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的发展道路,一方面是智能化,另一方面,就是动力系统的革命。”孙明远说起这些来,也是非常的在行,滔滔不绝:“这些年来,我们对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卡车的尾气排放,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我们卡车这种大家伙,想要降低排放是越来越难的,所以,动力方面,必须要改变。”
“是使用天然气吗?”秦振华问道,他已经听王二柱说起这些事来了,知道最近几年,天然气非常流行,因为天然气的排放比柴油更清洁。
“天然气是一个方向,我们卡车的发动机只要稍加改进,就能够烧天然气,不过,这东西也依旧是有污染的,并不是真正的清洁燃料,以后,排放标准继续提高之后,想要继续达标,就困难了。”孙明远说道。
“那以后烧什么?”秦振华问道。
“现在,国际上有两个方向,其中一个,就是烧氢气,我们知道,氢气和氧气结合之后,唯一的生成物就是水,所以,使用氢气作为燃料,应该是最清洁的了。”孙明远说道。
听到他的话,秦振华摇摇头:“我可不认为这是个发展方向,氢气这种东西,非常危险,比天然气危险多了,而且,取制也不容易,首都那边,就有这种实验车。”
氢气是最轻的一种气体,所以,只要稍稍有泄漏,就会挥发到空气中,然后,就可能会爆炸,天然气虽然也危险,毕竟天然气是直接开采出来的,直接就能用,氢气的话,却需要制取,这根本就不合适。
“另一个方向,就是电动化。”孙明远说道:“使用电池储存能源,这样在运行的过程中,就是真正的零排放。”
秦振华沉思了一下,说道:“还好,我们坦克的发动机,不要求排放。”
这两种方向,都不被秦振华看好,电动化,用电池储存能源,就更不合适了,电池才能储存多少能源了?而且,储存一次能源,又需要多长时间?商用车怎么去折腾,秦振华也管不了,好在军用车辆,没这些要求,因为军用车辆,是要打仗的,到了战场上,突然没电了,慢吞吞的充电?那怎么可能,再说了,到了战争时期,发电站很可能被炸毁,哪里来的电?难道随身携带一台燃油发电机吗?
所以,军用车辆并不要求排放,虽然坦克也使用了高压共轨技术,绝对不是为了排放达标,而是为了燃烧更加充分,这样可以让坦克发动机的动力更强大。当然了,带来的好处就是,现在的坦克,已经不怎么冒黑烟了,也算是减少了尾气污染。
第1901章 技术路线
秦振华并不看好氢气的路线,因为在首都就有类似的氢燃料的公交车,秦振华是见过的,唯一的排放物就是水,看起来好像很环保,但是,氢气这种东西,太危险了,想想在航天上,也只是在一部分领域里面,使用液氢和液氧发动机,更多的发动机,是液氧煤油发动机,就可以知道氢气的使用并没有那么容易的,比天然气还要危险得多。
电动车呢?秦振华也不看好,因为电池太累赘了。
所以,秦振华最终感慨了一下,还好,坦克不用追求排放,对于军队来说,首先要求武器能够打胜仗,而不是是否环保,这就和吸烟有害健康,所以走上战场的士兵不要吸烟一样,对于一个随时会牺牲的战士来说,又怎么会在乎吸烟损坏的那点微不足道的健康。
此时的秦振华,是充满感慨的,坦克不用做选择题啊,如果要是让他从这两条路线里面选择的话,那秦振华还真是有些难办。
“是啊,你们的坦克发动机,不用追求这些,但是,你们一机厂,也有重卡项目,所以,以后你们也会遇到这个问题。”孙明远说道:“秦厂长,如果必须要从这两个路线之中选择一个的话,您愿意选择哪一种方案?”
