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要让他们拿出资金来从国外采购设备,要做出这一步,是很难的。
“资金方面,可以想办法,从银行来找。”秦振华说道:“我们这个重卡项目,也是可以和那个工程沾上边的,而且,你们的柴油机,也可以用在很多相关的项目上,只要打着这个工程的旗号,很容易获得资金的。”
由于米娅在旁边,所以秦振华并没有说的很详细,不过,大家伙都是明白人,很快就能知道秦振华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从银行贷款!走那个工程的名义,银行肯定是会同意的。
而引进了那些设备,将己方制造的发动机性能提升了,那也会获得奔驰重卡的配套资格,这样一来,他们的销路就彻底打开了。
毕竟,哪怕是各种什么轮式步兵战车,汉阳重卡,63装甲车等等都算上了,一年也不过是一千台左右的订单,已经是最乐观的估计了。
但是,奔驰重卡就不同了,一机厂的那个项目启动,初期预备的年产量,就是六千辆!其中如果有三分开的话,道依茨柴油机,也有两千台的需求!
想起这些,叶启明就是心头火热,说道:“好,我们干了!”
秦振华点点头,对他们的选择表示了认可。
其实,船小好调头,那种大厂,做什么事,都是畏畏缩缩的,但是小厂就不同了,小厂想要发展,就得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来。
需要什么设备,咱们就上,能贷款回来,就干他的。
时间已经进入中午,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已经饿了,所以,就在北华柴油机厂的食堂里,叶启明招待了前来的一行人。
“其实,贵厂在这山沟里面,原本就是一个劣势。”秦振华说道:“以后,想要变成国内的一个柴油机大厂,这个问题,还是要解决的啊。”
到了饭桌上,那就可以更放松一些,秦振华一边喝着茶,一边向着身边的叶启明说道。
这句话,算是说到了叶启明的心坎上去了。
“是啊。”叶启明说道:“咱们厂里,早就有这个想法了,但是,想要搬迁,那是需要资金的啊。”
机器设备可以带走,但是厂房带不走啊,而搬迁到了其他的地方,重新修建起来工厂的厂房,配套的职工家属院等等,又是一笔庞大的资金。
不用说北华柴油机厂这样的小型工厂了,哪怕是一机厂,自筹资金搞汽车分厂,都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这种事,一般都是国家出资才能解决的。
现在,他们自己是绝对要不来国家的资金投入的。
第0844章 搬出山区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只要能勇敢地走出来,那就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秦振华说道:“留在这山区里,那就不可能有大批的新鲜的血液加入,一个工厂想要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必须的条件。”
当初,刚刚建国的时候,大家怀着激情,充满斗志,响应国家的号召,国家说让干啥就干啥,大批的有志青年,都从城市来到了农村,甚至有的扎根在农村一辈子,也没有回城。
但是现在已经不同了。
时代在变化,人的心也是变化,现在,年轻的小伙子,有谁愿意在山旮旯里耗尽自己的青春?
虽然现在讲究的还是分配工作,但是,这是更加考验人的运作能力和关系的,同一个大学毕业的,有关系的,留在省城,关系不够的,留在地级市,没关系的,就只能是进县城了。
只有当国家不管分配之后,才能够体现出个人的能力来,只要有能力,就会有更好的前途。
现在,虽然是分配工作,但是,那也没有人愿意会被分配到这里来,一旦真的过来了,用不了多久,也会找关系调走,事实就是如此。
现在,秦振华提到了人才这件事,他是最重视人才的,同时也知道,这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喊几句口号就让人留下来无私奉献,那样做也太那啥了,想要留下人才来,那就得靠真正的实惠,工资,福利待遇,这些都做到位了,有能力的人才自然就会留下来的。
北华柴油机厂,在这个深山里面,前景是不容乐观的,既然厂领导肯下决心购买国外的设备,改进他们自己的产品性能,说明厂领导是有眼光有魄力的,秦振华也就和他们多聊一聊工厂的发展问题了。
“是啊,咱们厂里,只有这老一代人,新人是留不住的,进厂里的,的确有,都是那些农村来的学徒工,他们从农村来到工厂,也算是吃上皇粮了,但是,大学生之类的真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的几乎没有,这样下去,咱们厂里就会有人才的断层了。”庄自成在那里也是感叹地说道。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不解决,工厂的发展又是不明朗的啊。
“只要下定决心,办法总比困难多。”秦振华说道:“如果总是畏惧困难,那就永远都不能前进。当初,我们一机厂也有很多的困难,很大的阻力,我们也是一步步地走过来的。”
面对困难,有人会望而却步,觉得很难,也有人会一步步地坚定地走下去,一直走到成功的彼岸!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秦振华的一个口头禅了。
“就拿你们厂来说,我不是很熟悉,但是,我大概能知道,厂里上上下下,恐怕,所有人都期待着能搬出去吧?”秦振华问道。
这是肯定的啊,现在,谁还愿意在这深山沟里呆着呢啊。
附近倒是热闹,有煤矿,那是没办法的,搬走就没法采煤了,但是,这柴油机厂,又没啥依赖性的,搬到任何地方都是生产,他们肯定也是有这个需求的。
“是啊。”叶启明说道:“全厂上上下下,大家伙都在期盼着呢。”
“那咱们厂里的工人,大部分的家庭里,都是有积蓄的吧?”秦振华继续问道。
在深山之中,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有钱没处花!
一机厂虽然是建立在草原市的郊区的,但是,有方便的公交车,可以坐车去草原市里面,工人们下了班,周六日,都能去草原市里面活动,手里头的钱,自然就花出去了。
其实在八十年代,一批工人就已经没有了储蓄的想法了,已经成了月光族了,发多少,花多少,不用愁,反正下个月工资又来了。
他们把钱都消费出去了,而在山沟里面的北华柴油机厂,附近根本就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工人们也就是个吃喝而已,还有附近的农民过来卖的便宜的蔬菜粮食之类的,所以,都花不了几个钱,攒下来了。
秦振华这样一说,叶启明算是明白过来了:“你是说,让职工给咱们厂里捐款?那也太……”
太无耻了吧,这种事情,咱们可干不出来啊,咱们知道,职工手里有钱,但是那是工人自己的,辛辛苦苦地赚来的,现在,告诉他们,为了咱们厂搬迁出来,你们需要捐款,工厂有了钱才能搬迁,咱们厂要是搬出去了,大家伙,都有好日子过!
虽然呼吁起来,大家伙会捐款,总是觉得这么干不好啊。
“不是捐款,是集资。”秦振华说道:“厂里缓过来,还是可以还给他们的,而且,集资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盖了新厂区,总得盖家属院吧,让大家集资盖家属楼,然后以分房的形势,再把他们的集资返还回去,工厂不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了吗?”
当然不能呼吁大家捐款,太无耻了,集资还是可以的,又不是不给,而且,是大家都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