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精校版]

第453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号角声一声高过一声,显然是在催促前面的人快走,别挡住后面部队的攻击面。
那一百个巴牙喇兵犹豫了片刻,又同时发出一声喊,举着盾牌前赴后继冲来。不过,这一次进攻,他们的脚步明显地显得犹豫,有的人眼睛里甚至还闪过一丝畏惧。有机灵的巴牙喇兵已经佝偻下身子,尽力地缩小自己的受打击范围。
如此一来,他们的阵形就显得有些散乱。
“不愧是建州白甲,付出了超过五成的伤亡,依旧没有溃散。金人不满万,满万天下无敌的名声也不是白叫的。这只军队练得不错,敌将是个人物。也不知道是岳托、多尔衮还是多铎。想也不会是他们,这三人可多是爱新觉罗家的直系子弟,怎么可能只带这么点兵。”孙元忍不住赞了一声,不得不承认,清国立国之处,国势正处于上升期,这个时代的八旗军确实是远东地区第一强军。只不过,等到清兵入关,占领北京之后,八旗军迅速地糜烂下去。到最后,只能依靠投降的汉军在前线作战。
听到孙元对敌人的称赞,所有宁乡军军官面上都带着不服。
所以,下令的声音更是响亮:“向左——”
听到这一声命令,所有的士兵都同时将长矛向左一摆。
其实,宁乡军的长枪战术说穿了就是左刺、右刺、收枪三招。也就是说,部队的长矛战术中根本就没有前刺一说。
前刺这种战术,无论你的枪林再密,枪与枪之间总有一道缝隙,遇到武艺高强的敌人,人家手中的盾牌一荡,撞开枪杆子,就能顺利地沿着这条缝隙突进来。
但斜刺却不同,这个漏洞却被彻底地堵上了。
只是这样一来,士兵就将正面亮给了敌人,自身的安危得交给旁边一个战友斜刺过来的长矛,得对战友彻底的信任。
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孙元也派出过士兵模拟敌人的进攻。
保护自己是生物的本能,刚开始的时候长矛手还下意识地躲闪和出枪格挡。但军官们无情的鞭打和花样百出的惩罚让士兵形成了条件反射。
这才是宁乡军长矛方阵的精髓,以前,无论王允成派多少人过来偷学,却怎么也学不像。
所以,今日一上了战场,无论对面的敌人如何凶狠丑陋。士兵们都依照着平日的训练,长枪同时朝左刺去。
“刺!”
第二波进攻的建奴刚冲进枪圈,就看到无数条长矛从自己的侧面刺来,直接没入自己的身体。
长枪入肉的“噗嗤”声响又一次响起,叫人听得头皮发麻。
第0406章 猪队友真难搞
如同上次那样简单,只一轮排枪齐刺,一切都结束了。
地上再没有一个站起来的巴牙喇兵,两百人整齐地倒在宁乡军长枪方阵面前,有人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有人还在高声哀号。血在地上流成了小溪,天气实在太冷,肉眼可见,有腾腾热气冒起。同先前火枪冒出的白气不同,这白色的热气中带着浓烈的血腥味。
孙元对部队今天的表现非常满意,说句实在话,长枪方阵刚组建的时候在战场上也获取过不小的胜利。但是,滁州时,部队被李自成骑兵冲击的时候还是付出了不小的伤亡。打阿山的时候,也有些吃力,好在阿山部之有一百真正的建奴,部队的压力并不大。有的时候,孙元虽然有过超过这个时代的人的见识,可对于长矛方阵,他内心中还是动摇过的。毕竟,这个战法不过是后世网络上军事达人们的纸上推演,并没有经过实战检。
在真实的战场上,效果如何,也不过是大家的想象。
因此,在渤海所的这一年半时间里,孙元也曾经对自己产生过怀疑。甚至还想过,干脆组建一支纯粹的火器部队。
今日这仗打得如此轻松,叫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长矛方阵战法在这个时代非常新鲜,在冷兵器战争时代,步兵的战斗本能是杀死最靠近自己的敌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长枪斜刺战术,则舍近求远。这个战术的最关键之处在于对身边战友的绝对信任,相信战友能够在瞬间将朝自己扑来的敌人刺倒在地。
这是团队合作,这于是近代军队的特点。
相比起古典步兵,近代军队就是一台高效率的杀戮机器。
再强的古典步兵军团,遇到近代军队,等待他们的不过是一场单方面的大屠杀而已。
这个年代的清朝军队在个人勇武,单兵素质上确实是大大地高过宁乡军,可这又如何?他们终归不过是古典军团,同宁乡军在武器上有代差,在战术上有代差,被人彻底碾压没有任何悬念。
后面的清军主力已经全部出动了,不过,眼前这惨烈的一幕让他们的脚步慢下来。什么时候,建州勇士被人这么简单地一个齐刺就杀光过?
前面的队伍停下来,偏偏后面的人不明就里,依旧不住涌来,彼此挤在一起,形式立即乱起来。
到处都是清兵军官的怒骂和皮鞭抽打人体的声音:“冲上去,冲上去!”
这个时候,就算是派个笨蛋来做宁乡军指挥官,也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孙元就算再不懂得随机应变,就算只能结硬寨,打呆仗,也知道现在正是进攻的良机。
敌人的士气已丧,人数也不比宁乡军多多少,也许,一个冲锋还真就将战斗解决了。
见识到现代战争机器的厉害之后,孙元意气风发了,大笑一声:“派个通讯兵去禀告卢督师,就说我军在前进途中遇到大队建奴来袭,人数大约五千。我部有信心在半个时辰内解决战斗。还请天雄、宣府、大同两路大军尽快向我靠拢,与敌决一死战。”
“那么,全军,出击!”
一声高喊,小毛立即挎着腰鼓跑出方阵,扑通扑通的鼓声响了起来。
韶伟:“一队,向前!”
温健全:“二队,前进!”
在阵角站了半天,被西北风吹得浑身发冷的犟驴子听到鼓声,用尽全身力气高喊:“终于捞着咱们上阵了,三队,前进。我宁乡军——”
“乌拉!”这一声吼即短又促,却是用丹田之气而发,浑厚低沉,叫人听得浑身骨子一震。
……
还没等斥候骑兵上马,突然,有五骑从背后的不远处狂奔而来。为首那个骑士手中举着一面黑色的宁乡军旗帜,正是宁乡军斥候骑兵:“孙将军,孙将军,紧急军令,紧急军令!”
这个时候,乌拉声已经次第响起,在有节奏的鼓点中,两千宁乡军结成整齐的阵形,正一步一步,缓慢而坚定地向前移。
看到骑马冲来的斥候,突然间,孙元心中闪过一丝不安。
斥候冲到阵后,立即从马上跳下来,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才挤进长枪方阵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