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精校版]

第1063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是啊,儒家也不知道是怎么招惹皇帝,皇帝不止一次压制儒家的活动。
“呵……”陈宇冷冷地笑了一下,盯着黄叶,有些逼人地说:“我们什么时候得到过君王的青睐?我们从来都是逆流而上!”
在场的人都知道陈宇是在睁眼说瞎话,儒家有得到过君王青睐的,并且不止是孔子在世时的那一次,后面几个诸侯国也是采用儒家思想治国,但比较悲剧的是这些国家本来还好,选择以儒家治国之后很短时间内就灭亡,吓得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再用儒家思想治国。
事实上在春秋那种阶段,儒家真的是一个天大的悲剧,毕竟春秋是大争之世,讲的就是图强,国家能不能存在并且强盛可不看仁德,更不是依赖于讲礼,是不择手段和不留余力的图强,所以儒家不得到认可才是理所当然,只有脑子缺根筋才会在春秋的大争之世中使用儒家治国。
儒家的生命力是所有学派中最为顽强的,没有之一。长达数百年没有得到统治者认可,换作一些学派早就该树倒猴孙散了,儒家却是在困境中一直壮大。
儒家为什么会在权贵不认可的时候还能壮大?要诀只有一个,那就是儒家的有教无类,他们吸取所有能够吸取的门徒,以维持庞大的数量来保证存在。
其它的学派明显没有儒家的觉悟,许许多多的学派走的都是精英化,也就是那些学派对择徒相当严格,不像儒家什么人都要。
走精英路线的学派,风光时或许会非常非常的风光,如纵横学派因为出现苏秦和张仪盛极一时,可是自苏秦和张仪以后,纵横学派的风光还在吗?纵横学派的风光不但不在了,其实到底还有没有门徒都不是那么确定,至少就没有比较出名的纵横士在活跃。
不止是纵横学派,许许多多的学派都是一般光景,战乱不过几年,一些整个学派只有个位数的人,一场兵灾就能被灭个“满门”,结果是活跃在帝国的学派真的是不能和以前相比了。
整个儒家都要感谢孔子他老人家,不是感谢孔子创造出儒学,因为孔子只是在担任图书馆管理员的时候将之前许多的知识整理并备注,备注的时候又进行挑选和整理,从中悟出一些新的思想,儒家的建立不是由孔子一人,是站在历代先贤的肩膀上。
儒家门徒要感谢的是孔子的一个行为,那就是有教无类,让儒家从一开始就得到众多来自于底层的拥护,最重要的是因为这样而拥有庞大的门徒数量。
要不是因为有庞大的门徒数量,儒家根本不可能支撑这么久,同时也是因为儒家门徒强调孔子有教无类恩泽庶民阶层,用这一个事实来开始“造圣”,使得几乎所有寒门庶民感激孔子开创将知识分享之先河,来加强儒家内部的向心力,否则儒家的生命力也不会这么顽强。
“不一样了,真的不一样了,现在已经不是坚持就有机会的光景。”黄叶不敢说的太明白,他的意思是帝国越来越强盛,现如今的皇室持国的时间不知道会有多久,儒家想到等到新的皇室出现不知道要几年。他说:“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发扬有教无类的核心思想,或许能够在‘域外’寻找到我们的宝地。”
什么意思?不就是看到帝国皇帝不乐意儒家进入官场,至少是不愿意儒家把持朝政,所以应该到其它的国家去寻找机会嘛!
“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们也只能那么做了。”黄叶看得无比清楚,现任皇帝不会允许儒家在帝国壮大。
“可恨……叔孙通不和我们配合。”陈宇满脸阴霾地说:“要是他愿意和我们配合,至少我们能够争取一下成为……的老师。”
省略号是因为陈宇压低了声音,他指的是皇帝的子嗣,随便哪一个子嗣都行,至少是撬开了皇室的一扇门,只要是操作得当或许能扭转皇帝对儒家的偏见?
不得不说陈宇的想法还真的是有点远见,但那并不是来自于陈宇的思考,是众多儒家门徒商量出来最可行的方法。
必须说明的是,历史上儒家的崛起还真的是走这样的一条道路,要是历史没有改变的话,他们是傍上了汉景帝刘启的其中一个儿子,汉景帝刘启的这个儿子一开始并不显得特殊,在黄老学派把持汉帝国朝政的时候,儒家也没有能力成为太过重要皇子的老师,所以能傍上其中一个皇子已经能算是天大的收获。
汉景帝的那个儿子自然是刘彻,不过那个时候刘彻还不叫刘彻,是叫刘彘。儒家做梦都想不到刘彘会成了汉帝国的皇帝,他们的一次尝试性的行为仿佛是被“天命”加持,然后又出了一个像神棍更像是儒家门徒的董仲舒,儒家自此迈出了掌握华夏民族命运长达两千年的辉煌道路。
“哪怕是博士愿意,最终有可能吗?”黄叶感受到车子的停顿,很认真地看着陈宇,说道:“不可能的,且不说现在早不是皇子单独接受教育的光景,众多皇子进入学校,我们(学派)的人难道就没有在教育皇子?”
