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精校版]

第22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乱军之中甲胄非常罕见,徐志自然是选弓箭手。
一阵“呜呜呜——”的号角声中,先期过河的部队接到指令开始准备作战,二千弓箭手从浮桥快步渡河,而那些藤甲兵解开藤甲作为浮力还真的很顺利的渡水。
河岸并不适合作为战场,义兼过河之后查看了一下地形,将部队带到距离浮桥约一里外的空地,徐志则是留下来监督辅兵搭建新的浮桥。
算上昨晚过河的三千辅兵和刚才过去的跳荡兵,南岸的部队已经有六千人,义兼正是带着这六千人打算先与来敌接战,而后让后面过河的藤甲兵和弓箭手迂回包抄全歼杀来的一万叛军。
衡山郡地形其实与南郡差不多,基本都是多山多林的地势,甚至郡内有一道长达两百余里的山脉。
在这种地形之下,想要远远地看见敌军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敌军的动向需要靠斥候接力形式地汇报。
义兼就听着斥候回报“敌军接近十里、九里、八里……”的往下减,等到斥候回报敌军还剩五里竟然掉头时,做好备战的义兼直接跳脚。
两地相隔着一座矮山,想来是敌军在高地看见秦军已经列队待战退缩了?
后面过河的徐志听到邾县叛军掉头在跑,说道:“我的本部已经渡河,不若追上去掩杀一阵?”
义兼看了看地形图,过了那一座矮山是相对平整的地带,点头:“也好。”说着对旁边的传令兵下令:“命上宪率领本部登山。”虽说敌军撤退,但是必要的防御还是要部署,毕竟后面可还有相应的攻城器械还没渡河。
上宪是藤甲兵的一名军侯,他以前不过是一名百将,在与桂越、瓯越、闽越作战中立功被提拔为军侯。
不过话说回来,三千五百战兵中只要是没死的人,现在最差也是百将,也正是有这些人作为骨干,南郡的军队有了骨架才搭建得那么迅速。
五百骑兵在徐志的率领下直接追上去,他们绕过范围不大的矮山看见的是一支没有任何队形可言,在向邾县撤退的敌军。
先前徐志还担心那是叛军在故布疑阵,绕过矮山时才显得有些小心,现在已经是平原的地形看见前方六里外乱糟糟的敌军没有前军、中军、后军只是围在一起,刹那间心里的轻蔑到了一种程度。
军队之所以分为前军、中军、后军并不是为了好看,而是部队需要展开分出层次。在攻击时前军为先锋,中军和后军很多时候是作为预备队的存在,可以按照战况调动兵力投入需要的位置。在撤退时,后军的作用在于遇袭时可以暂时挡住敌军,使其它部队有反应的时间。
“冲上去。”徐志拔出腰间的长剑,指着前方没有任何层次可言的敌军,吼:“杀!”
叛军似乎也没有预留斥候的知识,直至奔腾的马蹄声大作时,他们才发现有秦军追上来。
发现有秦军骑兵杀来,一万叛军竟是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大喊大叫起来。
这种吵杂的环境,饶是带兵的人想发布什么命令也成了奢望,整整一万叛军此刻除了喊叫什么也做不出来。
争先恐后本不应该形容在大喊大叫上面,可是这一万叛军除了大喊大就是停在原地没有反应。
驰骋中的徐志看见敌军停留在原地立刻皱眉了,他只有五百骑兵,只适合追在后面掩杀。
接近四里时,徐志没有发布催动战马加速的命令,敌军挤在一块让骑兵冲阵什么的是自己在找死。就在他考虑部队迂回转向或者撤退时,那一万叛军的举动令人有些目瞪口呆。
一万叛军先前不动是被突然出现的秦军骑兵吓住了,本能地停下脚步观望。随着秦军骑兵越来越靠近,他们心里的恐慌也就越强烈。还没想好到底要怎么办的时候,他们眼尖的发现不远处的矮山上飘起了秦军的旗帜,立刻从惊骇中回过神来,下意识觉得追来的少量骑兵是先锋,后面会有更多的秦军杀来。一个率先脱离队伍跑,随后是更多人拔腿就跑,一万人像是天女散花似得四处逃窜起来。
徐志前前后后打了几年的老仗,比这个更加荒谬的场面也不是没见过。他看见前面的敌军喊叫着像是没头的苍蝇乱跑,立刻下令骑兵加速。
这是一场没什么好描述的战事,无非就是骑兵追在后面屠杀,其过程是骑兵追上一个从后面劈出长剑或是刺,要么就是驱动战马撞或踩。
等待义兼后面派来的部队到达战场,看见的是尸体一直朝前延伸的画面,追了一小段遇到回转的骑兵,这些骑兵的战马两侧挂满了血淋淋的首级。
“进入城内的敌军数量不会超过两千,其余或死或逃。”徐志有那么点满脸红光,五百骑兵击溃一万敌军,说出去是极为长脸的事情:“若是各郡的叛军都是这样……”
义兼截断:“衡山郡的叛军精锐全被调去攻打安丰,万般不可轻敌。”话是那么讲,可实际上他内心里非常瞧不起叛军。
徐志有点不以为然:“邓宗有军队十万,围攻只有一万且没有城墙的安丰守军两个多月还打不进去,由此可见不过是人多,战力嘛……呵呵!”
