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工厂收归国有了,从那个时候开始,工厂就涉足了武器制造,等到卫国战争开始,更是接收了从莫斯科、波多尔斯克和斯大林格勒等地区疏散过来的其他苏联工业企业,安装设备39天以后,乌拉尔车辆厂就制成并向前线输送了第一辆T-60轻型坦克。
从那个时候起,乌拉尔车辆厂就开始了制造坦克的光荣时期,卫国战争时期,这里生产了大量的T-34坦克,战争结束后,T-44,T-54不断出现,尤其是T-54,T-55系列坦克,生产一直持续到了1981年。
也正是因为T-34,T-54这样的坦克的生产,让他们意识到了可靠性对于一款坦克的重要,他们不过度地追求先进性,而是把可靠性放在首位,而且,还大量地使用现成的技术,现有的设备,大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便于大量生产。
T-72就是这种思想下的一种杰作了。
走进工厂,首先可以看到的就是一辆T-34坦克的雕塑,雕塑的底座上,写着无数的蝌蚪文字,应该是在纪念那场伟大的卫国战争。
绕过了T-34坦克之后,就能够听到厂房里面机器的轰鸣声,同时,对于整个工厂的结构,也可以看的清清楚楚,和一机厂的布局,一模一样。
第1353章 参观发动机厂
当初,一机厂是在草原上,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所以,直接就拿着苏联的坦克工厂的图纸开建了,所以,现在找到熟悉的感觉,一点都不稀奇。
“这里,是我们的发动机生产厂。”卡尔采夫领着众人,沿着工厂的道路,首先走进去的并不是总装车间,而是发动机生产厂。
一直说T-72坦克追求的是可靠性,尽可能利用现有生产线而大量生产,从坦克发动机上就可以略见一斑了。
当年,为了打造T-64坦克,苏联人在坦克发动机上颇费了一番周章,坦克发动机,需要的是体积小,动力强,尤其是苏联的坦克,个头原本就小。
为了能够让T-64坦克获得合格的动力,莫洛佐夫设计局决定采用二冲程柴油机,而且还是坦克界绝无仅有的水平对置结构,可以说是独一份。
为了给T-64坦克配套,这个发动机在哈尔科夫马雷舍夫厂研制,工程甚至为此组建了新的以阿列克谢·德米特里耶维奇·恰罗姆斯克教授为首的设计局,专门设计5TD发动机,甚至还为生产动力装置还新建了大型车间。
可以说,在这个方面的投入是相当大的,但是,在初期的430工程样车阶段,这些动力系统的可靠性是相当差的。
卡尔采夫没有走对方的老路,抛弃了这种不实用的动力系统,而是继续在B-2系列坦克发动机上发展。
没错,这就是东方大国的12150系列柴油机,最初是在T-34坦克上使用的,一点点地改进,一直用到了现在。
“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的坦克发动机生产线,估计你们会有很熟悉的感觉,和东方大国的生产线是一模一样的。”卡尔采夫带着众人,走进了厂房内部,对着生产线讲解起来:“不知道你们国内的B-54发动机,现在是否还在生产?”
对东方大国来说,B-54发动机就是12150L柴油机,用在了59坦克上面,只有382千瓦的动力,仅仅是勉强够用而已。
东方大国对这款柴油机进行改进,提高了百分之十左右的动力,用在了69坦克,而苏联,则也是在这款柴油机上进行了改进。
“这款柴油机,我们现在依旧还在生产。”秦振华点点头。
国内有大量的59坦克,这些坦克还是要有足够的发动机来使用的,当然了,给59坦克生产的,已经不是原版的发动机,而是经过改进,提高了寿命的版本了,不过,在这里就不用提了,还是多听,多看,是来取经的,又不是来介绍自己的坦克的。
“这款发动机,底子是相当不错的,当年,我们在这款柴油机的基础上,强化供油、改进燃烧、加强结构、打造出来了427千瓦的B-55发动机。”卡尔采夫说道:“不过,这种改进毕竟有限,还降低了寿命,所以,我们就开始研制机械增压柴油机了,先是做出来了552千瓦的B-12-6发动机。当时,那个增压器的体积太庞大,我们又改进机械增压装置,加强结构,打造出来了现在的574千瓦的B-46发动机。”
此时,走过了发动机铸造车间,里面的发动机机体正在浇筑之中,钢水飞溅,卡尔采夫的吐沫星子也是飞溅,别看他的年龄已经不小了,但是,身子骨可是相当硬朗的,毕竟这位老者到了后来可是九十多岁的高龄的时候,依旧是脚步稳健的。
“相比以前的B-54发动机,结构基本相同,生产车间不需要怎么动,就能生产新的发动机,我们只是为了安装增压器,取消了原发动机曲轴的第八主轴承,使发动机长度与B-54发动机基本相同。可以说,如果有需要,我们在T-55坦克上,也能把这种发动机塞进去。”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还是非常得意的。相比原来的B-54发动机,动力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啊!
