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们的国家在改革,军队要忍耐,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下,一机厂想方设法,打开外贸销路,靠着外贸的收益来维持军工的研发,走出来了一条有特色的道路,三代坦克的成果,有坦克设计所的设计,也有一机厂的生产方面的功劳,在这里,我宣布,授予所有参与研发和生产的人员集体荣誉的称号!”
其实,很多的荣誉,都是要等到坦克研发成功,定型装备部队之后再说,但是,上级也知道,三代坦克的研发费用是相当少的,生产费用也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三代坦克能捣鼓出来,和在场的人员的辛勤工作以及付出是分不开的,既然没办法拨更多的款项,没法从经济上鼓励大家,那就只能是在荣誉上给大家心理上的满足感了。
“同时,为了表彰其中有着突出贡献的秦振华同志,上级已经决定,正式任命秦振华同志为一机厂厂长!”
顿时,鼓掌声不绝于耳。
有人已经知道了,有人还不知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有些错愕,又跟着是满满的赞许,没错,秦振华虽然年轻,但是能力出众,又有着开拓进取的精神,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一机厂才有了今天的这个局面,所以,他当厂长,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了。
此时,秦振华已经有了聂倩倩给提前通知的消息,没有那么多的惊讶,心中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听到了四周的鼓掌之声,还是感慨万分。
他的眼前,似乎又出现了自己的父亲的身影,那个经常不回家,回家带着一股柴油味道的父亲,那个拎着公文包的有些驼背的背影,不知觉中,秦振华的眼眶湿润起来了。
父亲,您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们即将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三代坦克,我们即将拥有我们自己的大国重坦!
不知觉中,所有人的眼光都望了过来,秦振华刚刚走思了,不知道领导是说了什么,此时,一旁的赵国栋说道:“振华,领导让你讲话呢,就职演讲啊。”
秦振华有些腼腆地笑了笑:“今天是咱们一机厂的123样车的下线仪式,我这个就职仪式,有这么多领导参加,真是受宠若惊啊,我就简单说几句,我们一机厂,要做世界一流的军工企业,123坦克样车,也不过是我们的前进路上的一个里程碑,绝对不是终点,以后我们会继续改进,不断提升性能,不仅仅是跻身世界坦克排行榜的前三名,而且,要进阶到第一名!我们要做世界第一的坦克!这不是放卫星,请领导看我们的行动吧。好了,我的讲话完毕。”
世界第一!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伙夫,一机厂是造坦克的,那么,就要造世界先进的坦克,造世界第一的坦克,不仅仅是火力第一,机动性,防护性,也要做到第一!
这不是放卫星,说空话,这是要一步步地走下来的,从59坦克,走到现在,一机厂已经从仿制到了自己研发,跻身世界一流水准行列,接着,就是争夺第一了。
一机厂要体现在行动上,坦克的发动机,从一千两百马力起步,到一千五百马力,再到一千八百马力,都是有规划的,只要一步不停地追赶,总能达到那个高峰的。
坦克的防护力,咳咳咳,那是相关部门负责的,秦振华没法干预,但是,只要一机厂配合的,绝对能做到,比如说,他们研发了新型的装甲钢,但是怎么焊接,交给了一机厂手上,一机厂就绝对不会含糊,一定会把它做好。
火力,那是二机厂的事情,造炮是二机厂的主业,而先进炮弹的开发,则有一机厂的专门的团队来负责,125毫米坦克炮的潜力是巨大的,就像是己方挖掘105毫米炮的潜力一样,完全可以把坦克炮的性能提升到世界第一的水准。
至于火控系统,自己的老婆主持的项目,自己是完全放心的。
第1350章 出行
秦振华豪言壮志,掷地有声,就在热烈的鼓掌声中,刚刚主持的领导,祝老,赵国栋,秦振华,四个人走到了坦克的前面,拉着红布的一个角,将红布慢慢地拖下来,正式揭晓123坦克样车的下线!
张向前心中激动,作为曾经的一名老试车员,现在,这辆最新型的123坦克的首次开动,也是由他来操作的。
跳进了驾驶舱,张向前打开电门,旋转启动开关,就在一阵启动电机的嗡嗡的声音中,铿锵有力的高压油泵的哒哒哒的声音响起来了。
动力的提高,来自于增压器的性能提高和高压油泵的压力的提升,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能够听到,新型的柴油机的声音,更加的清脆,更加的有力。
张向前缓缓地踩动了油门,坦克的履带开始蠕动起来了,在众人的瞩目之中,新型的双销履带带动着整辆坦克,从生产车间开动出来,向着试车的场地而去。
三代坦克的试车,也将由此而正式拉开帷幕!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一天是终生难忘的,东方大国的三代坦克,终于坚定地走下了新的脚步,迈向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或许有人会抨击东方大国的那个国际坦克排行榜的榜单,认为85坦克占据第三的位置,那是不合理的,但是,等到三代坦克研发出来之后,再占据第三名的位置,已经是理直气壮了!
