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玄浑道节 第103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晁焕笑了笑,道:“前几天元夏那边有人向天夏求了一个灵精之果,我若未曾猜错的话,是你要求的吧?这应该和你下一步修行有关,若是没有这个东西,你能自己修炼到上境么?还什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现在给你喝脏水,你也必须喝下去,你敢说你不要,我还佩服你的硬气。”
曾驽被他说得火气上涌,他正要顶回去,却发现衣袍被拉住,回头一看,霓宝对他摇了摇头。
晁焕却是继续言道:“怎么?你还不服气,你这人自视过高,在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实力,还是不要胡乱放大言,免得我真这一巴掌拍死。
你现在是不是在想,我不动手拍死你就是以内气运使然,我这是在教你,让你以后开口想清楚,比你修为高深之人若是对你不友好,那么你要隐藏好自己的真实想法。”
曾驽努力吸气,用力挤出了几个字,道:“是,多谢。”
晁焕却是一转身,直接往后殿走了出去,边走边言道:“其实你做不到的,我和你说了也是白说,就这样吧。”
曾驽一口气堵在胸膛里,拳头不由得捏紧了。
晁焕离开了道宫后,借着元都玄图之助回到了上层,转而来到了张御这里。
张御请了他坐下后,问道:“晁廷执见过那人了?感觉此人如何?”
晁焕道:“也就如此罢了,此人口口声声说什么自己是天道应机之人。只是所谓天道应机,该应的也是我天夏么,为何去应元夏?”
张御言道:“这里倒可一言,元夏因为天道受迫,亟不可待,所以自然会化此演变,实际也是失之于调和的缘故。
这其实是好事,说明我天夏还未到那一步,若此人真是应机之人,受元夏逼迫也是十分自然的,因为其本身就是天道用来对抗元夏之道的棋子,若是真站到元夏那一边,恐怕就失了所谓庇托了。”
晁焕道:“这么说此人倒似是天道之工具了。”
张御道:“虽为工具,可若能抓住机会,也未必不能一跃而上,说此人为气运所钟其实并不为过。”
晁焕看向立在一边的明周道人,道:“明周,你以为呢?”
明周道人道:“两位廷执在此说话,明周本是不好掺和的。不过晁廷执让明周说,明周也只好胡乱言语一声,凡间哺育婴孩,虽然父母之爱不见得有轻重,可会吵闹的那个总是最惹关切,想必就是如此。”
晁焕似笑非笑看着他,道:“明周,还说你不懂?”
明周道人打一个稽首。
张御道:“这人既然主动来投天夏,哪怕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也不至于将他推拒门外。至于成不成上道,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他修行不需要心性,往后一定是会要的,就让他留在外面打磨一二吧。”
越具大能力者,越要懂得制束自己的力量,若是肆意妄为,那寻的就不是道了,就算寰阳派也是有自己的道理的,并不是单纯为了吞夺而吞夺,只是为了完道了。只是与所有主流相悖,他若存在,万事万物都无法存在,那必然会遭受所有人的围攻。
晁焕道:“张廷执看着安排就是了,我已是查验过了,这人并非奸徒,至多是有些心高气傲,任谁都能一眼看穿。”
张御点首道:“这次劳烦晁廷执了,”他对着殿外的神人值司吩咐了一声,令其把他宫中以益木枝节栽种的灵茶拿了一些出来让晁焕带走。
晁焕也不客气,收下之后,谢过一声,便即离去了。
张御在他走后,则是以训天道章吩咐底下修道人,让其把曾驽带到阵璧之外的一方事先塑造好的世域中。
那处本来是为了欺骗元夏而营造的,就是让人元夏以为那才是天夏上层所在。为了真实,那里该有的一切也都是有,现在用来招呼其人才是最好。
那边修士得了命令后,就去告知了曾驽一声,带着二人乘坐着飞舟往那世域而往。曾驽一路之上忍着气,他已经打定主意了,等自己道行有所成就之后,一定要当面骂晁焕一番,把今天遭受的郁气吐出去。
飞舟在虚空中行有一日之后,遁入了一层气障之中,那接引修士道:“曾真人,我们已是到了。”
曾驽通过舱壁望了出去,见这里与元夏的景物十分相似,天穹处处漂浮着一座座玉白色的地星,只是向来不喜欢这些山山水水,看了几眼,便觉无趣,倒是霓宝兴致勃勃,他也只好陪着。
飞舟在那修士催促之下在一处地星上停留下来。下得飞舟后,他带着曾驽两人走入了一座位于山巅的一座恢廓道宫之内,并道:“两位以后可住在此地。天夏有法度,凡入我天夏玄尊,都有自己之道场,这处就赠给两位了。”
霓宝惊讶道:“这是我们的了?
