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精校版]

第50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可等了半天,刘宇亮却没有吭声,只身子颤个不停。
这情形让孙元大为惊异,再定睛看去,刘宇亮的眼圈开始红起来。不片刻,泪水就连串地落到纸上。
还没等孙元说话,刘阁老身边的扈从都是低呼一声:“阁老,怎么了?”
“孙督师,孙督师被建奴给害了,阂府上下百余口,除母亲和幼孙二人之外,全部罹难。”说到这里,他喉咙里发出阵阵呜咽,显是悲不自胜。
“哪个孙督师,难道是孙传庭?”
“不对吧,孙传庭不是正和洪亨九一道带着陕军入卫,如今正在半路上,怎么就被建奴给害了?还有,孙伯雅是山西武卫人。建奴又没打到那里去,他的家人怎么可能罹难?”
确实,前一阵子,因为高起潜的关宁军大溃,朝野大震,崇祯皇帝急招陕西军入卫。据说,孙传庭和洪承畴的人马加一起有十五万。当然,古代的军对在对外宣传的人数上,都会翻上两番,谓之为号称。三国赤壁大战的时候,曹操有部队十来万,不就号称八十万大军吗?
因此,就孙元看来,陕军估计也就五六万人马,扣除辅兵和民夫,应该有两万多战兵。不过,陕军都是一场战役一场战役打出来。却是不逊色于天雄的强军,比关宁却要强上许多。
刘宇亮的随从都是大为不解,乱七八糟地问起来。
孙元心中一动,突然问身边一个小吏:“现在几月几号?”
那小吏一拱手:“孙将军真是贵人多健忘,今天却是十二月六日。”
孙元记起真实历史上的史实,惊叫一声:“我知道了,是孙承宗孙督师。”
“对,是孙承孙首辅,他已经没在建奴手中了。”刘宇亮大声痛哭起来:“想当年,老夫考中进士的时候,殿试那一场,孙阁老还是老夫的读卷官呢!一晃这么多年过去,古人音容笑貌尤在,却已天人相隔。悲哉,悲哉!”
眼泪中,那份塘报飘落在地。
在真实的历史上曾经做过泰昌和天启两任皇帝的老师,做过辽东督师,做过内阁首辅,德高望重,被人称之为“帝师”
后因为年事已高,遂退休回山东老家高阳荣养。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为了防备清军进攻,他动员在山东当县令的长子孙铨捐资买砖,把高阳土城建成了砖城。
在清兵向高阳进攻的时候,孙承宗以七十六岁的高龄,率领全家及高阳民众奋起抵抗,由于兵力相差过于悬殊,高阳城很快就被攻破了,孙承宗被清兵抓获。
清将说抓到了孙承宗,非常高兴,亲自来劝降,孙承宗严词拒绝!有军官向孙承宗勒索金银,孙承宗大骂:“狗臊奴,不知道天朝有个没有金银的孙阁老?”清兵无奈,鉴于对其敬重,应允孙承宗可自尽而亡。看守的清兵不忍孙承宗自尽,从梁上救下三次。到傍晚,清兵换防,孙承宗坐在一张椅子上,令两个清兵用白绫将自己勒死,从容而又壮烈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保卫高阳的战斗中,孙承宗六个儿子、两个侄子,十二个孙子、侄孙殉国,全家老小一百余人遇难。
当真是满门忠烈,可惜,他这种忠烈是建立在明朝大厦将倾,民族大劫难的背景之下,就越发的叫人念之神伤。
刘宇亮还在不住的痛苦,孙元上前将他扶住:“刘相,你身子弱,休要悲伤,来人,快扶阁老回帐安歇。”
看着刘宇亮痛苦的背影,孙元想起自己刚才问那个书办的那一句:“现在几号?”
“今天正是十二月九号!”
身子不觉一凛:“这该死的历史,这该死的历史。”
原来,孙承宗在真实的历史上是在十一月初十以身殉国的。因为如今的黄河以北遍地都是建奴,通讯不畅。因此,过了一个月,消息才传道刘宇亮耳朵里。此时,这事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
在真实的历史上,攻破高阳的乃是多尔衮。如今,多尔衮却在真定。而攻进山东的清将却换成了岳托。可以说,这片时空的历史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可即便如此,历史还是依照他巨大的惯性滚滚向前,最后,孙承宗还是死了。
而如果一切都没有发生改变的话,卢象升将在两天后在顺德府阵亡。
他会逃过这个历史的惯性吗?
会,一定会的。
“汤问行,你不要让我失望啊!”看着铅灰色的天空,孙元捏紧了拳头。
可这里已经快到山东境内了,距离顺德府将近七百里路。中间还有建奴的大军阻割,孙元就算不顾一切地向西,也赶不到了。而且,军中还有刘阁老制约,还有黄佑的以死相逼。更何况,不拿下泊头镇,部队就要挨饿了。
“吉人自有天相,都督师会平安的!”
又过得一日,就该到了出击的日子。
孙元的计划是在十二月十日这天拿下这个战略要地。
第0447章 出击
宁乡军中军大帐中灯火通明,全军中级以上军官们,都已齐聚在此。
刘阁老坐在上座,难得地一脸肃穆。
孙元则背着手立在大帐正中:“宁乡军全军今夜开拔出击泊头镇,近日天气恶劣,大家也别指望有月光。暗夜行军甚是艰难。好在,这次夜行可以打火把松明。费洪,照明器具可准备妥当了?”
费洪一拱手:“回将军的话,这两日末将已经在附近收集了不少松明和桐油,已经制作了两千多根火把。”
这个时候,坐在首座的刘阁老在“喔”地一声:“原来部队休整两日并不只是让士卒们好生休养,而是做战前准备啊!”
“阁老说的是。”孙元朝他客气地点了点头,又接着道:“即便这路不好走,也得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在黎明时分赶到泊头镇。”
“对了,孙元将,本相还有一事不明,想请教。”
“阁老请说。”
刘宇亮:“夜袭讲究的是出其不意,打着火把松明,大张旗鼓而去,若是惊动了建奴,叫他们走了,岂不白跑一趟。”
今日是刘阁老第一次上战场,难免心中好奇,问题也是特别地多。
孙元也没有任何不耐烦之色,道:“好叫阁老知道,这一仗,我军本就是强攻。若是敌人跑了,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却是最好不过。我军的战略目的乃是泊头镇的军资,能够杀多少建奴,倒不要紧。至于泊头镇守军,嘿嘿,一箭未发就丢下辎重跑了,也没办法向奴酋交代。”
刘宇亮恍然大悟:“却也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