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禁启声吟道:“引空载诸意,覆恒踏天阶;旧浊焕新生,天人此同列!”
便在吟诵之时,他眼前忽然看到了一道明光照来,落到了自己身上,在那其中,道法以无尽的变化向前延伸,向着道的本质攀附。
他能感觉到,自己似只要往此光所来的方向踏去,就能由此去到更上一层。
这是因为他方才向元一道人发起了道争,并且引下道补上道,以自身之道战胜了对方之恒常,这也就意味着,他赢下了这场道争,那么他也获得了由此去向上方,并且摘取终道的机会。
不过他并不认为那是什么“终道”,终道是恒常之道特有的认知,在他这里那是道去无尽的,便是行去,也只是踏去一个更上的高度,后面还有更多道途等着他去探寻。
只是眼下他还有事要做,还不是踏去之时。
随此一念而过,那一道明光便是渐渐退去了。可即便如此,他身上气意也是因此拔高了一分,变得更是飘渺难测,似乎距离那等所在更为接近了。
他待那光芒从面前消散,目前当是从此间出去,处理后续之事了。
而在元空之中,在张御斩除元一道人的那一刻,众位大能也都有所感应,并且看到了恒常之气意由此破散,他们所持诸般宝器由此解脱了出来,他们顿时意识到了什么,只是还不敢真正确认。
此刻他们皆是心中一动,往一处看去,便见元空之气向外分拨,一道玄渺高远的身影自里走了出来,几乎没法望到真实,随着这位气意沉降下来,方才能够确认其之所存,而后其身影才似由远及近一般,逐渐清晰起来。
张御行步来至众人之前,望着众人期冀目光,慨然言道:“元一倾毁,恒常已灭,诸位同道,此战,乃我辈胜也!”
诸位大能尽管已是有所料,可随着他亲口说出此事,仍是止不住的欣喜振奋起来,随后诸人不约而同之下,都是肃容躬身,对他行有一礼。
张御抬袖而起,亦是还得一礼。
元空之中此时又有波动生出,便见一团黑气旋雾生出,随着两股气意出现,霍衡、真余二人再一次出现在了元空之中。
两人纵然方才消失,可是没了恒常阻碍,倒是能够自如出入元空了。
张御看向二人,霍衡也是望过来,他一入元空,便已是知悉情况了,于是对着道:“元一既已倾覆,那么我等联手到此为止,下来便是大混沌与元空之争了。”
张御颌首,大混沌与元空没可能和睦相处,彼此争斗一直会继续下去,但绝不会像元一恒常那样,妄图去将之吞灭。
这等争抗只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其实对于逐道而言大体还是有益的。
他言道:“不管如何,此一战之所以能胜,也是有两位相助之功,若无二位,无可能如此便就拿下元一。”
霍衡道:“只是为了存续大混沌罢了,道友得到了想要的结果,霍某亦是得了所想要的。”
张御这时转过目光,看向真余道人,道:“我承诺过,待得覆灭元一,当会助道友脱离混沌辖制。”
真余道人现在是混沌寄身,完全是偏向大混沌一方的,他只是冷然看了张御一眼,身形百年是开始消退,但张御只是目光平静的看了他一眼,其身形却似是被固束住了,整个消散过程也是由此顿止。
众人一惊,连霍衡也是目光深沉下来,因为此时此刻,他们完全没有察觉到任何气意道法的变化,根本不知道张御是如何做到的。
真余道人见难以挣脱,身上不可抑制的开始爆发出至浑之气,即便仍是对抗不了张御,他自身散失的时候,也会从元空之中退了出去。
可是此举仍是没有用,至浑之气虽是不断浮现出来,可他本人却是依旧是完好无损的立于原地,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片刻之后,真余道人身上不再有这等气机冒出,他两眸变得清澈起来。他感受了一下自己似乎被洗炼一空的身躯,还有神思之间的清明,无比认真的对着张御执着一礼,道:“多谢道友助在下归来。”