陈宇被说得有些恼怒,“哼”了一声,说道:“那是他们太没有用了。”
黄叶有点不想和陈宇聊天了,他看到的陈宇是一个偏激且太过阴霾的形象。
儒家的机遇是不好,但是远远不到绝望的时候,偏激和倾向于阴暗非但对儒家没有任何的助益,反而极有可能使得儒家更进一步激怒皇室。
现在的皇室……至少是皇帝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对内显得温和,但皇帝的耐心总是有限度的。儒家已经在一次献俘大典上激怒过皇帝,当着几十万人高喊口号且跳楼的那一幕实在是太恶劣了,也让帝国的文官集团和武将集团没有浮出水面的隔阂变成了互相针对。
理智的儒家门徒事实上非常庆幸皇帝的温和,要不光是激化文官集团和武将集团的矛盾这一点,皇帝灭了儒家都没人会喊冤,因为那事情做得真的是无比的恶劣。正是出于这点,很多儒家门徒对皇帝打压儒家有另一层的了解,认为皇帝打压儒家其实是在保护儒家,毕竟那一次之后不但武将集团恨儒家入骨,文官集团也对儒家十分痛恨。
“应该是到了?”黄叶说着径直站了起来,他对着几个与自己一般温和不带偏激的人招呼:“我们且下去?”
黄叶的招呼得到不少人的回应,他们都是不希望事态再一次变得严峻的人,或是认为找到了新方向的人,因此内心里期盼的不是偏激地去痛恨谁和埋怨谁,只要用行动来证实一些事情。
下了车,举目看去是一片平地,那里有众多的士兵看顾着许许多多看着就是奴隶的人。
“那些就是我们要实验新想法的人群吗?”一个看着年轻的儒生眼眸里带着好奇,他说:“真的是什么人都有啊!”
确实,他们看到的这一批是刚从西域那边押解到帝国腹地,不像是之前大多来自百越或是草原,因为白皮肤、黑皮肤、麦色皮肤的人种都有,并且哪怕是同样的皮肤也有着不同的头发颜色或是眼瞳颜色。
“看着很是落魄……”黄叶目视那群穿着统一囚服的异族人,心想:“大多看上去很像是营养不良,也许改变他们健康状况是最好的第一步?”
第1030章 傻不巴几的
从西域到帝国的陈郡路途何止是万里?他们是从去年的春季开始走,走了将近两个月才进入帝国境内,然后又从河套区域开始出发,走了将近四个月才抵达陈郡。
这一批从西域被押解到陈郡的奴隶,他们的来源非常复杂,有来自地中海诸国(或势力)的白皮肤和黑皮肤人种,更多的是来自中亚的黑皮肤和麦色人种。他们从西域出发的时候,总数量有十三万人,在西域当地赶路的时候因为生病死掉了一些,进入河套的时候还有十二万五千来人。
帝国极度缺乏劳力,原本不怎么在乎异族性命的政策因此而稍有改变。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开始有点在乎异族人的小命了,不然两个多月的路途上不会只是死掉五千左右,应该是更多。
十二万五千奴隶在河套的时候被选出了一些,他们是一些懂得放牧技巧的人,会被留在河套成为官属奴隶,为帝国建立的牧马场放牧马匹。这一部分的人数并不是太多,只有大概二千余人。同时,因为一些其它的原因,留在河套的奴隶还被挑选出三千名妇女。
大概是在河套停留了半个月,改善了一些营养的奴隶大队又在帝国部队的押解下启程,他们是走雁门郡的路线,并不是选择从北地郡或是上郡南下。
半路上,一直有军方或是地方的官员到来,他们挑选认为有用的奴隶,一次、两次、三次……不知道几次的挑选,再加上路途上依然有奴隶病死,从河套出发时的十二万奴隶的数量越变越少,抵达陈郡的这一批只剩下三万不到。
“看着大多是壮年的男性奴隶?”黄叶问押解的军官:“数量是三万出头吗?”
军官是一名军侯,他面无表情地点头:“总共是三万一千四百人。这个数量里只有三千妇女,其余皆是男性。”
一旁那个比较年轻的儒生好奇问:“是战败的俘虏吧?”,他的意思是,不然怎么会大多是男性。
“是的,大部分是战败的俘虏,一些是剿灭的马贼、沙盗,包括之前被马贼和沙盗掳掠的人口。”军侯如此说。
年轻的儒生讶异道:“啊?我们剿灭了马贼和沙盗,为什么那些之前被掳掠的人不释放呢?”
“为什么要释放?”中年军侯一脸的纳闷,奇怪地看着年轻的儒生:“他们不是我们的族人,我们并没有保护他们的责任。”
黄叶阻止了年轻儒生,他必需阻止。
帝国近些年来一直在宣传国家和民族,是那种一刀切的民族政策,既是世界上只有两个民族,一个是本民族,一个是非本民族。军方是最先接受这种论调的人,他们也必然是接受这种“一刀切”论调的群体,毕竟开拓的路上什么遭遇都有可能,他们是处在一片敌视的环境之中,很多时候不将异族当人能够有更强的攻击性,也避免了因为仁慈而带来的麻烦。
自然,为了不使军队变成野兽,军队又被植入一种观念,那就是他们对同一族群的同胞有保护的责任,他们不能将对待异族的手段用在同胞身上。这种观念被一再强调,很多时候一件事情不断进行重复,再加上一些例子上进行引导,不是那么回事也会变成那么回事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