“一千两百马力的发动机,配合着德国人的液力传动装置,机动性就是好啊。”绕了一圈之后下来,张向前感叹不已:“我猜,它的最高速度,应该能够上到80千米每小时。”
设计时速也是这个指标,但是能否达到,还得看实际的试车之后的表现,总之,从59坦克的最大速度50千米每小时,到三代坦克的这种速度,可以说,进步实在是太大了。
“是啊。”秦振华有些感慨:“咱们给老巴研制的坦克,希望也能有这样的水准才是。”
对一机厂来说,今年的任务依旧艰巨,88坦克,三代坦克,都在测试之中,会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同时,给老巴设计的坦克,今年也要造原型车了,想想那个体积庞大的发动机,秦振华也是挠头。
时间在工作中,飞快而过,这一年的五月,苏联派人来了东方大国,从此走出来了重要的一步,双方的关系从敌对变成了友好,对东方大国来说,这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事了。
对秦振华来说,则是更有意义,当来访的团队走了之后,双方军工之间的交流,也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空军最为着急,第一时间就派出了代表团,前去苏联参观他们的战机。
坦克方面,东方大国已经努力追赶上来了,至少在战场上见面,东方大国的坦克兵们是有信心和敌人战斗的,空军就不行了,几十年内,只是在米格21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搞了个双发放大版的歼八,到现在还是机头进气,两侧进气的战机还在美国测试呢。
空军和世界拉开了二三十年的差距,这个差距,是需要通过引进战机来改变的。
原本看好了法国的幻影2000,但是无奈法国人要价太黑,而且绝对不松口,也不出口生产线,最终是不了了之,东方大国的空军在憋屈中,终于看到了新的希望。
毕竟学了苏联老大哥那么多年,现在,既然已经重新变成了友好的邻居,那么,考察一下苏联的战机,并且在合适的情况下就采购进来一批,就是东方大国的空军目前最想要做的一件事了。
在他们走后大概半个月,陆军方面的考察团,终于也踏上了前往苏联的行程。
此时,已经接任了一机厂厂长职务的秦振华,虽然每天都被厂里的俗务缠身,还是很快就做好了出发的准备,随着一机厂的壮大,要来的名额也是越来越多,这次考察团,一机厂足足有十个名额,让秦振华都觉得有些受宠若惊了。
当然了,既然给了自己名额,秦振华也倒是不含糊,很快就挑选出来了出行的团队。
秦振华,妻子王晓玉,王二柱,张向前,李长江,乌瑞华,王晓强,这就六个人了,接下来三个名额,则是厂里的优秀工人,老焊工卢峰等人,被选中的时候,简直就是难以置信,然后就兴奋地收拾东西,踏上了这次行程。
最后一个名额,则是给了聂倩倩,虽然聂倩倩才来不久,但是作为一名记者,目光更加老道,或许能够发掘出来更多的线索,尤其是,她还精通多门外语。
懂俄语的人不少,但是懂专业知识的人就不多了,有聂倩倩跟着,也算是额外多了一个翻译了。
整个队伍,浩浩荡荡,五十多人,这让秦振华又找回了当初第一次出国的感觉。
“看,外面有云,咱们是在云里面飞啊。”聂倩倩有些兴奋地说道,虽然她曾经也是在主流媒体里面呆过,但是,一个普通的记者,坐火车的时候弄张卧铺票就不错了,现在能坐飞机,绝对是人生的第一次了,所以,也是相当的兴奋。
“看来,你应该换个杂志社。”秦振华扫了他一眼:“航空知识杂志社,肯定有很多机会坐飞机,甚至还可能坐战斗机呢。”
聂倩倩摇头:“不,我就喜欢坦克,喂,秦厂长,你这么说,是在赶我走吗?你可别过河拆桥,咱们的坦克装甲车辆杂志,创刊之后,就没有和公司要过钱,现在更是收入如流水,不少军工厂想要在咱们的杂志中的夹页上打广告,广告费可都是大数目。”
别人是花钱如流水,坦克装甲车辆杂志创办之后,则是收入如流水,那么多的领导都定了这本杂志,所以,如果在上面打广告,领导就会关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