张御起手一托,道:“道友不必如此,不说早便说好此事,便说道友乃是我辈同道,还有此一战中所立下的功绩,御便不会置之不理。”
诸位大能俱是惊异,至混之气之能方才他们也是见识到了,此气可是能和至上之气对抗的,然而现在在张御面前却是半分作用也无。
这等手段已然超脱了他们所能认知的层次,很可能站在了更高的层境之上了,距离那真正之上道恐怕也已然不远了。
霍衡方才一直冷眼旁观,就算是方才真余道被改变其也是立在一旁不动,最后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望了一眼张御,身躯就此化散,从元空之中彻底离去了。
张御也没有管他,只要大混沌还在,元空还在,双方的对抗就不会休止。
而斗战既是结束,当是接引穆司议归来了。他起意一转,便有至上之气落入浑暗,接引这一位。
元一道人被他灭除,所以余下的至上之气已然全数被他所驾驭,可事实上,他感觉自己如今不需要至上之气亦是能够将人接了出来,根本不需要花费什么力气。
并且他能清楚意识到,即便自己想要塑造至上或者至浑之气,也都是不什么困难之事。
正是因为这等手段,他才能将真余道人身上混沌之气给轻易移除出去,且还不伤害其根本。
此时随着接引,一缕气意从浑暗之地出来,落入了元空之中,穆司议身影也是由此显现了出来。
他落入元空之中那一刻,随着气意交流,也是准确知悉了此战之结果,便是对着张御一礼,道:“多谢道友接引穆某。”
张御道:“道友划定天数,对我大是有益,后更是舍身进入浑暗,此一战亦是功,接引道友回来,乃是理所应当,道友不必如此客气。”
穆司议点头称是,他又以较为谨慎的语气道:“天数虽是不再浮升,可我辈若是有所惊动,还是会引发变故的。”
张御深以为然,别看战事落下,天数抚定,可是距离越过那条线也就是一线之隔,稍有波动,就有可能导致所有人都是难登上境。
太素道人在旁建言道:“道友,此刻该当是重立正序,划定机玄了。”
张御点了点,要抚定天数,首先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让诸道不再彼此相争还不行,因为仅是大能平常问对,都有可能会推动此变。
要想完全制止此事显然不可能的,因为唯有问对才能得以追逐上境,元一天宫纵然被覆灭,可也是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当然元一道人若胜,所有人都被排逐,先天五太重开诸有,那自是不必考虑这些事的,他却不得不虑。
在场诸多大能也同样是想到了这个可能,亦都是沉吟不言,等着张御决断,这个事情不解决,那么重立正序也是一句空话,因为就算是他们不在攀登上境了,若有后来人再至,也同样需要面对此等问题的。
张御其实并不为此犯难,因为他只需去问对大混沌,就可以削减变数。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此事也不能只依靠他一个人去扛,还需要有更好更妥当的方式去解决。
按照他的思量,最好是能有一件宝器,似如先天五太所供奉的道莲那般的宝器,用以削减天数攀升。
不过以下境的情况来看,天数攀升本身是不可阻挡的,终究是会不断向上的,除非是如五位元圣一样重开诸有,那样倒是能够一劳永逸,不过这个方法恰恰是他不想采用的。
他们这一战,本就为了延续,而不是为了破杀,若是走了这条路,那却是倒退回去了。除此外,他觉得自己若是去到上境,想必是能解决此事的。
