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精校版]

第87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出了函谷关继续向东边走,他们一路上所遇所见基本上都是在进行基础建设,每每走到一地最先发现的就是当地的青壮几乎全被雇佣,建设也是针对道路。
说实话,雇佣每一地的青壮真的能达到稳固地方的作用,毕竟只要青壮受到约束,有些人哪怕是想要作乱只要无法聚集足够的青壮也能很快被镇压下去,对此来自陇西郡的几个族长可谓是深有体会。
帝国掌控陇西郡也是从招募青壮入手,一共从陇西各县招募七八万青壮,组建了第二十骑兵军团不说,剩余的人不是成了辅兵就是作为辅导参与训练军方士卒的骑术教师,结果不但是陇西郡的很多地方在第一时间受到约束,因为太多的青壮加入到军方,很多地区刹那间就与帝国完成了“融合”。
北疆是会爆发大战,爆发战争对一部分人来说是危险,但是对另一部分人却是不小的机遇,特别是对于胆子大又有资本的家族来说,那意味着在中枢露脸的机会,也是发一笔大财的好时机。
帝国未来会加强对骑军的建设,战马肯定相当好卖,那些急于申请前往河套或是其它草原的家族,他们正是看到长期的利益才会抢手先机。短期内也不是没有什么好处,说得高尚一些是就近支持帝国军队作战,可以出物资也能出人,物资卖能卖上高价,出人却是不怎么靠谱。
帝国当然不需要家族以私人名义出人助战,也不需要哪个家族以资助的形式捐献物资,但是就近贩售物资不是省却帝国的很多运输麻烦,那些自己运送物资前往北疆的家族自然是能够得到来自帝国的好感,不管怎么看都是一种另类的投资,且这种机会并不是随时随地都有。
一片纷扰繁华中,也不知道谁传出消息,说是萧何和娩杓很是匆忙地向着渡口而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得堂堂执政官和商部尚书匆忙没人知晓,但是并不妨碍口口相传之下一块凑热闹。
中亚各国的使节也得到消息,他们也有着相同的好奇心,本身也是在南城,位置离长江那边并不是太远,稍微商量一下也决定过去看看。
一帮长相有异于华夏人的人群,他们还没有靠近就发现前方人流多得有些吓人,有懂得东方帝国语言的人从各种各样的议论声中得出一些消息。
“他们有舰队前几天在长江口那边靠港,今次来的是两支舰队的指挥官,从海外带回了不少珍宝。”
“东方帝国的水系太便利了,长江直接拥有直达的出海口,实在是令人羡慕。他们说的海外是哪?”
“似乎是倭列岛还是什么岛,前一段时间靠岸从船上卸下数百口箱子,船队上的士兵直接向围观的人展示,箱子里装的是黄金、白银、珍珠之类的财宝,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其中有一种是珊瑚礁?”
各国的人在南陵并没有什么特权,他们刚开始出现的时候还能引得一阵新奇,但也仅仅是让人觉得新奇,后面好奇的目光依然会有,但是更多的是用土包子的目光在看待,毕竟他们什么都买的德性实在是不免让人觉得没见过繁华。
因为没有什么特权,一群外国人想要靠近只能是人挤人,他们在挤的时候会用本国的语言抱怨东方帝国没有待客之道之类牢骚,不过该挤还是要挤。
“这就是他们的舰队?看着不怎么样啊!”
“不清楚,不过看那些船只很明显是内河航行的平底船。”
“这样啊?那就是海上舰队停在了海港,真想看看他们的海上战舰是什么模样,与我们的战舰比起来又有什么不同。”
“会有机会……看!在抬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装满金银?”
“打开了、打开了……真的全是金灿灿的黄金啊!还有白晃晃的白银!”
第0873章 欢迎来搞!