他们断定邾县守军不敢再出城作战,商议了一下决定由义兼率领三千跳荡兵、二千藤甲兵、一千弓箭手、一千长矛手、一万先行开到邾县外围震慑敌军,徐志就领着一千陌刀手、一千弓箭手和剩下的辅兵留在原地看守浮桥。
义兼来到邾县外围时,一眼看去是一道低矮的城墙,墙高不会超过四米,而且从墙面夯土的不同颜色看去,显然是叛军后面加高的。
“不堪一击的叛军,低矮的城墙……”义兼很轻蔑地在嘲讽,转头看向麾下的部队时正想大笑出声,而似乎想到了什么笑容僵在脸上:“不堪一击?对啊!叛军这么不堪一击,那收复中原岂不是会很轻松,南郡真的有两年的时间?”
第0175章 情势多变
帝曰:“朕欲定邦,固不动也。今时到,取中原乎?”
博士答:“中原新得,复又判,乃邪。旧国贵之多,民不堪征,判也。赵,良人寡众乎?魏,其邪兮。大患于东,田氏复也,急攻。”
帝曰:“朕伏两路,上郡、三川之地,计四十万。募玞,百万计也。”
博士曰:“时不同,囃唬也。欲民附,善耳。征死,讨也。定,不可也。”
帝怒:“朕意决!判,坑之。复判,平之。兵盛,嫣复又之,大蹂大搏。”
博士泣之无声,众从之。
……
吕哲看着咸阳传来的情报默然无语。
始皇帝向群臣说,是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麻烦,动乱开始的时候选择按兵不动。等待了许久,各地应该起兵反叛的人都行动了,已经到了出兵一举扫平叛乱的时机。
博士在秦国已经不复以前的地位,所以情报中的博士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广博有才的人向始皇帝解说。他们解释,中原攻占的时间并不长,反叛一直有,不过这次的规模太大,诸地的民生被破坏殆尽,若是没有一套实际可用的安抚手段,镇压得了一次还会有下一次。他们又向皇帝解释,六国旧贵族躲起来了,想要清剿干净比较困难,民间的赋税和徭役也太重,反叛的人才会那么多。赵地心向赢秦的根本就没有多少,杀是不是要全部杀光。真正的心腹之患其实在齐地,应该把首先起兵的田氏血腥镇压下去,只要齐地平叛了魏地的反叛却是小小的旨意就能安抚。
秦国现在已经准备好四十万的大军,分别是在上郡和三川郡,始皇帝还打算征召上百万的民玞用以保证后勤,只等待他的一道命令,扫平中原叛乱的军事行动就要开始。
众多臣子劝说,现在已经与以前不同了,光靠杀戮是损耗国力,想要使黔首真的对秦国归心不能只靠血腥,还需要进行善待。各地对秦国广征徭役的举动十分的恐惧,认为服徭役出门就无法回家了,光靠征讨杀戮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应该从根本上去解决,也就是给予民间休生养息的时间。
始皇帝的答复非常简单,大概就是和当时唐雎对辩差不多,敢于反叛的都应该杀干净了,不相信兵锋鼎盛之下谁还敢再判,若是一地有一人反叛就杀光一地。
嬴政是暴君吗?从某些方面来说,是的。吕哲毫不怀疑反抗没有停止的话,始皇帝真的会把中原给屠杀干净。
按照时间,徐岩现在应该已经被任命为征东将军,他抵达三川郡之后就该出兵,那么秦国对中原的作战就要展开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