这样说,有些强人所难,秦振华对于两种方案都不满意,但是,孙明远却要让秦振华必须做一个选择题,听到了他的提问,秦振华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道:“如果必须要选择的话,那我宁愿选择电动路线,至少电动机的扭矩大,适合卡车,而且,电动机也有一些地方在应用。”
如果说没有电动车,那也不对,比如说,铁路机车,就是电动驱动的,哪怕就算是内燃机车,内燃机也不是直接驱动车轮的,内燃机是用来发电的,发出来的电力,再驱动车轮,组成了独特的电传动系统。
如果说起来的话,当初在二战时期,德国人制造的鼠式坦克,用的就是电传动的方案,这种传动最大的特点,就是避免了复杂的机械传动系统,想要将上千马力的动力传递到履带上,而且还要能够切换档位,这可不容易,相比之下,电动机就很容易了,因为电动机天生就拥有低速大扭矩的优势,所以,内燃机用来发电,然后让电动机来带动车辆前进,就是一种常见的方案了,只不过,这种方案并不是现在要推广的方案,如果用内燃机来发电,再带动车轮转动的这种系统,用到卡车上的话,那秦振华就只有用一个歇后语来形容了,放屁脱裤子啊,就算是可以让内燃机工作在最佳运行区间,那也没有什么好处啊。
如果要是让汽车背着一堆电池的话,想想就让人崩溃的了,电池内部储存的能量,怎么能够和液体燃料储存的燃料相比啊,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说得对。”听到了秦振华的话,孙明远连连点头:“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推论,在以后,如果环保要求进一步加强的话,走电动路线,几乎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当然了,在最开始的时候,技术是不成熟的,不可能让长途车辆使用,但是,我们可以在某些特殊的领域里,比如说,码头上的集装箱转YC市内的物流配送,都可以使用这种电动方案,白天使用,晚上充电,反正走的是近路,不用担心电池的容量不足,等到以后,技术慢慢地发展起来了,就可以向更多的场合推出了。”
孙明远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了,秦振华说起来的路线,和他们想的路线是一样的,如果必须要选择的话,那就只能是走电动路线了,这条路线,相比之下,还是要稳妥一些的了。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就目前来说,我们依旧要做的事情,就是继续提高尾气排放标准,研发新的技术来达到日益严格的尾气排放要求。”孙明远继续说道:“希望一机厂在这个方面,继续发力啊。”
搞什么电动汽车,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国家已经制定了专门的尾气排放标准,标准会不断地升级,就需要汽车厂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术,而在国内,一机厂已经是相关方面的专业工厂了,他们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高压共轨系统,给其他厂商提供,虽然他们不生产卡车的发动机,但是,却掌握了其中最关键的技术。
等到排放继续升级之后,还需要他们大力发展新技术呢。
这些领域,秦振华涉猎的并不多,所以现在,听到了孙明远这样说,秦振华是一头雾水:“这个技术路线,要怎么走?”
“用尿素。”王二柱终于开口了。
刚刚秦振华和孙明远说话的时候,王二柱并没有开口,一直到现在,王二柱才插嘴了。
“尿素?种地用的化肥?”秦振华奇怪地问道。
“是啊,这种东西,可以用来还原尾气,经过这种方式,就能进一步地提高尾气排放了,以后的车子,不仅仅要加油,还要加尿。”王二柱说道,他说得一本正经,但是这句话说出来,总让人有种想要笑的感觉,以后的车子,还要加那种东西啊。
“是啊,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不少的厂商在研究了,以后,我们的卡车如果想要出口,那就必须要拥有这些技术。”孙明远说道:“我们要让欧洲的车企看看,我们自己是有这个能力的,虽然我们的工业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们已经能够迎头赶上了。”
孙明远说这句话的时候,充满了一种使命感,秦振华看着他,满意地点点头:“没错,就是这样,我们必须要迎头赶上,我们要让西方看看,我们这个民族,也已经焕发出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论创造性,我们不比外国人差。”
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己方都将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第1902章 凑个热闹
“今天真是让我学到了太多的知识了,以前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已经足够了,活到老,学到老啊,这果然是没错的。”秦振华感叹地说道:“汽车的技术,居然会发展得这么快,我都差点就要过时了,好在我们的坦克技术,发展得还是不错的,这方面没有落伍。”
冷战结束了,东西对抗消失了,所以,这十几年来,西方的坦克技术,几乎就没怎么发展,也正是因为这样,东方大国才能够完成发展和超越。因为这十几年来,正是东方大国发展最迅猛的时候。
看看德国,六七十年代就制造出来了豹式坦克,这种坦克,居然一直用到了现在,虽然在不停地升级,但是事实上,整体结果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动机方面,也一直都没有提升。
再看看英国,也是这样,挑战者坦克,目前依旧在服役状态,重量虽然越来越重,但是发动机,一直都是原来的帕金斯发动机,居然还是一千两百马力,没有半点的进步。
美国呢?美国人做得更绝,美国陆军已经开始转型了,他们认为重型的坦克没有什么用,所以,美国的坦克生产线,居然关闭了,也就是说,从此以后,美国陆军就没有新坦克可以用了。
当然了,美国人的坦克还是要更新的,他们更新的方式,就是大修,把到达寿命的M1坦克,送到大修厂里,彻底拆开,里里外外地收拾一番,然后再组装起来,送到军队里面去,他们军队用的都是二手货了,相反,当年他们出口到非洲地区的一条生产线,还生产着,美国人以后想要新坦克,或许还得从这个国家去订购呢。
世界各国,都停止发展了,所以,东方大国的坦克技术,也终于迎头赶上,然后到达了世界先进水平。
此时,听到了秦振华的感慨,王二柱想到了什么,向秦振华说道:“秦厂长,说起这个来,我们坦克技术的进步之中,目前最值得庆祝的,还是北华柴油机厂上的新型坦克柴油机,目前一切进展顺利,听说,很快就要点火试车了。”
听到王二柱这样说,秦振华顿时就是一喜:“132柴油机?”
秦振华当然记得,当初交给了北华柴油机厂新型坦克柴油机的研发任务,这就是以他们的民用发动机为基础,提升功率,达到高原坦克使用的要求。
后来,北华柴油机厂就去搞研究了,现在看来,是已经有收获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