缕至上之气,而在见到此气的那一刻,却是有一种分外不同的玄妙感觉,似能以能穷尽世上之理,而用此气,自己仿随此攀升去到那天道之上.
他眸中神光微微一闪,知道这应该在大道六印的感应之下,所以隐约察辨出了此气之根本.
这么看来,上境大能或许凭借此气就能去到更高境界?
他思量了一会儿,元一天宫应该更早就掌握了至上之气,但是仍旧以道争来推动夺取上道,要么是这条路其实是他们尝试过,但却无法走通.要么道争乃是最好的选择,再或者,两者之间还有什麽牵扯.
他仔细想了下,不管到底是怎么回事,先把至上之气积蓄到足够总是没错的.
在下来时日内,他便潜居道宫之内,取拿此气.
好在现在上层基本是平衡的,元一天宫和金庭罢战未久,双方目前也都无有交战欲望,正是一个空歇期,正好趁得此时抓紧时机强大自身.
若是元夏道争不胜,元一天宫选择走他所想象的那一条路,那么就是上层力量的直接交锋了.他必须为此做好充分准备.
天夏世域之内,天夏上层近来调转了镇道宝器之后,却有了一些异样的发现.
虽然玄浑蝉挪转去了元夏世域之中,可是诸人依旧能在天夏这里感应到玄浑蝉的存在,那种感觉,似乎玄浑蝉同时存在有两个,一个落在天夏这边,而另一个则是落在元夏那处.
玄廷诸廷执见此之后,因也是头回遇到此事,虽知这对天夏更为有利,但更想弄明白这其中之缘由,故是报到了陈首执这处.
陈首执也是第一时间察觉到了此事,他略作查看,便唤道:"玉蝉子何在?"
霎时间一个风度翩翩,儒雅精致,发髻插着牙白玉簪的青年道人出现在了身旁,执礼道:"玉蝉子在此,首执可有什麽吩咐?"
陈首执道:"如今玄浑蝉分作两面,天夏元夏各有存一,此等变化,你为宝灵,对此可有分说?"
玉蝉子微笑道:"玄浑蝉不比一般宝器,此器与清穹之舟并列,故先前虽是挪转去了元夏,但实则只是挪转去了两界通道可堪承受的力量,移气去得一部,自有更多气机填补而入,并再筑照影,故此宝如今看似分得两面,实则仍为一体."
陈首执颔首,心中已是了然,也就是说,玄浑蝉并不会因此变成两个,而只是分散力量下的映照.此倒与其余宝器有一些差别.
他略作考量,又道:"如此说来,在元夏亦可塑的玄浑天了?"
玉蝉子道:"道理上是可以的,但在元夏,有不少搅扰,唯有曾经入过玄浑天者,方可进入此间."
陈首执点点头,这么看来,玄浑天比离空闪所能起到的作用其实更大,因为玄浑天能够令所有在元夏的修士,不拘真玄都可彼此相连,若以此传讯,哪怕不用传讯晶玉,也能将消息迅速传递到每一处.
只可惜此宝目前无法发挥出斗战之能,亦或说凭他们的能力无法发挥出此宝之能,倒是用于守御十分出众,不亚于牵引过来的清穹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