那修士微笑道:“是的,除了这座道宫,还有这座地星,都是赠给两位了。只是若分理诸事需要人手,则需去递书向上呈请,上面自会有弟子派遣过来,但是每旬需给酬偿,也请两位有暇时不吝指点两句。”
霓宝认真道:“我懂得。”她学着天夏礼对那修士一个万福,道:“多谢道友了。”
那修士赶忙还礼,道:“不敢当。”他又向两人交代了一些事机后,便就告辞离去了。
曾驽在他走后,惊奇看了看霓宝,道:“你什么时候学会的天夏礼节?”
霓宝笑了下,道:“我们女孩儿家,总是细心一些。”
曾驽怔了下,盯着她看了一会儿。
霓宝大胆回看,道:“怎么了?”
曾驽感叹道:“没什么,在元夏的时候你可从来没怎么笑过,要是在这里,能让你多笑笑,那也是值得的。”
霓宝道:“元夏那不是家。”她环顾一眼,上来抓住曾驽的袖子,道:“少郎,这就是我们的道宫了,我一直都想着要自己的一座道宫,今日算是有了。”
元夏虽然物力人力胜过天夏不知多少,可大多数都被元上殿之人和诸世道所占据,曾驽纵然身为真人,可只能住在驻地中,那并不属于自己。
曾驽满是信心道:“放心吧,以后我们的道宫会更大的。”
虚空之中,那一座崩塌的墩台又是再次建立起来了,原来剩下的那半边没有再利用,而是被元夏直接毁了去,再是立起了一座全新的,损失的人手也是重新补充。
人力物力,元夏从来是不缺的。
外宿那些镇守看着也是感叹,虽然这墩台建一次毁一次,但是撇开上面的矛盾不谈,元夏是真的根本不把这些损失放在心上,这个敌手虽然内部有问题,可势力也当真强盛。
而且这么多东西两界门户一开就送渡了过来,若是两边斗战,那么顷刻间便能送来大量的战力,他们这些人就处在对抗第一线,他们不怕斗战,但怕尽力也无法挡住。
他们都知道玄廷上层已然在为此事谋求对策了,可至今还未有确切消息传来,现在只是希望这局面能够拖延下去,直到整个布置完成。
新任驻使在重新落驻之后,这次留了一个心眼,他本人乘驻在一驾元夏飞舟之上,只留了一个分身在墩台之上。
他心中想着,这个墩台似是被下了咒一般,总是被炸塌,但是自己乘在飞舟里,这回总是没事了吧?
他在安排停当之后,却是命人给张御送来了一本册书,这上面依旧是不少宝材,权作这次失机的赔礼。
张御拿到了册书后,仔细看了看,这里面的东西倒也称得上丰厚,虽然在天夏这些也不算什么,可若是在元夏建立诸如墩台之物,就要用到这些物事了。
他将册子递给一边的明周道人,道:“明周道友,你说那墩台每塌裂一次,元夏就会送一批东西,那是不是该多盼着着塌裂几次?”
明周道人笑道:“廷执,明周以为,若是整个元夏都塌了,那才是好呢,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张御颔首道:“明周,你说得很有理啊。”
他看向外间,道:“清穹之舟若是撞去别方世域,有着倾灭天地之能,然则我却是希望靠着靠着我们自己就能倾覆元夏,这对两边生灵都是一件好事。”
明周道人默然片刻,深深弯腰,对他打一个揖。
……
……
第一百零四章 传法定根筑
那一方被抬升天地之内,某处最大的地星上,张御的分身正在广袤的地陆上行走着,河水裹挟着大量碎冰冲流下来,在平原上流淌出蜿蜒的玉带。
空旷荒凉的大地上,哪怕寻常人也可一眼看到远方灰蓝的山脉虚影。
路上还可看见一些体型庞大,裹着厚重毛皮,形如甲虫的灵性生灵在缓慢爬动着,所过之处,地底之下深埋着的植株和小生灵都会被挖掘出来,被其送入腹部的口器中搅动着。
但是很快有一群身披兽皮的手拿各类工具的生人过来,利用手中捕网将这行动缓慢的生灵罩住,再是巧妙利用撬棍将其翻了个身,令其无法动弹,下来只能任人宰割。
将此生灵心脏剖出后,有一名年长之人站出来,将其心郑而重之供奉在一块石碑之下,随后一群人围绕着石碑点起了篝火,围坐下来。
张御化身远远看着,随着生人的繁衍,大地上各个方向上都是有了部族出现,每一个部族都有自己生存方式和习俗,
他并没有强要他们去改变,依旧是引导为主。
有的时候,因为聚落身处在恶劣环境之中,生存亦是艰难,每一个人口都是十分重要的,更不用说抽出时间来修持了。