而且他能感觉到,自己成就此境,那么当元空之中当是可以驻留更多大能,而大能一多,诸人凭借自己的能力,恐怕也有办法解决此事。不过现阶段,他唯有先以问对之法先是削减此数,以免出现万一。
故他对众人道:“这里我已有定算,稍候自会有所安排。”
……
……
第三百二十三章 众意承气数
诸人得闻张御这里有解决之法,对此都是极为信服,无论金庭一方还是原来的元一道人治下的大能,俱是如此。
面前这位带领众道正面回应道争,进而战败元一道人,覆灭先天五太,哪怕不提这位如今可能凌驾诸人之上的功行,光凭过去的所做作为,威望也是无可企及。
而从属于金庭这边的大能更是知道,这位从来都是有的放矢,从不夸言,既然这么说了,那么一定是有把握的。
天数之事已有着落,可众人这时仍是看着张御,这是等着后者重新排布如今之规矩。
过去元空之中的规矩乃是由金庭与元一天宫共立,但实际上谁都知道仍是以元一天宫为主御,只是为了道争,所以维持明面上的好看。
而现在,原来的五位元圣一个不剩,元一天宫就此覆亡,而金庭这边,太素、蒙蚕二人也是洗脱了原先的气意,可以说是过去的两者从道法到名义上都是消亡了,故是需得重立。而所有大能理所当然的认为,下来当是尊奉清玄道宫,当是由张御来拟定此序。
张御没有急着做出此事,而是看向一边,那里是原来从属于元一天宫的诸道,这些人需得先处理下。
此辈在元一天宫推动之下与他们交手,此中固然有道法被拿捏的缘由,可实际上他们自身也不怎么想反抗元一天宫。
这也不奇怪,那些愿意反抗的人早就被五位元圣打压下去了,留下来之人有此意愿的早就投到金庭这边来了,也不会等到如今,最后剩下的,本就是最不想发反抗那些了。
这些大能虽然最后罢手停战,不愿意再为元一天宫出力,没有给他们制造更多麻烦,算是识时务,可也没有就此站到金庭这一边,所以说到底,他们的身份依旧是敌对一方的余孽。
纵然对他们有所助力,可也是出于自保的目的,所以他是不会宽赦此辈的,那样做就是对于那些甘愿舍却一切,与他一同奋战到底的同道的不公。
元一天宫余下大能此刻默然站立在那里,等待着金庭那边的宣判。
其实他们也是略感庆幸,己方纵然没有站到金庭这一边,可没给金庭带来多少麻烦,反而是暗中帮衬了不少,这样的结果或许能使得金庭稍加留情。
张御并没有立刻说此自己的意愿,而是将与周围同道交流了一下,这才对着那些余下大能,道:“汝等乃为元一天宫所驱驭,最后亦不曾反正,而今败战,当受责罚。”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缓缓道:“我金庭之意,今后若不见后进之道补足五位之数,则你等不得问对,不得与求道,汝等可是愿服此判?”
这里诸大能相互看了几眼,发现这个判罚巧妙,若是他们不得问对,则道行不得长进,而补足五位大能之数,也是极不容易。
到了如今,元空之中大能的数目已极是难增,下来成就当会越来越难,或许此事永远无法完成。可细想一下,若是他们愿意主动去推动道法,并且看顾下层,那么说不定可以加快这个进程。
说实话,这个结果已然非常不错了,他们之中有些人已然做好了被张御一口气全数逐入浑黯之中的打算了。故是所有人皆是对着张御执有一礼,俱是道:“我等愿服此判。”
张御微微点头,对着金庭诸人道:“天数之事,稍候当有交代,诸位同道可先行回转。”
诸人无不遵命,对着躬身一礼,各是退去。
这一回斗战,他们也是极有收获,特别是在与元一道人的对抗之中,映照道法相互问对,也是使得他们自身根本道法也大有长进,此刻斗战结束,正好回去慢慢收拾。巩固收获。
张御则是回到了清玄道宫之内,先是传一意去往玄廷,再是定坐下来,气意一落,便即开始问对大混沌。
这一次问对与以往截然不同,各种以往晦涩不明的道理,而现一观之下,却是被他清晰把握住了脉络。