当某一型号的发动机总体参数确定后,想要进一步提高其功率,那就得“多喷油”、“多进气”和“加快循环速率”。“多喷油”要受限于发动机气缸的燃烧效率,如果里面的空气不够,那喷油多了也是燃烧不完全,它是和“多进气”息息相关的,为了多进气,就得进行增压;“加快循环速率”就是提高发动机转速,但是这样玩会使得活塞、曲轴等一系列部件工况变差,从而影响整机的可靠性,除了德国人凭借着工业基础,敢把发动机提高到两千八百转之外,任何国家都不敢效仿。
事实上,B-46发动机在采用了机械增压之后,把转速还降低到了两千转每分钟,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
对于这种提升,卡尔采夫还是比较满意的。
“请问老先生。”秦振华适时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随着坦克的不断改型,重量会越来越大,动力就会显得越来越不够用,那么,贵方有没有发展B-46发动机的下一代产品?贵方是否有比它动力更大的发动机?毕竟,马雷舍夫工厂那边,肯定也有动力更大的发动机吧?说不定,已经到一千马力了吧。”
苏联国内的军工企业,很多都是高度保密的,聂倩倩能弄到那么多的资料,也多亏了她以前在媒体行业工作,认识了不少朋友,到处搜集来的,要说机密的话,就不知道了。
但是,不知道,可以蒙啊,马雷舍夫工厂的5TD坦克发动机,绝对不是终结,眼看着T-80坦克用上了燃气轮机,把他们的风头给抢了,难道他们不会再追回来吗?
听到了秦振华的话,卡尔采夫皱了皱眉头,没错,马雷舍夫工厂那边,的确已经有了一千马力的柴油机了,代号6TD的发动机,给T-64换装了进去,只是,对方是怎么知道的?
“这位小同志,你是怎么知道的?”卡尔采夫皱着眉头问道,难道是马雷舍夫工厂那边泄密了?
“我猜的。”秦振华说道:“连我们东方大国都开始稳定投产一千马力的柴油机了,苏联是个坦克强国,又怎么能没有一千马力的柴油机。”
猜的?卡尔采夫一阵恶寒,在东方大国的考察团中,秦振华年龄是比较小的,所以,卡尔采夫并没有在意,但是现在,才发现了秦振华说话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在留意,这个小伙子,难道有什么身份?
“这位小同志,你怎么猜出来的?你在哪里工作?”卡尔采夫问道。
“一机厂,我叫秦振华。”秦振华说道,自己总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厂长吧?
“秦振华?”卡尔采夫眉毛一挑,突然想到了什么:“你就是一机厂大名鼎鼎的秦厂长?那个研发了85坦克的秦厂长?”
“正是鄙人。”秦振华很是谦虚地说道。
第1354章 屡屡挑衅
听到了秦振华的回答,卡尔采夫的脸上顿时就洋溢出来了笑容:“果然是你!那个国际坦克排行榜,是不是你搞的把戏?”
这前后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秦振华只感觉到心中咯噔一下,就是一惊,这老毛子,是要在这里找我的麻烦了?
原本,对方认出来了自己,秦振华是有预感的,而且,认出来就认出来,接下来讨论的,估计很大程度上会是坦克具体的技术方面,秦振华早就准备好了很多问题,都可以和对方研究一番了。
没想到,对方居然说出来了这个话题,这让他非常的意外。
“咳,咳。”秦振华咳嗽了两声,然后去看聂倩倩,这件事,是聂倩倩全盘操控的,要不要把事情推到她身上?聂倩倩懂俄语,刚刚一直都在自己身边的,现在扭头过去,哪里还找得到人,聂倩倩已经消失了。
“这件事,恐怕您有误解。”秦振华认真地说道:“那个国际坦克排行榜,我们也看过,整体来说,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公道的,毕竟,T-80,T-72坦克,都只有少量的公开信息,根据那些信息来做比较,得到了那样一个榜单,应该还是正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