所以见到这等情况,他就会在原地立下了一块碑,只要祭献上一些食物,就可以通过入梦方式学习上面的文字,乃至一些道理,余下的让他们自己去领悟。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十分有效的,通过珍贵食物才能交换得来的知识,比强行灌输更让人珍惜,而入梦教导,更是让他们认为这是与神灵沟通的方式,主动去省下口粮,让部族之中的合适人去修持。
在这其中,他感觉自己隐隐约约触摸到了什么,似是上境大能通过这些来告诉他们什么,未必是上境大能有意如此,而是与道相融,在修行即将接近某个顶点的时候,自然而然也就能看到一些东西了。
而不同的地界和生存方式也是衍生出了不同的修道路数,而除了少数蛮荒之地,那里的生人效仿了妖、灵修行,大多数是自他所传授的基础之上扩展出来的。
这也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此世虽是以天夏为根本,可有些地方终究不是一样的,不能将天夏的道法完全照搬过来,而需要这里土著自身来推进。
便是原来天夏的道法,大多数是靠着本土修道人自身总结出来的。那些大能虽也传授道法,但是其自身成长是跟随着道法上升一同起来的,只是在成就原来修为之后,才又开始收纳门人弟子,传授更为上乘的道法。
但若没有大混沌的变数,虽然有人可以成就上层境界,成就玄尊,可无人能跨越那更高层次的屏障,这个屏障直到荀首执的出现才是真正打破了。
这个天地和生灵虽然才是初生,可是只要还没有人成就玄尊,那么就有的时日去发展,这般来看,若不是修道人底蕴积累到一定程度,还要设法加以压制。
他看着前面的部族除了留下警备之人外,都是进入了梦乡,也就离开了此地,回到了他第一个传授文字知识的部族之中。
与上次离开时相比,这里俨然已是一个数千人的大部落了。
在他离开之后,说过下次会回来,部族之中每天都有人站在崖上负责眺望。
此刻有一个眼力最好的部族战士忽然发现了什么,他睁大眼看过去,见一个与画像上十分相似的身影出现大地之上,并慢慢走过,先揉了揉眼睛,看了好一会儿,再是露出激动之色,拿出一只金色的牛角吹了起来。
部族之中听到这个声音,都是露出惊喜激动之色,纷纷道:“仙师回来了!”
族中几个老人急急从屋舍中出来,并带着族中战士,还有最壮实和最聪慧的少年人出外相迎,便走便是议论着。
有老者道:“距离仙师离开,已是过去整整百年了吧。”
另一个老者感慨道:“是啊,百年过去,我等也是鬓毛衰退,垂垂老朽了。”
几个跟在后面中年男子却是艳羡的看着这几个老者。这几位老什么老啊,一个个腰背挺直,声音洪亮,满面红光,须发茂密,也不知道他们自己一百二十岁的时候能不能有这般样子。
等到了大河之畔,他们远远望见了那个期盼已久的身影,见是一名少年道人衣袂飘飘,踏水而来。
张御这化身所显现的模样,正是当年他进入泰阳学宫时求学的样子,神清气秀,望之似天上皎皎明月,宛然如神人。
部族中大多数人根本没见过张御这化身,只是从老一辈的话语得知这位的存在,他们对于这位教授自身生存之道,又传授了文教的仙师,是非常崇敬仰慕的,如今见到这副模样,更是不由得一阵失神,直到这位过河来至岸畔,才是醒觉过来。
那几名老者带着所有人上前,对着张御化身躬身一礼,道:“见过上师。”
张御看了所有人一眼,微微颌首道:“好。”
这些人一开始四肢伏地,表示臣服谦恭,不过被他纠正回来了,既然接受了天夏的道念理念,那么就是天夏人了,天夏人没有向谁跪的道理。
跟随着众人进入了部族之中,这些老者将一些少年推了出来,他考校一些道理,看得出来这个部族对此是十分花心思的,许多人对于他的问题都是对答如流。
或许是未曾沾染尘俗的缘故,这些人天真质朴,说什么都能很快接受,当然首先需要的是天资,若是没有这个,说什么就是无用,而这一次,他发现其中有两个人,资质尤为出众。
他不觉点头,到了这等程度,可以选择出一部分人,教授了一些稍微“高深”一些法门了。
这些人乃是种子,他并不准备将这些人骤然提升到一个较高层次,而是徐图缓近,尽量令绝大多数人都是受此补益,待积蓄足够深了,自然而然便能抬升上去了。
他这时也是在想,天道为了自救,在元夏那边生出了应机之人,而这一方世域一旦与天夏、元夏平齐,那说不定也会出现这般人物的。
他在这个部落里停留了大约半年,这才启行前往下一处。
这个时候,他正身意识也是自里退出,睁开了双目,并往阵璧之外的元夏墩台看了一眼。


章节目录