并且他只要认为可以,那么可以将方才映照出来的混沌之我亦是投入其中,并相助自身问对。
此前那些映照之我只是短暂存有,然而在把元一道人击败之后,这六个映照之我,都是成为了他之化身,他随时都可以运化了出来,只是映照之所能,他正身也同样是具备,故而此刻不必多此一举。
以往问对混沌之下,天数只是稍微削减,隐没在一众大能的问对之下,显得不那么起眼。
然而现在,他一番问对之下,天数十分明显一层层的削减了下去,并且他还有一种一路顺此便可往更上道途的感觉。
这不是什么错觉,而是当真可以做到。只是他并不会沿此上行,所以现下仍是有所收敛的。
大混沌乃是变化本身,而修道人能够去往大道,正是由于这些变化的存在才能做到。
大混沌增添了无数的可能,也就导致了天道变数由此退下。所以换一个角度说,这其实并不是削减天数,而是问对导致变化的增多,才使得天数一时无从追及。
只是大混沌的变化是不受约束的,问对削减,正是因为他本身的约束并推动了某种方向上的变化。如果能使得这变化继续向上,并能维持住这个方向,但又不能过度干涉大混沌,那么就能将眼前天数危机渡过。
这个思路打开之后,他认为现在只需要有一件宝器能够替代他问对大混沌,或者让诸多大能可以利用此宝,在问对同时也能祭炼此宝器,彼此相辅相成之下,当就能做到此事了。
实际上,在道争之后,他的道行已然越过五位元圣乃至元一道人了,只要他有意,立时就能祭炼出超迈其上的宝器。不难做到这一点。
可那是他自身之宝器,只是适合他自己,他先走一步,可以指引后来之人,但不愿意以自身之道取代众道,那与恒常之道也没什么区别,反而是固束了诸道向前。所以此回当是让诸多大能都是参与进来,一并祭炼,如此才是正确的方向。
他定坐了一会儿,便将伸手摊开掌心,拿来了一缕至上之气和至混之气,在御中之力的调和牵引之下,两气盘旋往复,尽管彼此对抗,可却永远相互追逐,既不少失,又不曾多余。
他再手一翻,便将此气机种落至元空与大混沌之中,少顷,便有一只星莲浮现出来,而后一只华美无比的玄浑蝉自里振翼飞出,旋绕其上,洒下点点星屑。
诸位大能忽然心有所感,往上空望去,便见一对由无数灿光构成的双翼在元空之中展开,可见明光浑黯互相交替徘徊于上,同时有气意传下,告知诸人道:“众位道友可藉此传递气意,作以祭炼,当能遏阻天数迁变。”
那玄浑蝉这时双翼一敛,竟是沉落入了一朵星莲之中,诸位大能气意也是跟随着往那处去,发现不但能由此见得元空之序,还隐隐约约能窥见混沌之变。
诸人心下不由一惊,若是落入混沌之中,那么势必污秽气意,可随即再是观望,发现在这玄浑蝉飞舞之下,混沌之玄机却是以一种别样的方式沉浸其中,试了一下,发现自己居然能够由此探问混沌之理,且是祭炼了下,发现天数之变果是稍候遏阻。
心下立知,若是借由此物,那么他们当是能够解决天数之难,不由心绪一振,他们本以为,张御想解决此事,也需一些时候,可没想到如此之快便就找到了方法,此时此刻,诸人无不是心悦诚服的对着清玄道宫所在执有一礼。
天夏空域,清穹云海之上,诸位廷执神情一片肃然,他们正在等待结果,方才训天道章的变动,让他们知晓上层之战已然进入了最后关头。
他们这里固然战败了元夏,可关键仍是在于上层,若是上层若是败了,元夏则又会回来,他们也是无从抵挡。
许久之后,武首执忽有所觉,仰首看去,便见一枚金色符书从虚空之中飘荡下来,他肃然自座上站起,双手探出,将此符接过。他神情严肃的将此符打开,看有片刻后,抬头迎向诸廷执,沉声言道:“我天夏诸位执摄力挫元夏大能,已然赢下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