今天是中亚各国使节觐见吕哲的日子,他们一大清早就被鸿儒馆那边的官员引领着抵达宫城的城门外等待。
因为是正式觐见的日子,各国有资格进入宫城的人都是穿上本国或是本族的盛装,装饰上也尽可能使自己穿戴严肃或是华丽,不免又在一些细节上尽量地展现属于本国或是本族的底蕴。
帕提亚崇尚黑色,他们的正服基本上是以黑色为主,款式为一种宽松的长袍,与之华夏长袍略有区别仅是在袖子的部位,华夏长袍是宽袖模式,帕提亚长袍为窄袖模样。华夏人穿长袍的时候会有腰带束腰,帕提亚人却是没有束腰用的腰带,特别是华夏人的头发是用纶巾等物束起来,帕提亚人却是披头散发的模样然后在头上披着与长袍连为一体的宽松帽子。
巴克特里亚人似乎是特别崇尚白色和黄金颜色,他们的本国盛装也是一种长袍,不过相对于华夏长袍和帕提亚长袍都显得更加不同。那是一种好像两个布片缝合的裙子,呈现合身的贴紧,大体为白色,边角会有金黄色的镶边条纹,腰间那条腰带上也有着形式复杂的条纹。华夏长袍和帕提亚长袍是长度差不多抵达脚踝位置,巴克特里亚的长袍长度却仅是抵达膝盖骨位置,因此巴克特里亚的衣服更像是一种裙而不是袍。他们穿着长度仅是到膝盖骨位置的裙,脑袋上倒是没有帽子,一头并不长的头发也没有任何的发饰。
要说帕提亚人和巴克特里亚人都有自己本国特色的服装,两国服装上也呈现出简约的美感,其余各国或是各族要说有什么特色也尽是凌乱和模仿,像是阿兰人和斯基泰人的服装款式及与巴克特里亚……错了,应该说是模仿于希腊款式,但是不同于白色和金黄色那么搭配,阿兰人的绿色和橙色搭配起来要有多怪就有多怪,斯基泰人干脆就是一身的鲜红色配上横条的黄色看去像是煮熟了的虾条。
阿拉科西亚人和克什米尔人的穿戴同样是穿着分为上下身的衣服,上身像是一种马甲、下身是一种宽大像是灯笼般的长裤,要是有见多识广的人在场,其实能分辨出他们的衣服款式更加倾向于印度文化色彩。
穿着各式各样,好看或者怪异的服装,各国等待觐见的人,他们离帝国官员所在的等候区并不是太远。帝国官员在张望和观察他们,他们自然也会对帝国官员进行张望和观察。
“东方帝国的官员,他们的服装很大气。”
“好像是的,他们的服装极力在呈现朴素的华丽,那种宽大的长袖看上去美极了。”
“他们身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宝石?”
“不不不,那不是宝石,是一种叫作玉或者翡翠的东西。用玉石或是翡翠雕刻成为玉佩或是吊饰,似乎是用来压衣摆之类的功用。”
“不得不承认,在服装的领域上面,东方帝国研究出了相当多的款式,有专门用于劳动,有平时的休闲,还有专门的礼服。或许我应该向国王进行建议,应当学习东方帝国的理念来进行着装上的改革。”
有那么几个人使臣对巴克特里亚使臣的话点头,也有那么几个使臣是嗤之以鼻的态度。
每个国家或者是每个民族,必然会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服装,那是历史发展的璀璨性质,也是文化理念不同带来的多样化,不过越是落后的族群对于强盛民族的模仿痕迹更重是必然,就像是希腊文明于地中海属于领先地位,那么地中海附近的国家或是族群自然会是被希腊文化影响,这个影响是服装、饮食、理念等等方方面面。
希腊文明在长久的历史时间段引领着西方,直至是深根蒂固的程度,哪怕是希腊文明没落之后,他们的文明还相续在影响着整个西方,像是崛起的罗马就是完全继承于希腊的服装、饮食、文化,连带希腊的宗教体系也完全为罗马所掠夺,毕竟罗马人向来有掠夺一切的习惯。罗马战胜某个国家不但是在物资上进行掠夺,敌国的众神也将掠夺成为自己神系的一份子,成为主神或是仆从神。
一声钟声,排队等待进入宫城的帝国官员从议论声肃静下来,本来离开队列的人也赶紧回到原位。
“看到了吧,他们是从衣服颜色来区分谁的身份贵重,身穿紫色的官员排在最前面,绯色排在紫色后面。其下还有绿色和青色,不过身穿绿色和青色官袍的官员似乎没有足够的资格参与他们所谓的朝会。我们旁边这个穿绿色的小官,他还是沾了我们的光才能参与朝会。”
“听说他们的天子是穿戴黑色,那种叫作冕服的服装。冕服是东方文明中诸侯以上身份尊贵的人才能穿戴,每一个级别的冕服也有很详细的讲究。”
各国的人还在叽叽喳喳,鸿儒馆那边的官员……也就是他们议论声中一个身穿绿色官袍的人,那个是沾了他们的光才能参与朝会的小官,他不得不出声制止。
制止完毕,各国使臣口中的小官,他内心里非常不爽地想着:“还说老子沾了你们的光,真是一帮没开化的猿人。”他会骂出声议论的那帮人,实在是因为那些人露出来的小腿脚毛真的是太浓了。
紧闭的城门在一阵“咿呀”声响中被推开,左右两边的城门大开,从两边的里面整齐走出各自两队甲士,他们出了城门之后分为三步一岗,站立在城门的左右两边。
“按照安排,我们是从右边那个城门进入。”
“哦,那走吧。”
鸿儒馆的小官又立刻制止了,他面无表情地让各国的“猿人”等着,说是人还没有到齐。
各国使节下意识就看向排队等候的帝国官员那边,发现那些帝国官员安安静静站在原地,本来以为是被歧视的心理降低,也跟着老老实实待在原地等候。
话又说回来,华夏是以左为尊的观念,安排各国使节从右边进城还真的是一种歧视,不过别说各国使节不知道,就是被知道又怎么了,他们不愿意从右边进城大可以滚蛋。
没有等多久,三队车队在护卫人员的护送之下抵达城门外的广场,车驾继续前行,护卫人员则是待在广场外围。
车驾近了,差不多是在同一时间一同停了下来,因为是一种无遮挡的诸侯王马车款式,有人老远就认出三辆车驾上分别是魏王魏咎、赵王赵歇和秦王扶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